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2915462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准确、迅速。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确保准确;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不超过4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要避免“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高考中的数学选择题一般是容易题或中档题,个别题属于较难题,当中的大多数题的解答可用特殊的方法快速选择。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

2、确的,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一)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1、直接法: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例1、某人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6,经过3次射击,此人至少有2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解析:某人每次射中的概率为0.6,3次射击至少射中两次属独立重复实验。 故选A。例2、有三个命题: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过平面的一条斜

3、线l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垂直;异面直线a、b不垂直,那么过a的任一个平面与b都不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B1C2D3解析:利用立几中有关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对上述三个命题作出判断,易得都是正确的,故选D。例3、已知F1、F2是椭圆+=1的两焦点,经点F2的的直线交椭圆于点A、B,若|AB|=5,则|AF1|+|BF1|等于( )A11B10C9D16解析:由椭圆的定义可得|AF1|+|AF2|=2a=8,|BF1|+|BF2|=2a=8,两式相加后将|AB|=5=|AF2|+|BF2|代入,得|AF1|+|BF1|11,故选A。例4、已知在0,1上是的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4、(0,1)B(1,2)C(0,2)D2,+)解析:a0,y1=2-ax是减函数, 在0,1上是减函数。a1,且2-a0,1ab0)的渐近线夹角为,离心率为e,则cos等于( )AeBe2CD解析:本题是考查双曲线渐近线夹角与离心率的一个关系式,故可用特殊方程来考察。取双曲线方程为=1,易得离心率e=,cos=,故选C。(7)特殊模型例12、如果实数x,y满足等式(x2)2+y2=3,那么的最大值是( )ABCD解析:题中可写成。联想数学模型: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可将问题看成圆(x2)2+y2=3上的点与坐标原点O连线的斜率的最大值,即得D。3、图解法:就是利用函数图像或数学结果的几何意

5、义,将数的问题(如解方程、解不等式、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与某些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直观几性,再辅以简单计算,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这种解法贯穿数形结合思想,每年高考均有很多选择题(也有填空题、解答题)都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既简捷又迅速。例13、已知、都是第二象限角,且coscos,则()AsinCtantanDcotcos找出、的终边位置关系,再作出判断,得B。例14、已知、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3|=()ABCD4解析:如图,3,在中,由余弦定理得3|=,故选C。例15、已知an是等差数列,a1=-9,S3=S7,那么使其前n项和Sn最小的n是( )357OnA4B5C6D7

6、解析: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n2+(a1-)n可表示为过原点的抛物线,又本题中a1=-91,排除B,C,D,故应选A。6、分析法:就是对有关概念进行全面、正确、深刻的理解或对有关信息提取、分析和加工后而作出判断和选择的方法。(1)特征分析法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如数值特征、结构特征、位置特征等,进行快速推理,迅速作出判断的方法,称为特征分析法。例20、如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联,连线标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从结点A向结点B传送信息,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送,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 )A26B24C20D19解析

7、:题设中数字所标最大通信量是限制条件,每一支要以最小值来计算,否则无法同时传送,则总数为3+4+6+6=19,故选D。例21、设球的半径为R, P、Q是球面上北纬600圈上的两点,这两点在纬度圈上的劣弧的长是,则这两点的球面距离是( )A、 B、 C、 D、解析:因纬线弧长球面距离直线距离,排除A、B、D,故选C。例22、已知,则等于 ( ) A、 B、 C、 D、解析:由于受条件sin2+cos2=1的制约,故m为一确定的值,于是sin,cos的值应与m的值无关,进而推知tan的值与m无关,又,1,故选D。(2)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四个选择支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达到否定谬误支,选出正确支的方法,称为逻辑分析法。例23、设a,b是满足ab|ab|B|a+b|ab| C|ab|a|b|D|ab|a|+|b|解析:A,B是一对矛盾命题,故必有一真,从而排除错误支C,D。又由ab0,可令a=1,b= 1,代入知B为真,故选B。例24、的三边满足等式,则此三角形必是()A、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其它三角形解析:在题设条件中的等式是关于与的对称式,因此选项在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