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理科复习.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34707691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列)理科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列)理科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列)理科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列)理科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列)理科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列)理科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列)理科复习.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数学复习 数列(理科) 依纲靠本、关注地方特色北京八中 王春辉 2009、10主要内容:1、真正的重视基础; 2、谈谈新课标考卷的数列题; 3、北京题的特点。这部分的复习,重视基础是大家的共识,同时要关注北京卷的特点。当然,对程度好一点的学生,可以适当提一点要求。一、数列基础知识复习1、学会装傻,让学生动手,给孩子信心。例1、(2009年高考全国I卷(14)).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解: 层次1、;。层次2、由得;层次3、由得层次4、2、到底要落实什么?什么是基本性质?到底讲多少?背多少?(1)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2)等差中项、等比中项的性质;(3)若,则(等差数列)(等

2、差数列);(4)(等差数列);(5)也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6)。(1)把握尺度,过犹不及。例2、(2009年高考宁夏、海南卷(16))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如果+-=0,=38,则m=_(2)对症训练,落到实处。例3、设满足:,.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3、对数列中等难度问题做点准备。数列出大题,很有可能触及递推公式。解决递推问题,往往要构造新的数列。(1)弱化技巧,强调构造新数列的意识。例4、(2009年高考湖北卷(19)).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其中n为正整数)。()令,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令,试比较与的大小,并予以证明。解析:(I)在中,令n=1,可得,即当

3、时,. (II)由(I)得,错位相减,可得于是确定的大小关系等价于比较的大小由 w.w.w.k.s.5.u.c.o.m 可猜想当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注意解答题的问题设计,灵敏捕捉任何信息。例5、(2009年高考全国I卷(20)). 在数列中,(I)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求数列的前项和分析:(I)(II)由(I)知,=而,又是一个典型的错位相减法模型,易得 =例6、(2009年高考全国II卷(19)). 设数列的前 n项和为,已知。 (1)设;(2)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此题见于现教材人教B版52页,原题为:在数列中,(1)设;(2)设,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3)求数列a的通项公

4、式及前项和的公式。)二、谈谈数列综合问题 1、看看2009年几个省的新课标考题。今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江苏、天津、福建、浙江、安徽、辽宁10个率先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份进行的是新课程基础上的高考。按照教育部的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2010年前全面推开,到2012年,全国内地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新课程高考。有意思的是,在今年9套卷子(宁夏、海南一张卷)中,宁夏海南卷、辽宁卷、福建卷、浙江卷根本没有数列解答题。江苏卷把数列出在了第3个大题位置,天津卷最后一个大题是数列,模样很象北京以前的压轴题,一样的不着调。个人以为安徽卷的数列题很值得研究。而广东卷与山东卷的数列题略有雷同,而且与1998

5、年的高考题差不多,2007年重庆卷(那时还不是新课标)考的也是这个题。例1、(2009年高考山东卷(2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对任意的 ,点,均在函数且均为常数)的图像上.(1)求r的值; (2)当b=2时,记 。证明:对任意的 ,不等式成立。(可考虑换个设问方式: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解:因为对任意的,点,均在函数且均为常数的图像上.所以得,当时,当时,又因为为等比数列,所以,公比为,(2)当b=2时,, 则,所以用数学归纳法证不等式成立. 当时,左边=,右边=,因为,所以不等式成立. 假设当时不等式成立,即成立.则当时,左边=所以当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可得不等式恒成立

6、.例2、(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25题)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100。设数列的通项,记是数列的前n项和。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例3、(2007高考重庆卷21)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满足,且.()求的通项公式;()设数列满足,并记为的前项和,求证:.解:()的通项为.()令.因,因此.从而 例4、(2009年高考广东卷(21)).已知曲线从点向曲线引斜率为的切线,切点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证明:.解:(1),(2)证明:由于,可令函数,则,令,得,给定区间,则有,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即在恒成立,又,则有,即. w.w.w.k.s.5.u.c.o.m

7、 新课程高考省份的数学命题,是不是就代表了新课程的一些方向?未必。因为怎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现在都在探索之中,尽管他们的命题有亮点。2、谈谈数列综合题例5、(2009年高考安徽卷(21)首项为正数的数列满足 (I)证明:若为奇数,则对一切都是奇数;(II)若对一切都有,求的取值范围.解:(I)已知是奇数,假设是奇数,其中为正整数,则由递推关系得是奇数。w.w.w.k.s.5.u.c.o.m 根据数学归纳法,对任何,都是奇数。(II)由得于是或。 w.w.w.k.s.5.u.c.o.m 因为所以所有的均大于0,因此与同号。根据数学归纳法,与同号。w.w.w.k.s.5.u.c.o.m 因此,对一

8、切都有的充要条件是或。(1)、给出数列的最重要、最时髦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是综合问题?什么是综合能力?例6、(2006年高考陕西卷(22)已知函数 , 且存在(0, ) ,使. 设, ;, , 其中n=1,2,(I)证明:是R上的单调增函数; (II)证明:; (III)证明: . 分析: (1)什么样的函数适合作数列的发生器?(2)数列的单调性与产生它的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3)构造函数在代数综合问题中,往往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等知识混杂在一起,纷繁复杂中如何理出个头绪?这里的“综合”不是拼盘,其内在的联系是什么?一眼望去,或许是数列、不等式,但深究起来,起核心作用的往往是函数,而数列是题目的

9、背景,不等式常常只是个工具。数列的常见给出模式:。在这里,函数成了数列的“发生器”。数列性质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用到函数的性质,比如单调性和函数的不动点。(2)、构造函数例7、(2006年高考湖南卷(19)已知函数,数列满足如下条件:证明:();().分析:我们很多时候借助的是函数的增区间。(3)、数学归纳法例8、数列中,前项和为,求的值,并确定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解:总结:给学生几个处理数列问题的模式:1、数列中等(或稍难)问题常涉及递推,强调构造新数列的意识,对设问当中的信息要敏感;2、能把数列看成是由一个函数迭代而成,而这个函数往往是增函数(至少是用它的增区间),数列的增减经常取

10、决于前两项的大小;3、强调数学归难法的应用,数列部分非常适合考察学生探索、实践的能力和意识;4、对于较困难的数列问题,常常要构造函数,注意不要对数列求导。三、北京题的特点1、培养实践精神、强调探索意识、锻炼动手能力例1、(2009年高考北京卷(14)). 已知数列满足如下条件:则_;=_.例2、(2008高考北京卷(14)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在坐标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如下:第棵树种植在点处,其中,当时,表示非负实数的整数部分,例如,按此方案,第6棵树种植点的坐标应为 ;第2008棵树种植点的坐标应为 【答案】 谈谈近来看到的两个比较好的题。例3、(2009年西城区高三一模(14).

11、已知函数由下表给出:01234其中等于在中k所出现的次数. 则=_;_.例4、(2009海淀高三一模(14)已知函数. 对于下列命题: 函数是周期函数; 函数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 函数的定义域是R,且其图象有对称轴;对于任意,(其中是函数的导函数).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填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2、北京考题对技巧的要求弱化了,对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自己能力的能力。例5、(2008西城高三一模19)已知定点及椭圆,过点的动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若线段中点的横坐标是,求直线的方程;()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依

12、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将代入, 消去整理得 设 则由线段中点横坐标是, 得,解得,适合.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或 . ()假设在轴上存在点,使为常数. 当与轴不垂直时,由()知 所以 将代入,整理得 例6、(2009高考北京卷19)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右准线方程为。(I)求双曲线的方程;()设直线是圆上动点处的切线,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证明的大小为定值。w.w.w.k.s.5.u.c.o.m 解:(1),。双曲线的方程为;(2)()点在圆上,w.w.w.k.s.5.u.c.o.m 圆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化简得. w.w.w.k.s.5.u.c.o.m 由及得,切线与双曲线

13、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且,w.w.w.k.s.5.u.c.o.m 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w.w.w.k.s.5.u.c.o.m ,且, w.w.w.k.s.5.u.c.o.m . 的大小为.w.k.s.5.u.c.o.m 3、北京卷或许算是“峨嵋派”吧。例7、(2009高考北京卷8)点在直线上,若存在过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且,则称点为“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直线上的所有点都是“点” B直线上仅有有限个点是“点”C直线上的所有点都不是“点”D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但不是所有的点)是“点”分析:设,则,消去n,整理得关于x的方程 (1)恒成立,方程(1)恒有实数解,应选A.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