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语文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2913313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语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截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执:握,持,拿。初:开始时。计:计谋,办法。俄:一会儿,不久。老父:古时对年长男子的尊称。吾:我。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何:怎么,为什么。遂:于是,就。1找出文中的反义词:(_)(_)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是()。A.反问句B.设问句C.疑问句D.感叹句3“遂依而截之”的意思是_。4对文言文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截竿是一种入城的方法。B.鲁人

2、虚心接受建议。C.老父是个聪明人。D.两个人都是错误的。5故事讽刺了哪些人?_(填序号)自作聪明的人。 随意盲从的人。遇事不思考的人。没有知识的人。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汉江 临 泛(唐) 王 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释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1)第三、四两句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江水的_, 两岸青山的_。(2)你认为第五、六两句诗哪两个词用得妙?为什么?_(3)从整首诗来看,作者流露出

3、的感情是_。3. 课内阅读。古人谈读书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何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_。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1请将原文中缺失的句子填写到下方的横线上。2给短文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盖:(_)窥:(_)士人:(_)下流:(_)4下列选项中,与“河伯之观海”的“之”用法一致的是()。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结合选文,请你谈一谈为何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_4.

4、 阅读短文。_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长:生长。揠:向上拔。其人:他家里的人。往:去,到。耘苗:给苗锄草。益:好处。1借助注释,理解短文,猜猜这个寓言故事的名字,并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下列对文言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不长高,就一棵棵地把禾苗向上拔)B.非徒无益。(不是说没有好处)C.芒芒然归。(很迷茫地回家)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A.庄稼人对禾苗要多加照管,

5、不能做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懒汉。B.要想做好事情,就要想办法加快速度,提高效率。C.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5. 阅读理解。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 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_(用原文回答)。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_。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_,结果_。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_6.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6、,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太丘舍去(2)相委而去(3)下车引之(4)甚聪惠2翻译下面句子。(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7. 课外阅读。东施效

7、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颦:皱眉头。里:邻里。美:认为美。归:回去。挈:带着。妻子:妻子和儿女。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东施效颦(_)(2)挈妻子而去之走(_)2翻译下面的句子。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_3用“_”在文中画出描写人们看到丑人“亦捧心而颦其里”的表现的句子。这种表现说明了什么?_4东施效颦最大的问题在于:_。(用原文语句回答)5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A.每个人都要有追求美的勇气B.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C.要懂得扬长避短,不能盲目模仿别人8.

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链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注释:贯:穿透。然后:这样之后。劈:切开。盈: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羽尝为流矢所中_(2)后创虽愈_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_3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刮骨疗毒是需要极其精湛的技术才能完成的,所以本文主要赞扬了医生高超的医术。B.本文主要揭露了古代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箭镞荼毒行为的鄙夷之情。C.本文主要赞美了关羽与诸爱

9、将关系融洽,亲如一家。D.本文主要赞扬了关羽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9. 课内阅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乃: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曰: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闻:_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对话意思: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10.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10、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乃: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示: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 闻:_2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面这两句话的意思。_(2)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_11. 阅读理解。疑神疑鬼夏首之南有人焉,日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霄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注释: 夏

11、首:古时地名。在今湖北省夏水;焉,语气助词,无实在的意思。夏首的南边有一个人。涓蜀梁:人名。善畏:容易害怕,胆子小。在一个明月高挂的夜晚出门去。伏鬼:趴在地上的鬼。仰头看到自己的头发。立魅:站着的鬼怪。背:转身。背转身就跑。比:等到。等到跑回家里。1写出文中的一对意思相反的字:_。2读文填空。 文中这个人名叫_,他是一个既_又_的人。在月光下他疑神疑鬼,把自己的_当作_,把自己的_当作_,结果,_。3在横线上摘录此人疑神疑鬼的句子。_12. 课外阅读。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廪食以数百人:_2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