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智慧广场——搭配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分析、动手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渗透符号替代思想3、提高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及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能够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组合问题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综合与实践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寻找两件上衣和三条裙子的搭配方法教学难点】能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及数学符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在:用符号代替三件上衣和三条裙子探究搭配问题教学准备】 衣服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有过外出旅游的经验吗?旅游时都要带哪些物品?学生交流师:具体说说你带了几件上衣?几条裤子?预设:5件上衣,4条裤子2.理解情境,获取数学信息师:能根据这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①上衣和裤子一共有多少件?②上衣比裤子多几件?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师: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会解决吗?学生口头解答。
师:今天重点研究第三个问题“5件上衣、4条裙子能搭配多少套?”学生猜测:5套师: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究竟能搭配成几套呢?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大有学问呢板书:搭配问题)【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课堂伊始,教师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回忆旅游中衣服搭配的问题,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获取数学信息,提取本课的教学素材这种取材于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新知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活动一:探究两件上衣、三条裙子的搭配问题1、整理数学问题,体会由浅入深的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师:看来,现在就想解答“5件上衣和4条裤子能搭配多少套”这个问题确实有些难度,我们研究问题往往从简单入手出示信息窗:这是红红外出旅游时所带的衣服想一想,1件上衣搭配1条裙子是几套?(1套)1件上衣搭配2条裙子是几套?(2套)1件上衣搭配3条裙子呢?(3套)师:问题再复杂一些,上衣增加一件,2件上衣和3条裙子,能搭配多少套?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研究老师为每个组都提供了充足的学具,如果有需要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写一写或画一画。
设计意图:教师不仅仅教数学知识,更是教学生怎样去研究数学问题一句“研究问题往往从简单入手”,道出了数学学习的普遍规律,找到了研究问题的入口一句“如果有需要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平台2、小组探究,理解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师:刚才小组同学研究的很细致,下面请各组选派一个代表到前面来展示预设学生交流汇报:(学生边说边摆)①和别的小组借了2件黄上衣,2件粉上衣,共摆出6种搭配评价:会合作学习,解决了学具不够的问题,一一对应,一目了然②先用黄上衣和绿裙、黑裙搭配,再用粉上衣搭配绿裙、黑裙,再用两件上衣搭配蓝裙,一共是6种评价:这样摆顺序有点乱师:想一想,怎样可以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③先用黄上衣分别搭配3条裙子,是3种,再用粉上衣搭配3条裙子,也是3种,一共有6种方法评价:按顺序搭配清楚、没有遗漏师:看来按顺序思考问题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谁再来说一说?师:其他同学都听懂了吗?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交流汇报时教师及时引导评价,从“会合作学习”到“按顺序思考问题是一个好办法”,为学生提供数学方法的引领,学习习惯的养成④用学具摆完后,把上衣和裙子连上线。
3+3=6,可以写3×2=6师:为什么这样连线?想一想:除了依次用上衣搭配裙子,还可以怎样搭配?学生交流,得出:1条裙子搭配2件上衣,是2套,3条裙子搭配2件上衣,是3个2套用2+2+2=6,也可以用3×2=6设计意图: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的境地,教师借助重重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他们带着疑问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数学语言的简洁美得以强化,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得以彰显⑤把上衣和裙子变成文字搭配,共写出6种黄上衣绿裙子、黄上衣黑裙子、黄上衣蓝裙子、粉上衣绿裙子、粉上衣黑裙子、粉上衣蓝裙子评价:这样写出来更清楚,可以直接看出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⑥把上衣和裙子都编上号再连线 师:除了可以用文字、序号代替上衣和裙子外,还可以用哪些符号来记录?学生交流小结:这种用文字、图形、字母或数字来代替衣服的方法简洁方便设计意图:在学具不够的情境下,促使学生产生学具替代的需求,进行主动的符号创造,从而找到了诸多解决问题方法师:谁能再来说一说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学生交流小结:不管是用上衣依次搭配裙子,还是用裙子依次搭配上衣,只要有顺序地思考,就可以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所有的方案。
活动二:探究三件上衣、三条裙子的搭配问题师:如果再增加一件上衣,有多少种搭配?不借助学具,你能解决吗?小组合作研究一下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出现:①写出上衣和裙子,再连线,3+3+3=9②用○△◆▲●分别代替上衣和裙子,连线得出3×3=9③用字母ABCDEF代替上衣和裙子,连线得出9种④把上衣和裙子编上序号,再连线,3×3=9师:对比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最一种?学生交流师: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3×3=9?预设:一件上衣分别搭配三条裙子有三套,一共有三件上衣,就是3个3,列式就是3×3=9套师:借助图示,发现规律,列出算式很了不起小结:刚才我们从简单问题入手,研究了搭配中的学问知道了在解决衣服搭配问题时,可以借助学具帮忙,这个方法既形象又直观;还可以自己创造符号来代替具体的图形,化具体为抽象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设计意图:在归类求同、对比求异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飞跃,使数学课堂变得饶有趣味、充溢着无穷的探究魅力三、自主练习,学以致用1.基本练习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交流搭配的方法和解决的策略2.变式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学生完成后,课件演示小结:解决问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再解答。
3.拓展应用师:刚上课时有位学生回答在旅游时带了5件上衣、4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呢?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列式计算5×4=20种设计意图: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可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这个练习前后呼应,画龙点睛,既拓展了数学教学空间,又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既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又是教师良好应变能力的展示四、回顾反思,交流评价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学生交流,教师点击课件利用丰收园做好评价设计意图:交流分享收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思维、方法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及时评价,则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的快乐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