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2745255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标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娄烦公路管理段国省道公路文明路建设实施方案一、方案实施的前提条件1、路面平整、无病害。一条路如果路面有病害,就如同在破衣服上绣花,无论如何也上不了档次;同时一条路如平整度不好,车在路上行,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美和舒适。2、路基宽度达标(至少一公里内宽度无大的变化),边坡坡度要符合要求。如果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不达标,再搞绿化、再美化,也难以出效果。3、过村镇路段无脏、乱、差,违章建筑基本处理完毕。一条路上如存在一至两处脏、乱、差,即使其他路段都很好,也难以给人留下好的印像,给人留下的肯定是脏、乱差的地方。4、沿线设施、安保工程齐全、达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必须要保证安全,同时达到舒适的目标,再美的公

2、路如行车不安全也是不行的。二、公路标准化实施方案(一)绿化、美化实施前应首先进行标准化建设1、路面行车道线、路缘石线、路肩外缘线应常年保持清晰。这三条线基本勾勒出路基路面的轮廓,主要用于体现公路这一线形构造物的流畅美。可以认为公路轮廓线形的流畅是公路绿化、美化建设的前提。路面行车道线主要是通过划设路面标线来实现;路缘石线可以通过划设标线或路缘石刷白来实现,但一定要整齐划一;路肩外缘线主要是指路基边坡坡顶处,需要通过人工整理路基土方后,形成清晰的路基轮廓。2、对沿线接入国省道的支线进行标准化建设。(1)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一般接入道按不小于30m长的路面进行铺装硬化;对等外路按5至10

3、m长的路面进行铺装硬化。(2)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平面交叉道的视距进行治理,对有碍视线的树木、建筑物等进行清除。(3)根据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第5.4.3条的要求,设置道口标注。一般情况下,对宽度在5m以下的接入道,在接入道两侧各设一根道口标注;对宽度在5 7m之间的接入道,在接入道两侧各设两根道口标注;对7m以上的接入道应设置指路或平面交叉标志,如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接入道两侧各设两根道口标注。3、合理布设减速振荡标线根据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5.3.5中第一条的要求,在需减速的路段及其起点前路段设置规范的减速振荡标线。目前有不少路段都设置了减速振荡标线,但十有八九都

4、不规范,存在着减速标线宽度、间距、个数随意的现象和减速缓冲距离、减速段长度不足等问题。4、合理布设路肩振动带在长的、单调的、无变化的公路路段,在路肩设置振动带,防止驾驶员因疲劳而驶出路外。也可在路中心线设置振动带,提醒车辆已占用对向车道。5、合理布设视错觉标线根据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5.3.5中第三条的要求,在需减速和引起注意的路段设置视错觉标线。视错觉标线是运用人眼对不同标线的主观错觉,使之减速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当驾驶员行驶在有这种标线的路段时,从心理上感觉到道路越走越窄或感到前方有一些物体摆放在道路上,由于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驾驶员会不由自主地制动减速。6、合理布设路面标记和立面

5、标记像高速公路一样在路面标注文字或符号,指示或限制车辆行驶。在跨线桥等的墩柱或侧墙端面上及隧道洞口等施画立面标记,一般为黄黑相间,斜线倾角45度。7、合理布设线形诱导标在受山体、树木或房屋等阻挡,及驾驶员难以明了前方线形走向,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小半径弯道外侧,可视具体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线形诱导标。线形诱导标可采用标志、标线或植物诱导等形式。(1)在小半径弯道外侧现有建筑的墙面画设线形诱导标线(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图5.4.2-1)。(2)按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第5.4.2条,根据平曲线半径、曲线长度、偏角大小等确定线形诱导标志的数量和间距。一般情况下,线形诱导标志为蓝底白图案;在

6、经常发生驶出路外事故、事故严重度较高或强烈警示驾驶员注意的曲线路段,可使用警告性线形诱导标,为红底白图案。(3)通过沿路种植树木、灌木等,使驾驶员提高注意力,明确前方公路线形、走向,进行正确的驾驶。8、科学布设指路标志在统筹规划公路管理段所属的公路网,澄清辖区内公路各节点的情况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坚持“兼顾本地交通和外地交通,以服务外地交通为重点”的原则,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及其相应的国标解释与应用,规划全公路管理段内的指路标志。(1)将指路标志信息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信息,如下表:一级信息二级信息三级信息太原市、太佳高速、G209线、汾河水库、云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孙

7、悟空故里、高君宇故居、娄烦古国都城遗址S104线、S215线、S217线、娄烦县城、古交市、静乐县、岚县、方山县、临县、石峡温泉、米峪镇战斗纪念地、三教寺、周洪山、樊哙庙、辽庄龙王庙、圣水柏塔、山城峁遗址、郝相进墓塔、程怀仁墓塔、花果山杜交曲、马家庄、马坊、白家滩、静游、注:对于云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孙悟空故里、娄烦古国都城遗址等有可能涉外的重要旅游景点的指路标志,可同时标注汉英两种文字。(2)当省道与省道交叉时,主线方向标志为本地区二级信息要素和邻近地区一级信息要素;支线方向首先标注本地区二级信息要素,有条件时考虑邻近地区一级信息要素。当省道与县、乡道交叉,如省道为主线时,省道标注前方邻近地区

8、一级信息要素和本地区二级信息要素;如省道为支线时,省道标注本地区三级信息要素。例:主线S104与支线S217相交于马家庄,在主线S104线上的标志内容是“S217线、G209线”,在支线S217线上标志的内容是“娄烦县城、G209线”。(3)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中的规定,一般道路的指路标志有地名标志、著名地点标志、分界标志、道路编号标志(含行驶方向标志)、交叉路口标志(交叉路口预告、十字交叉路口标志、丁叉路口标志、环形路口标志、互通式立交标志、分岔处标志)、地点、距离标志、地点识别标志(长途汽车站、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区、加油站)、告示牌(路滑、陡坡、多雾、横风、连续下

9、坡、隧道、保护动物)。9、在公路管理段界和道班界合理布设分界标志牌(或龙门架)娄烦段共有四个公路辖区分界,其中静乐界、岚县界、方山界是太原分局与忻州、吕梁的交界,交界建设的档次应高于古交界。二、公路安保工程实施方案1、路侧净区的开发路侧净区是指由车道边缘线开始向路外延伸的平缓、无障碍物区域。在实际中,净区条件很难达到理想化,针对路侧危险物能移除就移除;不能移除的可以移位;如果既不能移除也不能移位,则可采用解体消能设施或装置,来降低车辆与其碰撞时的严重性;必要时还需对危险物进行标识和防护。公路净区的创建涉及多个方面,有边坡、边沟等: 针对边坡。如果边坡坡度在1:3至1:4之间,并且没有固定物体,

10、这种边坡被认为是车辆可穿越的。理想的边坡坡顶应做成圆滑状(利用石头硬化),坡底也应做成圆滑状,以利于冲出路外的车辆顺利跨越。另外平缓、圆滑的边坡还有利于草皮的种植和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 针对边沟。如果车辆驶出路外,首先遇到的是边沟。在S215、S217等交通量、排水量都不大的公路可通过设置浅碟形边沟或矩形边沟加盖板的方式建设净区,这样冲出路面的车辆可从硬路肩一直行驶到路堑边坡坡脚,净区宽度大大增加,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浅碟形边沟的设置还可使公路与周围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2、护栏的设置(1)波形钢护栏的设置波形钢护栏是安保工程中常见的设施,在文明公路建设中,应特别强调波形钢护栏的

11、施工质量,如护栏顶面须成一条线、每两节钢护栏间的相接须平顺、弯道处须圆滑等,否则会直接影响路容,把好事办成坏事。在一些景区,可采用缆索护栏,以增加其通透性,充分利用“借景”的手法展现自然美。需注意的是,在经常易发生事故的路段,不易采用波形护栏,更不能采用缆索护栏,因其修复起来比较困难,且往往效果不好,而易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2)护墩、护墙的设置在设置护墩时,必须注意其基础须相连,以满足碰撞等级要求。护墙虽然碰撞等级高,也容易修复,但其美观效果较差,需对墙面做适当修饰,如视线诱导标线、文化图案等。(3)护柱的设置在我省的公路上,高填方等许多危险路段都设置了护柱,但2006年9月1日开始执行

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后,因护柱不具有碰撞等级,而惨遭封杀。护柱虽不具有防撞等级要求,但其体现路基轮廓和美化公路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在一些不需设置护栏的地段(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的P6至P7页规定有护栏的使用范围),如路基虽然有6米高,但边坡坡度为1:4,则可通过设置护柱增强其美观效果。3、紧急停车带的设置紧急停车带指的是在公路上,供车辆临时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紧急停车使用的临时停车地带,在高速公路应用较广泛。紧急停车带是非常人性化的设施,是文明公路建设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应予以考虑。但在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按规范和要求进行,其进、出紧急停车带的长度、紧急停车带区域长

13、度、所竖立的标志种类和位置、所划设的标线等都应通过相应的计算和查规范来确定。三、公路景观设计1、公路景观设计的组成公路景观是公路与其周围环境的一个综合景观体系,是由公路两侧的垂直景观(绿化、建筑、农田、山体等)和水平景观(路面、边坡等)所构成。公路景观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景观廊道由三个空间层次组成,第一层次为道路空间,其组成有行车道、路肩、边坡等;第二空间层次为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其组成有乔灌木、花草等;第三空间层次为公路两侧的视域空间,其组成有田野、村庄、山、水土等。景观廊道的设计时需考虑车辆快速通过时的整体效果景观节点一般位于道路的相交处,是视线的交汇点,是公路景观空间的

14、重点和突出点。此处车速减缓,相对景观廊道来说感受时间增长。其景观构图可以地形、绿化、建筑小品等元素为主,图案以自然式布局为主,体现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一般情况下,景观节点主要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进出娄烦县的公路起点和终点,其景观环境决定人们对娄烦的第一印象;第二种为公路观景台和停车区;第三种为道路相交区,它是由两条及以上公路围合而成的空间。在设计景观节点时既要考虑车辆快速通过时的效果,又要考虑人们停留时的细部效果。设计前应对每个节点及各个节点间的景观特征、空间关系、时空关系做分析和比较。理出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将断断续续、杂乱无章的景观元素有组织、有规则的组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景观序列

15、,而后按照动态风景序列布局的原则将每个节点沿公路线形、沿空间和时间变化有机的串联起来。使节点景观设计既服从动态景观序列布局的整体需要,又能同时反映出当地的人文背景和自然特征。2、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公路作为一种线形构造物,其周边环境千变万化,山岭、坡地、河流和四季更替的植被,构成公路的一种自然美。公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充分利用大自然,通过景观设计达到满足公路景观内涵的要求,同时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和谐统一的目的。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主要是“借景”和“造景”。“借景”是将公路外、车辆不能到达的地方的风景借用到公路景观之中,将优美的远景、近景有效的纳入人们的视野范围,是公路景观设计重要的构图手法。因

16、公路的空间有限,因地制宜的借景至关重要。“造景”是利用植物、建筑、山石、水体等传统园林要素人工制造景点,以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3、景观廊道的设计两侧带状景观、边坡地被景观等。两侧带状景观又分为主线部分和与城区接壤部分景观。 主线部分景观。主线部分景观是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公路景观的基础。主线部分景观设计需根据地区、地形、地貌、公路沿线结构的特点,划分典型绿化设计断面,明确绿化起讫点的位置。绿化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公路全线植物品种的基调树种、搭配树种以及功能性隔离树种。对于隧洞道、桥梁等处,应单独设计,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与城区接壤部分景观。林带结构以乔、灌、草结合的紧密林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