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写小学数学设计.docx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57KB
约11页
文档ID:532449897
如何写小学数学设计.docx_第1页
1/11

如何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如何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孙瑜霞点击数: 186 发布日期: 2021/3/2219:51:01 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心脏工程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效教学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其实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策略要想写好教学设计,首先得弄清楚以下根本几个问题一、教学设计的根本要素“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管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以下五个根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根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 )教学任务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根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是教师“教什么〞 、“如何教〞的问题,“如何学〞 的问、那么现今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 “学什么〞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 )教学目标对于每一节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 是数学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达,它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整节课教学活动的归宿,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不同效果的课堂教学例如,同样的“确定位置〞一课,由于两位教师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形成了不同水平的教学设计一位教师对 “确定位置〞 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 “掌握用‘数对 ' 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在师生共同研究了“数对〞的读写方法之后,教师还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教师用手指一个同学,请这个同学用‘数对 '说出自己的位置, 其它同学判断正误;教师说‘数对 ' ,请坐在相应位置的学生起立,其他学生就用手势判断正误我们大家不难看出这位老师注 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注重课堂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简洁性、唯一性,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学得轻松、 愉悦、主动、兴趣盎然,既掌握了知识, 又享受了成功, 体验了快乐通过.对以上两个教学设计的比照,我们真切感受到,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总之,一切要着眼于学生的开展上 (三)教学策略制定所谓教学策略, 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正确方式、 方法和步骤 1.组织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设计者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真正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这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应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适宜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曾经有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 “求平均数〞 一课的教学内容上课开始,把全班男女生各分成 3 组进行夹玻璃球比赛,由每组的记录员记录比赛的成绩根据每组夹球的总个数分别评出男女生的冠军组, 再从男女生的冠军组中选出最后的赢家让学生经历从“人数相等比总数——公平〞到“人数不相等比总数— —不公平〞的思考、辨析过程,引出新的问题——求平均数教师出示两组夹球情况统计图,在师生共同根据统计图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之后, 让学生解决两个实际问题:求 7 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求同学们平均每天的饮水量之所以如此组织教学内容,是因为教师首先认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上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探索平均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特征,教材结合“比一比〞两个组套圈的情况根据统计图讨论哪个组套得准一些,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教师没有让学生比拟两个组套圈的情况,而是让学生现场进行夹玻璃球比赛,激起学生参与热情根据最后夹得总数评出总冠军,从而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自然而然引出问题———求平均数 2.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教师个人特点,教学内容,标,还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最大限度地凸显?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3.应用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我们的课堂不能依附于教学课件,不能被课件所牵制,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所以在设计时千万别无视了对板书的设计(四 )教学过程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 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 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 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表达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么样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五 )教学评价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既有课堂上的应用练习,也有结合课堂观察,对学生的访谈,作业分析等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加深对学生了解,分析评价的同时也让教师自身总结了教学经验,使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开展二、 教学设计书写 1.书写内容及步骤 (1)教学设计说明: 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 (突出新课程特点 );(2)教学分析: 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4)教学策略 (或学法指导 ):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媒体及板书设计; (5)教学过程; (6)教学反思、 评价 2.书写 说明书写的形式书写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也可 以将文本和二 .教学目标 :(就是这节课讲完后你要到达的目的 ,列 :让学生熟练掌握 (....) 能根据 (...) 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 :(一般是本节课的概念性知识 )难点 :(一般是本节课根据概念性知识来解决问题之类 )四:教学过程 :(这一局部要分细一点 )1.创设情景 ,课堂导入 :(方法自 己选择或设计 )2.进入新课 (或复习课 )3.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教案教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编写要求一、格式题目“〞 教学设计作者地址 教学内容× ×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册第页设计思路 1. 2.教学重点二、序 号的使用一、 1.① ab 三、编写要求主题: 1.2.053.0505 年 5、6、7-8 期:探究性学习年 9、10 期:合作学习年 11、 3600.一个设计字数限制在 1 期:自主学 具体要求: 12.以内,最好提前 2-3 个月的教学 度, 主要以人教版 基准,也 迎其他版本, 注意内容要与人教版的 尽量相同 2. 局部不用引号和序号 3. 生 局部如 生,分 在后面添加序 如:生 1,生 2⋯⋯ .4.教学步 一定要概 括出来 ,不要用教 提 来表达如: 5. 和教学 程中的描述局部要用楷体加括号以示区分(参 范例 )6. 点: 文章中一、二、三、等序号的 后面不加 点,而阿拉伯数字后面的 一律要添加 点破折号用“——〞; 在全角 状 下 入四、其他 1. 明:?教案教例?系国家 志,于2004 年 9 月 刊,每月一期、16 开本,由江西人民出版社面向全国 行的正 志稿酬50 元/ 千字 2. 系方式: (1) 田心的 : 283403550主要 目:(2)E-mail :jiaoanjiaoli@(3) 情可 :/ 部地址:四川成都大 安 路 61 号太升大厦 10 楼 A 座 :028-86911132 :610017范例一 “三角形的 〞 教学 夏永瑞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 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 第八册第143—144 思路本 的 基于两点: 第一,?国家数学 程 准?( 稿 )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 活 不能 的依 模仿和 ; 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 数 学的重要方式第二,数学知 来源于生活,来源于 ,生 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 堂把教材内容与生活 践 合起 来,加 数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操作去探索研究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分类、特性,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自主与合作探索的过程,获取知识与技能,并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得到发扬,学生群体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