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天的收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述能力、发散思维 (过程与方法) 1.课前:使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剪报;上网;翻阅图书画册、明信片、广告宣传品等;查找资料或跟家长学会一句描写秋天的诗文和优美的句子或词语 2.课中: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对秋天的观察、图片资料,体验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颜色,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秋天 3.课后:用彩色笔描绘秋天;做秋天的游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学生热爱大自然,会赞美大自然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颜色教学难点: 感知、描述秋天的季节特征 课前准备:教师:1.搜集秋天的图片,制作课件;2.将学生查找的电子版图片,制作成课件;3.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佳句、歌曲等,制作课件4.写秋天的赞美诗5.绘制学生填涂用的图案并复印学生:1.观察秋天:校园里、小区里、街道上、公园里,秋天植物的变化;关注秋天的天气预报;对比秋天和夏天温度的不同;人们衣着的变化,什么时候感觉凉了?2.填写调查表3.查找资料:秋天的图片;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诗句等,每人学会一句赞美秋天的诗句,或者一句话。
4.捡树叶5.带水彩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后反思(一)导入1.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 2.你怎么知道秋天已经来了? 秋天 3.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课前的观察和自己的体验,抓住秋天的特点 (二)秋天的变化1.过渡语:我知道,你们看了,还记了呢!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看看还有哪些?数一数,看看你们发现了多少个秋天的特点? 4.不一样的还有什么?请补充 5.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记录得也很详细秋天到了,天空好像更高了,天更蓝了;白天越来越短了,温度越来越低了,衣服越穿越多了;菊花竞相开放;树叶慢慢变黄了、变红了,飘落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堆满仓,果实沉甸甸;大雁去南方了… 2.小组交流 3.组长或代表汇报 补充回答 将课前的调查报告在课上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互相学习,集思广益,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三)秋天的颜色1.学生资料交流: (1)问: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谁愿意把你找来的图片给大家看看? 2.观看老师查到的资料: 过渡语:刚才那些图片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秋色,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在我们国家的其他地方,秋天是什么样子的?除了树叶美,还有什么美?请同学们欣赏老师的课件。
3.看过这么多秋天的图片,你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请你用手中的画笔来告诉我好吗?每个小组都有几个图案,请你挑选一个涂上秋天的颜色 教师巡视 4.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说说你们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5.谁能用一句话说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2)请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 带着问题,欣赏老师提供的秋天图片 分小组涂色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按组号顺序说请1-2个小组发言 秋天是五彩斑斓的 将学生查到的图片资料贴在黑板上,秋天的颜色一目了然 体验秋天的颜色 带着感受,用语言描述秋天的颜色 (四)赞美秋天1.过渡语:秋天太美了!你能不能用学过的课文、句子、古诗文,或者自己的语言来形容秋天? 3.你们说得真好!彭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赞美秋天!朗诵自己编写的小诗: 秋的赞美诗 彭松梅 是谁把小草染黄, 是谁让树叶变红, 是谁让枝条上挂满沉甸甸的果实, 是谁让农民伯伯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 是甘甜的美酒, 是壮丽的诗, 是动人的歌, 更像是五彩斑斓的图画。
让我们赞美秋天, 赞美它的奇光异彩, 赞美它的绚丽多姿, 赞美它的硕果累累! 2.学生发言:朗读、背诵等形式 (五)全课小结1.提问: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你会用哪个词?将学生说得比较恰当的词写在黑板标题的位置好,老师就用你们说的词来给今天的课起个名字 美丽的秋天,行吗? 自由发言 发散思维训练 (六)课后延伸今天我们在一起谈论秋天,感受秋天,赞美秋天;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画秋天,做秋天的游戏 三段式教学模式 机动环节(一)秋天,大自然有很多小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究比如:小虫子去哪了?树叶为什么变黄了、变红了?等等~~~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去调查,看谁能找到答案?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的问题,并通过查资料,向大人询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动环节(二)彭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打算送给你们先请你们来猜猜我带来的是什么?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小的、扁圆形、表皮桔黄色、里面一瓣一瓣的、吃的时候要剥皮、味道酸甜~~~ 猜对了,彭老师把秋天的果实送给你们,请你们下课以后洗干净手品尝学生猜为后面品尝秋天的果实的教学打下伏笔 板书美丽的秋天画一颗树 画一个果篮树上可以贴各种颜色的树叶 果篮里放各种秋天的收获物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