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3471107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导入 1、导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板书:“辨”)。下面,老师考查一下大家能不能分辨(指着“辨”说)我说的话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 2、注意认真听,仔细分辨: (1)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古文; (2)这篇古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者名作家老舍先生; (3)这是同学们第一次学习古文; (4)你们一定能学好这篇古文。 四句话说完了,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呢? 3、生进行辨别,师相机指导,重点是向学生介绍这篇古文的作者:老师告诉大家,这篇古文的作者是列子;列是队列的列,子是对人的尊称,这篇古文的作者是谁?列子原名列御寇。列子原名叫什么?列子写的

2、书的书名也叫列子,列子一书共八篇,关于孔子的就有十六篇,我们熟悉的愚公移山出自其中的汤问篇,这篇古文也出自列子汤问篇。 4、小结: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学会了分辨,分辨以后要有语言表达清楚,中间就不应该是“y”,应该是什么呢?(言字旁)(板书“辩”)注意不是言字旁,这个言字旁在两个“辛”字的中间,我们应该叫“言字心”。这个“辩”就是“辩论”的“辩”。今天我们学的古文两小儿辩日中的“辩”也是这个“辩”。 二、理解课题。 1、写课题:请同学们伸出你写字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边写边说:两、小、儿,“辩”是“言字心”的辩,不是分辨的“辨”,“日”字要写的瘦长一些。我们写字也要像老师刚才一样,一笔一画

3、工整地写,注意怎样起笔,怎样收笔,那样,你才能写出一手好字。) 2、好,让我们齐读课题;读的时候要短促有力些,再读一次。 3、理解课题。 (1)两小儿辩日是什么意思呢?(请2位学生说说) (2)课题的意思是说:两个小孩争辩有关什么时候太阳离地球近的问题(手势计数),一共21个字。现代文20多个字的内容,古文却只有5个字,古今一比较,你体会到古文有什么特点?(生答:简短)很好,这个同学说出了古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简。(师板书:简) (3)古文为什么这么简呢?原来古时候,书写工具不发达,人们用刀子在龟壳、兽骨、竹片上写字很不方便,为了尽量少写字,所以古文一般都很简短。 三、读古文。 1、好,现在请

4、同学们放声自由读全文。 2、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生读:谁读第一自然段。 (2)生评价,师相机鼓励。 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鼓励、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 真心实意地为别人提出意见,我体会到你的真诚。 其实,别人提的意见正确的你就要改正,不正确的无则加勉,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3)全班齐读。 (4)师读:我们读古文要注意读的慢些,听老师读。 (5)全班齐读。 3、指导读第2自然段。 (1)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2)谁来评价?(生评价后再请该生读) (3)再请生读。师鼓励:听你读我就知道你基本理解这段的意思了,真了不起!谁再来读。 (4)全班齐读。 4、指导读第3、4自然段。 (1)

5、3、4自然段请同学们再自己练习读读好吗? (2)你读好哪段,就来读哪段。(请生读后,师指导);如果你把“大如车盖”重读,“如盘盂”轻读,这样一对比,给人手中,争辩不下的感觉就更好了,试一试好吗?(再请生试读后全班齐读。) (3)4自然段与3自然段节奏一样,3自然段能读好,4自然段一定能读好!谁来读第4自然段。(请两生试读后全班齐读) 5、指导读第5自然段。 (1)最后一个自然段听老师范读。 (2)全班齐读。 (3)全班再读。 6、读全文。 现在,请我们把书拿起来一起读全文。 7、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直在干什么?(读)是呀,学习古文首先就是要反复读,读通,读须、读懂,理解文意就容易多了。

6、(板书:读) 四、理解文意 1、导入:现在,你们做老师,我做学生,我们来做这样一个研究,师生共同学这课,好吗? 2、请看,第一自然段中“孔子东游”中的“游”我懂就是“旅游,游玩”的意思,是吗?那“孔子东游”是说孔子到东方去旅游吗?古时候的大圣人到各处去学习,把自己的学问讲给大家,那叫什么呢?游学。“孔子东游”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到东方去游学) (2)“见两小儿辩斗”就是“看见两个小孩打斗”,对吗?(不对)怎么不对呢?斗嘛就是打斗!是吧!(不是)那“辩斗”是什么意思呢?(辩论,争论)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很好,这个同学又告诉我们:古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古文有注释,我们要注意读注释,读“注”(板

7、书读:注)。 (3)“问其故”是什么意思?(问辩斗的原因)哪个字是表示“原因”?(故)“其”指谁?(两个小孩)“问其故”是说(生齐说) (4)用古文读第1自然段。 (5)背第1自然段:能背吗?我们试着背一背。 (6)小结;同学们通过理解文意能在课堂上背诵出第一自然段,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继续这样扎实地学习古文。 3、理解第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学第2自然段,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学会了就请站起来讲。 (2)生念一句,讲一句。“儿”“曰”分别是什么意思,师注意指导写“曰”字。(板书:曰)(“一儿曰”“以”“日始出时去人近”等意思是由生说。)哪个字是“离”意思呢?(去)现代文中“去”的意思与来

8、相反,而古文中的“离”的意思,可见古今词义是有变化的。板书:变)。读古文我们要注意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请你接着讲。(生继续讲后一句)这句话是刚才那个小孩吗?(不是另一小孩)这个老师讲的真不错。 (3)请我们一齐再读这个自然段。请与你们同桌讲一讲文意。 (4)小结:学懂了吗?会了吗?你们看,这个自然段讲了几个小孩?(两个)第一个小孩说:另一个小孩说(师板书初出小中,刚才这个同学讲了,说明他是理解了,一儿近远 所以读古文重要在理解的要求上一儿远近)能“讲”。(板书:讲) (5)能背吗?全班起立,背一背。 4、理解3、4自然段。 (1)过渡;两段下来,能理解,能背下来,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学习3、4自

9、然段,怎么学呢?我们把3、4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连起来,看看3、4自然段与2自然段有什么联系?注意是内在联系?听懂了吗?你可以自己学习,可以与同桌学习,也可以与小组同学学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主要是学懂,解决一个段与段之间关系的问题,开始学习吧! (2)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3)请生讲:看出了3、4自然段与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的请举手?(指名请生说)注意引导:第2自然段有几个小孩说? 第3自然段几个小孩说?哪个小孩说?第4自然段有几小孩说,哪个小孩说? (4)弄清了吗?那我画图考考大家是什么意思? (2、 3、 4、) (5)看懂图意的请举手,(请两个不懂的学生上台后请一位懂的学生给他们讲

10、,再请不懂的同学讲一讲。)老师再讲请楚:第2自然段是两个小孩说的话,分别是两个小孩的观点。3自然段是第1个小孩说的原因,第4自然段是:第2个小孩说的原因。明白了的请举手!看到同学们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我真为你们高兴。再读3、4自然段。 (6)现在我又要做学生,你们又要做老师了,我请问:第一个小孩说日初出的时候,太阳大,大到什么程度,像什么?(如车盖)什么是车盖?那什么是盘孟?盘盂是最大也不过这么大。(比划)意思是说:早上太阳大,中午太阳小,(板收大、小)东西离我们越近就越大,东西离我们越远就越小,所以他说太阳早上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是他观察了早上太阳大,中午太阳小的原因。 (7)另一小孩

11、说:不对,早上特别凉快,阴阴冷冷的,哪个词表示阴阴冷冷的?(沧沧凉凉)读两次,到了中午时就如“探汤”探是探,汤是汤,现在的“汤”一定有调料或佐料,而古时候的汤是什么呢?(热水),你看,这又是古今汉字意思的变化吧!“汤是热水,探泥?(伸)“如探汤”就是好像把手伸到热水里。形容很热,意思是说:早上非常凉,中午非常热,这个正是发热的原因,离我们近就热,离我们远就冷,所以太阳早上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是他根据自己自己的触觉作出的结论。 (8)小结:刚才我们解决了四个词: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关键词意解决了,3、4自然段意思就明白了,现在再读3、4自然段。 (9)能背吗?(不能,把2、3、4自然

12、段合起来一起读!)(能,那我们就试一试。 (10)3、4自然段能背吗?站起来一起背背! 能把2、3、4自然段合起来背吗? 5、理解5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读1篇。 (2)“不能决也”中的“决”是什么意思?孔子大圣人能裁决吗?以判断吗?(不能,所以两小儿怎么说?再读,什么意思?一个分别说意思) 谁认为你知道的多呢!用古文就是为汝多知乎? (3)全班齐背最后一自然段。 6、进一步深入 (1)全文学完,两个小孩最后“笑曰”(板书:笑) (2)全班辨论议一议,这是怎样的笑呢?(生自由说) (3)关于太阳早上远,还是中午远,孔子知道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孔子确实不知道怎样回答两个小孩,他曾

13、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板书后指导读这句话)意思是说:知道为知道,不知道为不知道,用现代一个成语说就是“实事求是”。 (4)对于孔忆先生这种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态度应该嘲笑吗?应该得意吗?两个小孩的笑是什么笑?(玩笑:善意,逗着玩的感觉) (5)再读这段后,师强调注意声调范读后生再读。 五、总结全文。 1、刚才你们读来读去,古文读起来,就有这样一种味道,读出了古文的一种韵味(板书:韵)这种“韵:”不是神韵的韵,是古文特有的文化气息。全班齐读全文。 2、今天课堂上,我们已基本能背全文了。(板书:背)下来后,同学们还可以去读一读(板书:读)把课文内容化为自己的语言。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读初出日中1、简 讲一儿近大远小2、注 议辩3、变 背一儿远凉近热4、韵 演知之为知这,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