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依据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方法》(第 10 命令),联合山西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012 版)实行细则》,以及我院大型医院巡逻反应结果:需成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增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特拟订我院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此制度由下发之日起执行),详细以下:一、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区分(一)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质量 (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断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转过程中, 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断结果、 增添患者的难过和负担并可能引起医疗纠葛或医疗事故, 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要素和事件二)等级区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 4 个等级:1. Ⅰ级事件(警讯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远性功能丧失分三个级别:( 1)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 2 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伤害致使一般功能阻碍或其余人身伤害结果 2)重要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 2 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伤害致使严重功能阻碍;造成 3 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伤害或其余人身伤害结果。
3)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 3 人以上重度残疾或死亡2. Ⅱ级事件(不良结果事件)—— 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因诊断活动而非疾病自己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伤害3. Ⅲ级事件(未造成结果事件)—— 固然发生了错耽误事情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伤害, 或有稍微结果而不需任何办理可完整痊愈4.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因为实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Ⅰ、Ⅱ级为重要事件,Ⅲ、Ⅳ级为一般事件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原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要求各部门和科室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详细要求以下:(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一定报告范围, 报告原则应依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办理条例》(国发 [1987]63 号)、原国家卫生部《重要医疗过错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 (卫医发 [2002]206 号)以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执行二)Ⅲ、Ⅳ级事件报告拥有主动性和非处分性的特色1 、主动性:医院倡议各科室、部门和个人自发参加,主动报告不良事件2、非处分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别人违章处分的依照,也不作为对所波及人员和部门处分的依照3、保密性:报告人或报告中波及的其余人或部门的信息完整保密,报告人可实名或匿名报告,各受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严格保密。
4、公然性 : 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医疗有关部门公然和公示, 经过申请向自发参加的科室开放, 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剖析结果, 用于医院科室的质量改良, 公然的内容仅限于案例的自己信息, 不需认定和判定,不波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信息三、接收报告单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表上报相应职能部门,由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剖析办理此中: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医务科办理2、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由护理部办理3、 院感(安全)不良事件由院感科办理4、 药品(安全)不良事件由药学部办理5、 设备(安全)不良事件由医学装备科办理6、 设备(安全)不良事件由总务科办理7、 医德医风违纪乱纪不良事件由纪检科办理8、 治安(安全)不良事件由捍卫科办理9、 后勤服务有关不良事件由总务科办理10、 其余不良事件报有关职能部门四、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书面报告: (见附件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一)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当事人或现场人员发生或发现Ⅰ、 Ⅱ级事件, 除了立刻采纳有效举措,防备伤害扩大外,应在 30 分钟内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实时向各归口科室报告 同时在 1 个工作日内填报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归口科室及质控办;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二)Ⅲ、Ⅳ级事件报告流程当事人或现场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Ⅲ、 Ⅳ级事件时, 需在 2 小时内报告科室负责人,并在 1-2 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上交至归口科室,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良建议三)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刻检查剖析事件发生的原由、影响要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 与科室共同剖析问题, 拟订对策及整顿举措;在 7 个工作日内提出建议, 反应科室并敦促其限时整顿 有关部门负责怪案,每季度进行总结,依照评定标准提出赏罚建议,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议论,上报院长办公会决策紧迫: (见附件)仅限于在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可能快速引起严重结果的紧迫状况使用 并随后执行书面上报, 非工作日应一致上报医院总值班,工作日直报上述职能部门假如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波及 2 个或许 2 个以上部门,由相应职能部门协调共同解决,必需时召开部门间联席会议五、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看管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系统由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务科、护理部等归口职能部门、 临床科室及病区共同构成各临床科室、病区应踊跃主动上报,全院年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案例, 要求每百张床位起码≥ 10 例。
关于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科室应实时总结,提出科室质量与安全改良举措职能部门应付科室上报(安全)不良事件实时赐予检查及核实,给出改良建议,每季度进行汇总,并提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应针对各职能部门上报的 (安全)不良事件,每半年召开一次评估总结会议,剖析结果实时反应各职能部门,保证医疗质量连续改良六、赏罚制度:1、鼓舞自发报告,关于主动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并踊跃整顿的科室与个人, 每例予以 10 元奖赏 如上报的事件对科室或医院从管理系统、 运转体制、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上的流程再造有明显帮助,促使质量获取重要改良者, 依据我院医疗质量《查核细则》赐予相应加分2、当事人或科室在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Ⅲ - Ⅳ级)发生后未实时上报者,依据我院医疗质量《查核细则》办理,因未实时上报致使事件进一步发展的, 主管部门从其余门路获知的, 视情节轻重赐予处分,由此引起纠葛或事故的(Ⅰ - Ⅱ级)另按医疗纠葛处理方法处分3、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未主动报告的个人或科室取消评优资格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流程不良事件 疑似不良事件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在 紧迫者办理的同时 30分钟内向科室负责人及主管部门报告Ⅲ、Ⅳ级事件紧迫办理的同时在 2小时内科室负责人及主管部门报告构成医疗事故和差错依照我院有关医疗事故处分规定执行医学装备初 步认识、剖析、10 日内 反馈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事件发诞辰期: 年 月 日 时 分A.患者资料1.患者姓名:2. 年纪:3. 性别:□5.临床诊断:6.B.不良事件状况6.事件主要表现:7.事件发生场所: 急诊 门诊 病区C.不良事件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总后报医院质控办)医疗类□病人辨别事件:诊断过程中的病人或身体部位错误□手术事件:麻醉、手术过程中不良事件:治疗、检查术后异物滞留与体内,检查、治疗手术后神经受损。
手术治疗中开错部位、摘错器官、遗留异物在病员体内的事件□麻醉事件:麻醉方式、部位、药品剂量错误 , 麻醉过程中不仔细察看病情变化□医疗处理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不妥等惹起的不良事件□输血事件:医嘱开立、备血、传递及输血不妥惹起的有关不良事件□医疗技术检查事件:检查人员无资质、标本丢掉或弄错标本、试剂管理;迟报、漏报及错报结果等男□ 女 4. 床号 住院号在场有关人员 :医技部门 行政后勤部门 其余 :Ⅳ级 (请分类上报有关职能科室,职能科室每季度汇后勤类事件□营养及饮食事件: 如饮食种类错误、 未按医嘱用餐或许禁食、 在医院发生食品中中毒事件; 物件运送错耽误事情件:延缓、忘记、丢掉、损坏、未按急需急送、品种规格错误等设备类事件□公共设备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余工作物、有害物质外泄等有关事件;水电气暖等保障供给不良事件医德医风类:□医患交流事件:因医疗信息交流过程或交流信息失真致使的不良事件,包含医患过后交流不良、医患语言矛盾、病人或许家眷对工作人员不满院感类事件:□院内感染有关事件:可疑、感染暴发事件、□查验病理放射等技术诊查中,丢掉或弄错标本,拍错部位,配错血;漏报、错报、迟报结果等惹起的不良事件。
□非预期事件:非预期重返手术、重返 ICU 或延伸住院时间 30 天以上□治疗记录事件: 包含诊断记录丢掉、 未依照要求记录、记录内容失真或许涂改、无资质人员书记录等□知情赞同事件: 如未行知情见告, 未见告先署名赞同,见告与后边记录不一致,未行署名赞同等护理类□烧烫伤事件:治疗或手术后发生烧烫伤□管路事件:点滴、滴漏 / 滴渗、导管零落 / 断裂 / 拥塞、连结错误,自拔等□患者拘束事件:不适合拘束或执行合理拘束致使的不良事件□基础护理事件:如在病房内跌倒、坠床、误吸、误咽、未按医嘱执行禁食 / 禁水、无拘束固定等□治疗错耽误事情件:患者、部位、器械、计量选择错误 ;不仔细核对事件□压疮事件□方法 / 技术错耽误事情件:忘记、未治疗、缓期、或程序错误、不用要的治疗、灭菌 / 消毒错误体位错误等□医护安全事件: 如针刺、 锐器刺伤、 接触化疗药物、传得病等致使伤害的不良事件设备类事件□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