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第一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主备人王月荣复备人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两个多音字2、结合“金钥匙”,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意大利少年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 学 设 计复 备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三篇课文它选自《爱的教育》一书出示《爱的教育》)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 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老师补充 《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一位四年级学生安利柯写的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 3、师生共同写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4、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二、检查预习 出示目标(一)预习检测 1、出示“我会读” 热那亚 骂人 欺负 逼真 铺位 抱怨 太差 可恶侮辱 另一个 劈头盖脸 虐待糟糕 大义凛然 衣衫褴褛 愚蠢2、认识多音字:铺 恶 3、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 出示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两个多音字。
2、结合“金钥匙”,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意大利少年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思想感情三、自主合作,交流释疑 自主合作(一):1、自由读1、2自然段,同桌之间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2、默读课文1、2自然段,用——画出人们虐待意大利少年的句子,再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虐待”的意思交流释疑:1、在读小男孩身世时,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学生:我觉得他太可怜了学生:我觉得他的命运太悲惨了,我们比他幸福多了…… 2、课文中的“虐待”指什么?(本课指“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不让他吃饱饭” (“虐待”指用残酷凶狠的手段对待 过渡:是啊,这个男孩这么可怜,船上的乘客看到这个男孩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文3、4自然段全班交流预设:学生:先是奇怪,然后主动询问他的情况学生:在听完他的诉说之后,乘客们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扔给他老师追问:他想拿这些钱做些什么? 学生:他想给自己换件衣服 学生:他想给父母买点礼物 学生:他想吃一顿饱饭老师总结:是啊,他太需要这些钱了!可是后来他又把这些钱扔回去了,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请看自主合作(二)。
自主合作(二)1默读课文4——10自然段,用——画出意大利少年捡钱和扔钱的句子,再把句子读一读 2、与同桌交流你的体会交流释疑捡钱的句子:少年低声道谢,从桌子上捡起了硬币扔钱的句子:第三个的话还没有说完,一旁的帘子突然拉开,一把硬币扔了出来,劈头盖脸地砸在这些人的头上、肩上少年这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钱扔出去了呢?学生:因为男孩子听到了那些人侮辱自己的国家联系上下文理解“侮辱”学生:因为男孩是意大利人,他不允许别人辱骂自己的祖国,他很爱国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热那亚少年很爱国?(拉、扔、砸、跳、站直)我们再来读读描写少年行为和语言的句子,感受他的爱国之情结合“金钥匙”,联系上下文理解“大义凛然”的意思 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爱国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不为金钱而活着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维护祖国尊严、大义凛然的少年…… 分角色朗读课文5——10自然段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男孩的行为令我们敬佩,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他没有向金钱低头,而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热爱祖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2、出示爱国名言,学生齐读让我们挺身而出,投身保卫祖国的严峻的战斗。
前进军 ,自由的射手! ————雨果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肖邦五、课堂检测1、给多音字组词 比一比,组词语 买( ) 海( ) 偶( ) 卖( ) 侮( ) 遇( )2、说一说:“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六、布置作业续写《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出示续写指导 板书设计: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给硬币 扔硬币 爱国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