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年级行为习惯的培养.doc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01KB
约6页
文档ID:532010650
低年级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1页
1/6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 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实践中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重视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着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铺就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为孩子明天的成功播下了金色的种子实践证明---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坚持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采用渐进的方式,逐步要求学生递减不良行为的次数和频率,在不断改正错误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行为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简单方面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一段话:“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低年级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激发情感,引发动机1、以情引情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情感具有移情作用,用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转移,从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行为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行为是人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

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内在的认知和情绪的外在表露错误的认知和情感,导致错误行为反应方式和不恰当的行为结果必备的行为规范知识,积极的情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为了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习惯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趣味性,可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进行,使《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得到学生的认同在情感的感召下,既能克服知识讲授的单调,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2、以趣激情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对于孩子来说,凡是他们感到有趣的事,他们都乐于去做,因而只有当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和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追求时,教育才易产生积极的行为不是简单的规范宣讲,而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趣激情,激发学生的向上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这一内容的教育时,我就给学生讲瓦特、牛顿小时候认真学习的故事,并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与长大成为科学家有什么关系?孩子们一致认识到由于他们对待学习总是十分的专心,遇到困难穷追不舍,所以长大了才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

在学习上,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编一些琅琅上口的行为习惯“三字歌”,让学生在课间通过拍手游戏,不知不觉地铭记于心通过这样以趣激情,孩子们的情感在胸中会油然而生3、以境生情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人格魅力和精神修养的凝结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揭示了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中,进行情感体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班队活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设置情景,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来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从而指导个人行为如母亲节前夕,为了了解妈妈的辛苦及对孩子的疼爱,就组织学生们通过回忆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真实的小故事,并亲自演一演;观察妈妈一天的工作,说说妈妈的心事,让孩子们深深地体验到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在此基础上开展“真情的回报”活动二、有效训练,促进道德行为形成“百说不如一练”,“习惯”要“习”才能“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良好习惯的行为要求,反复进行行为训练训练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活动的载体,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理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行为从被动到主动的过渡,从而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1、小处入手,逐项训练为了克服训练中“眉毛胡子一把抓,细节训练不到位”的弊端,可以从小处入手,每周确定一个具体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意识的严格地反复训练比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行队礼的训练,礼貌待客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为了加强训练效果,我们可以采用表演、讨论会,实际操作、唱编童谣等方式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抓住契机,使训练细仔、及时、到位新学期的第一天,当十几本大大小小的新书及学具卡片像小山似的堆在孩子们的面前时,孩子们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翻看起自己喜欢的书来,顿时,桌子上显得杂乱无章于是我抓住时机,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整理课本的训练我让孩子们把课本按大小分成三堆,然后请他们先把最大的几本书放在书包的最后一层里,把中等的书放在第二层里,小的课本和学具卡片放在最前面一层,每一层都要放整齐我还乘机告诉学生,这些刚发的书,我们要让它穿上新衣服,平时的时候,要让“新衣服”保持干净,以后,我们还要来比一比,看谁能和课本交上好朋友在以后的4个星期里,我每天利用放学前的5分钟,让孩子们整理自己的小书包,检查课本是否脏了,折角了。

几个星期以后,学生已经是习惯成自然了,不管你什么时候检查,他们书包里的书都会放得整整齐齐,他们的课本里也从未见到乱图乱划的痕迹从小处入手落实一个个行为习惯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训练的实效性,这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真可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2、循序渐进,分解训练对有些目标的达成,想让学生一下子养成不容易,所以可以把这个目标化为几个具体的目标,让学生循序前进,从而不断进步,最后达成质的飞跃在进行某一具体内容教育时,则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在引导学生行为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远处着眼,近处入手 如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归还”为主,在低年级可以开展“夸夸我诚实”活动,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 又如在进行“认真完成作业”这个目标的训练中,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它分解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认真完成作业;第二阶段为: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第三阶为:认真及时正确完成作业这样,不仅给了学生训练的阶梯,更给了学生前进的动力。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着达成目标后的快乐,同时,更有利于终极目标的达成3、脚踏实地,反复训练行为习惯的教育要反复抓,抓反复,才会卓有成效,才能真正做到落实作为班主任,我总是抓住每一个契机,对学生的每一个行为习惯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从而使整个班级变得文明、有序、向上每次接收一年级的新生,总会看到孩子们第一次排队时的情景:他们喜欢你拉我,我拉你;你一言,我一语;你踩我,我踩你;踢一脚,走一步;有的甚至会倒着走……面对这种现象,我总要多次反复地对他们进行排队行走的训练新学期刚开始,我充分利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进行训练首先,要求每一个孩子排好队,不出声其次,要求他们走路时挺起胸向前看然后,要求他们走路时路队要整齐刚开始,孩子们把训练当一回事,但到放学排路队时,又是另一番模样于是,我又抓住每一次排路队去综合楼上课和出操的时机进行监督训练两个月后,孩子们大多能做到自觉排好队伍行走了,但还是有个别十分调皮的孩子会出现离开队伍的现象为此,我又利用中午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训练半个学期后,孩子们基本养成了排着队伍整齐行走的好习惯三、优化评价,强化道德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平时的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

建立规范合理的班级评价制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参考文献】[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缪小春:儿童早期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0.[4]林文正.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