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内容包括“百分数的认识”“合格率”“营养含量”和“这个月我当家”四个课节百分数的认识”是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三节是百分数的简单应用,在解决百分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探索,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4、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2、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方法,并熟练进行转化[要领指导]设计情境(“合格率”和“营养含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需要将百分数与小数、分数进行互化,并通过知识联系或知识迁移探索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如何通过解决常见的百分数简单问题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领指导]与生活实际的情境结合,通过反复地理解练习,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先进行分析,同进通过小组合作及教师适当进行点评指导,促学生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提高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应用学生能将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约分和比较大小,会把小数与分数进行互化,会解一些简单的小数、分数应用题,这些都是单元学习的基础大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百分数,但对什么是百分数,它表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并不理解对后继学习的作用本单元是学生对百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习的基础课时设计1.百分数的认识……………………………1课时2.合格率(小数分数化百分数)……………………………2课时3.营养含量(百分数化小数分数)……………………………1课时4. 这月我当家(解决问题)……………………………2课时5.练习三……………………………………………2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3、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具体情境中百分数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饮料包装盒、服装贴牌等有百分数的物件教材分析“百分数的认识”是第四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内容本节主要学习认识百分数,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在具体情境中的百分数的含义本课设计了四个问题串,在问题串的引领下理解百分数产生必要性、意义和读写方法、生活实例中的百分数及意义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应用,能将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但部分学生对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亦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理解得并不够透彻,一小部分同学通分的速度较慢教 学 程 序个 性 修 改课前复习:1、什么叫分数?什么是分数的分数单位?2、说说下面的两个分数表示的意义1)小明家离学校1/2千米2)六1班女生是全班人数的1/23、通分:11/20和13/25一、引入:师:在足球比赛中,比赛双方如果在规定时间比不出胜负就以罚点球定胜负猛虎队就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准备派出下面三位队员中的一人去罚点球[PPT出示名单],你觉得该派谁去?(生:无法确定),[PPT出示书P39表格],现在知道这几个队员训练时的罚球数和进球数,大家思考一下该派谁去,为什么?要求:先独立思考再由小组长组织交流。
二、新课:(一)探究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1、学生汇报“派谁罚点球”的原因可能出现的情况:(1)从罚丢的球数确定师:罚球数不一样);(2)罚中的占罚球总数的几分之几;(3)罚中占百分之几2、从分数的角度分析派谁:(1)师:每人罚中的占罚球总数的几分之几生:淘气18/20;奇思8/10;不马虎21/25师:这三个分数谁最大?能直接看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很快看出谁罚球最准吗?(2)学生通分并比较师板书:18/20=90/100等师:看来像这种情况,我们先求出罚中的占罚球总数的几分之几,通过通分化为分母为100的时候就容易比较了二)学习百分数读写法,并结合情境图初步理解百分数意义1、学习百分数的写法与读法:(1)师:像这种分母是100的分数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去掉分母100和分数线,在分子后面写上百分号“%”,比如90/100写成90%,读作百分之九十2)生尝试独立将80/100、84/100改写成百分数并读出来3)请学生板书,强化写法与读法2、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1)[PPT呈现]“像90%、84%、117.5%、0.07%…这样的数叫作百分数”生读一次,请学生再举几个例子2)师:根据罚点球的例子,你能说一说90%表示什么意义吗?(3)小结: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下面的分数谁可以写成百分数,为什么? 题目:(1)一条绳子长56/100米 (2)看了一本书的23/100 (3)男生占全班的27/50三)结合生活例子,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PPT]呈现P39问题串3的情境图1、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几幅图找出图中的百分数,想一想这些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先独立想一想,再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中说一说并进行讨论2、学生思考、组内说并讨论3、学生汇报4、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也弄清楚了这几个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将两个数间进行比较,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百分数也叫作百分比或百分率5、巩固练习:书本P40第2题四)生活中百分数1、师呈现生活中的物品:食物包装盒和衣服贴牌,请学生找出里面的百分数并说一说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义2、要求学生课后再找一找身边的百分数五)小结:边写边讲清百分号的写法要求:两个小圈写小一点,分别在从右向左倾斜的线的左上角和右下角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百分号前的数可以是整数或小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合格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合格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合格率、成活率、出勤率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合格率》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诉内容,主要是理解合格率这一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和分数除法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这两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学情分析学习本节课,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更加清楚认识到合格率的意义以及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 学 程 序个 性 修 改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昨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百分数,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生活中的百分数 (PPT出示书本P41页情景图)(1)简单介绍情景图2)学生理解“合格率”是什么意思二、新课学习:(一)理解合格率并求出甲和乙的合格率1、学生汇报“什么是合格率”。
2、通过“用什么数来表示合格率?”等问题让学生理解合格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要用百分数表示3、学生先独自计算两种罐头的合格率,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4、个别学生板书并汇报想法5、小结:有两种求合格率的方法:一是先把除法写成分数的形式,再通过通分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和,再写成百分数;另外一种是先算出除法的结果,再把结果化为百分数6、小组讨论:什么情况把直接算出结果再化成百分数比较简单?什么情况写成分数进行通分化百分数比较简单学生讨论并汇报二)探究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求合格率的两种方法2、在规定时间内先尝试将书本P41中的问题串3中的分数与小数化为百分数3、请部分学生板书,并选部分说一说化的过程4、小组合作归纳“如何将分数化百分数和如何将小数化为百分数的方法”5、生汇报,老师适当补充小结: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注意约等号的用法PPT出示)三、小结与练习(一)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就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最终的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二)练习:1、完成书P42页,第1、2、3题板书设计合格率合格率:合格箱数占抽查箱数的百分之几甲的合格率:乙的合格率: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分数化百分数:(一)先化为小数,再化成百分数(除不尽的,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二)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合格率(第二课时)教 学 程 序个 性 修 改一、复习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一)把下面的数化为百分数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1.07 2 9/10 1/31、先独立完成,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说做法;2、学生板书,请学生汇报小数、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二)填空合格率是指( )占( )的()出勤率是指( )占( )的()进球率是指( )占( )的()二、新课:(一)学习“试一试”问题一1、出示书本P42“试一试”中的题目2、理解成活率是指( )占( )的()3、引导分析题目:本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已知什么条件?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4、学生解决问题:(1)先独立完成;(2)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5、学生反馈,并说解法。
6、对应练习:完成书本P43第4题二)学习“试一试”问题二1、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