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2019年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蚌埠实验中学2019-2019学年度(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卷一、基础知识 (30分)1、阅读余秋雨《雪》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xì,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近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森林的郁郁葱葱;有时又似乎听见情人的切切的密语声,礼拜堂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和暖的太阳 , ……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上札札地绘就各式各样的花huì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①根据语境与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窗xì( ) 花huì( )②文中有二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改为 , 改为③文中有一处语病请用横线划出,并修改(2分)修改:④根据前后文意,展开想象,为文中空白的地方续写2个句子:(2分), ,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大戚:大亲戚。
汪然:满眼含泪的样子 向:过去B.病:困苦不堪 日蹙:一天天地窘迫 转徙:辗转迁徙C.顿踣:跌倒在地 曩:从前 恂恂:痛苦的样子D.齿:牙齿 熙熙:快乐的样子 旦旦有是:天天有这种灾难3、下列句子中“是”字,跟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是 ( )(2分)A.吾尝疑乎是 B.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C.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选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 ( ) (2分)①而乡邻之生日蹙 ②号呼而转徙 ③而吾以捕蛇独存 ④得而腊之 ⑤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⑥熙熙而乐 ⑦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⑧恂恂而起A.①②④/⑤⑥/③/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⑦/④/⑤/⑥⑧ 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5、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含义或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4分)(1)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太医以王命聚之C.杀之以应陈涉D.渔人甚异之 ( )(2)A.君将哀而生之乎 B.置人所罾鱼腹中C.腊之以为饵 D.尉果笞广 ( )(3)A.众妙毕备 B.并杀两尉C.触草木,尽死 D.咸来问讯 ( )(4)A.为屯长 B.为坛而盟C.项燕为楚将 D.吴广为都尉 (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正确义项。
4分)(1)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A.比较 B.等到 C.仿照 D.紧靠( )(2)此教我先威众耳A.威望 B.刑赏 C.威服 D.胁迫( )(3)苛政猛于虎也A.比 B.被 C.在 D.于是( )(4)蒋氏大戚A.亲戚 B.忧伤 C.窘迫 D.困苦(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是表目的的一组(2分) (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②以啮人 ③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今以蒋氏观之 ⑤以尽吾齿A.①④ B.①⑤ C.②③ D.②⑤8、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 ( ).A.便要还家 B.将军身被坚执锐C.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固以怪之矣9、阅渎下面材料,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传统节日的认识4分)材料一 2019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春节放假起始日由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年”的传统功能和内涵被冲淡,一些家庭的年夜饭不再在家里吃,部分年轻人对“年”很淡漠,却热衷于过洋节材料三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2019年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致使许多人无法返乡,“留在他乡过年”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0~14题(18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①渔人甚异之 ② 不足为外人道也③便扶向路 ④寻病终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4分)13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2分)14、作者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实现?(3分)我的探究:(二)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15~19题 (12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5、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2分)风烟俱净 一百许里皆生寒树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16、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A.任意东西 B.负势竞上 C.互相轩邈 D.蝉则千转不穷17、用现代汉语翻译“争高直指,千百成峰”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作者评价富春江的山水“天下独绝”,请你结合相关语句,具体说说富春江水的“独绝”体现在哪里。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生发了什么感慨?从写作的角度看,作者写这样的感慨还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55+5分)20、请在以下三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整洁者,酌情扣5分⑴、总想为你唱支歌⑵、我又想起了你⑶、多想告诉你蚌埠实验中学2019-2019学年度(上)九 年 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 (30分)1、①隙 卉 ② 、“密语”的“密”改为“蜜”,“近默”的“近”改为“静”③、“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森林的郁郁葱葱”与前面的“听见”搭配不当,变改为相应的声音即可,酌情给分④、原文:“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围绕温馨的生活情境,描绘形象即可,酌情给分2/B 3/D 4/D 5/(1)A (2)A (3)B (4)B 6/(1)B (2)C (3)A (4)B 7/B 8/C9、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重视传统节假日的,传统节日有了新的时尚。
针对部分年轻人热衷过洋节,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弘扬民族文化显得越发重要建议从上面两个方面或肯定或批评态度鲜明,说理充分,语句通顺者,可给满分二、阅读理解(30分)10、①对……感到诧异;②值得;③从前的,旧的;④不久;11、 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12、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13、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14、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15/C 16/D17、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18、“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一句,通过正面描写水色“缥碧”,又用“千丈见底”的夸张,突出了水色的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通过侧面描写游鱼细石的清晰可见,烘托水的清澈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通过水速与箭相比,又以奔马譬喻,突出富春江水的“急”“猛”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清澈;譬喻--急”“猛 各1分,共2分 )19、秀美的山川,足以使热心世务、企盼仕途腾达的人产生隐居之念(用文中语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也可)(1分)作者在观景后的这一感慨,也进一步烘托了眼前山水之美的巨大魅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2分)三、作文(55+5分)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