2010年注会考试《税法》科目考试大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3471521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注会考试《税法》科目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0年注会考试《税法》科目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0年注会考试《税法》科目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0年注会考试《税法》科目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0年注会考试《税法》科目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注会考试《税法》科目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注会考试《税法》科目考试大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大纲 注册会计师作为向社会提供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的执业人员,应当具备与其执行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目的就是选拔和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考试目标和科目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有效地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六个科目;综合阶段考

2、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个科目。 本大纲规定了专业阶段6个科目的测试目标、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参考法规以及样题。 二、样题 大纲所附样题以及样题测试内容只为考生提供考试方式、考试题型以及测试能力等级的参考,考试时题目数量和分值可能会做适当调整。 2010年注会考试各科目样题:税法(即2009年度新制度考试试卷) 三、能力等级 (一)专业知识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构成注册会计师知识主体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二) 基本应用能力 要求考生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能够解决基本的实务问题。 (三) 综合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保持职业价

3、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实务问题。 附:2010年注会考试税法科目考试大纲2010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大纲税法2010-3-30 18:05:00 文章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一、测试目标 本科目主要测试考生的下列能力: 1熟悉税法与税制相关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现行各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税收优惠等相关规定; 3掌握不同企业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税种及应纳税额计算; 4掌握个人取得各种收入涉及的税种、应纳税额计算及相关纳税事项的有关规定; 5掌握同一经营活动涉及多税种的相互关系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6协助企业或个人准确

4、无误地填列各主要税种的纳税申报表; 7分析税收政策变动对企业等相关纳税人的潜在影响并能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提出税收筹划建议; 8用恰当合理的专业性语言和报告明确表述企业税收遵从、涉税风险、纳税事项等与税法执行相关问题的结论; 9体现并培养税收遵从意识,提高纳税意识和税收服务意识,具备从公正立场为政府和纳税人服务的职业道德。 二、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测试内容能力等级(一)税法概论1.税法的概念(1)税收概述(2)税法的概念(3)税法的作用(4)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2.税法基本理论(1)税法的原则(2)税收法律关系(3)税法的构成要素3.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1)税收立法(2)税法的实施4

5、.我国现行税法体系(1)税法体系概述(2)税法分类(3)我国现行税法体系(4)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5.我国税收管理体制(1)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2)税收立法权的划分(3)税收执法权的划分1111111111111111(二)增值税法1.增值税基本原理(1)增值税概念(2)增值税的特点(3)增值税的类型(4)增值税的计税方法(5)增值税的作用2.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1)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2)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3)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1)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2)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3)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4.税率与征收率

6、(1)基本税率(2)低税率(3)零税率(4)征收率5.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销项税额的计算(2)进项税额的计算(3)应纳税额的计算6.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应纳税额的计算(2)含税销售额的换算7.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1)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4)电力产品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和管理(5)油气田企业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和管理8.进口货物征税(1)进口货物的征税范围及纳税人(2)进口货物的适用税率(3)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4)进口货物的税收管理9.出口货物退(免)税(1)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2)出口货物退(免)税的适用范围

7、(3)出口货物的退税率(4)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计算(5)旧设备的出口退(免)税处理(6)出口卷烟免税的税收管理办法(7)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10.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4)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5)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6)对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实施先评估后退税的管理11.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1)专用发票的联次(2)专用发票的开票限额(3)专用发票领购使用范围(4)专用发票开具范围(5)专用发票开具要求(6)开具专用发票后发生退货或开票有误的处理(7)专用发票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8)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111112222

8、22233333333333223222122311122222222222222(三)消费税法1.消费税基本原理(1)消费税概念(2)消费税的发展(3)各国消费税的一般做法(4)消费税计税方法(5)我国消费税的特点(6)消费税的作用2.纳税义务人3.征税范围(1)生产应税消费品(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3)进口应税消费品(4)零售应税消费品4.税目与税率(1)税目(2)税率5.计税依据(1)从价计征(2)从量计征(3)复合计征(4)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6.应纳税额的计算(1)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2)委托加工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3)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4)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计算(

9、5)税额减征的计算7.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1)出口退税率的规定(2)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政策(3)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额的计算(4)出口应税消费品办理退(免)税后的管理8.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4)纳税申报111111222222222223333311222222(四)营业税法1.营业税基本原理(1)营业税概念(2)营业税的发展(3)各国营业税制度一般规定(4)营业税计税方法(5)营业税的作用2. 纳税义务人与扣缴义务人(1)纳税义务人(2)扣缴义务人3.税目与税率(1)税目(2)税率4.计税依据(1)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2)计税依据的具体规定5

10、.应纳税额的计算6.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1)兼营不同税目的应税行为(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行为(4)营业税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7.税收优惠(1)起征点(2)税收优惠规定8.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4)纳税申报1111122222232222222222(五)城市维护建设税法1.城市维护建设税基本原理2.纳税义务人3.税率4.计税依据5.应纳税额的计算6.税收优惠7.征收管理(1)纳税环节(3)纳税期限(2)纳税地点(4)纳税申报附: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12223222222(六)关税法1.关税基本原理(1)关税概念(2

11、)关税的发展(3)关税分类和关税政策(4)关税计税方法(5)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关税谈判(6)关税的作用2. 征税对象与纳税义务人(1)征税对象(2)纳税义务人2.进出口税则(1)进出口税则概况(2)税则商品分类目录(3)税则归类(4)税率及运用3.原产地规定(1)全部产地生产标准(2)实质性加工标准(3)其他4.关税完税价格(1)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2)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3)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4)进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5)完税价格的审定5.应纳税额的计算(1)从价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从量税应纳税额的计算(3)复合税应纳税额的计算(4)滑准税应纳税

12、额的计算6.税收优惠(1)法定减免税(2)特定减免税(3)临时减免税7.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8.征收管理(1)关税缴纳(2)关税的强制执行(3)关税退还(4)关税补征和追征(5)关税纳税争议111111111112111323323333111122222(七)资源税法1.资源税基本原理(1)资源税概念(2)资源税征收的理论依据(3)资源税的发展(4)各国资源税的一般规定(5)资源税计税方法(6)资源税的作用2. 纳税义务人3.税目、单位税额(1)税目、税额(2)扣缴义务人适用的税额4.课税数量(1)确定资源税课税数量的基本办法(2)特殊情况课税数量的确定方法5.应纳税额的计算6.税收优惠(1)减税、免税项目(2)出口应税产品不退(免)资源税的规定7.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4)纳税申报111111222223221111(八)土地增值税法1.土地增值税基本原理2.纳税义务人3.征税范围(1)征税范围(2)征税范围的界定(3)若干具体情况的判断4.税率5.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的确定(1)应税收入的确定(2)扣除项目的确定6.应纳税额的计算(1)增值额的确定(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7.税收优惠(1)建造普通标准住宅的税收优惠(2)国家征用收回的房地产税收优惠(3)个人转让房地产的税收优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