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硕士校考犯罪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硕士校考犯罪学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犯罪学试题一、简答1.简述犯罪黑数及形成原因犯罪黑数,又称犯罪暗数或刑事隐案,是指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记载的犯罪数量。犯罪黑数的主要原因:立案不实,警方不破不立、隐瞒不立、立而不统、立案不准等。受害不报,被害单位、群体和个人,因担心名誉受损、害怕遭到报复、不信任警方等种种原因没有投诉,不愿或不敢报案。犯罪知情人因为害怕打击报复,顾及连带责任而持与己无关、消极观望等不作为心态不报案。犯罪行为人为逃避刑罚制裁,隐姓埋名,流窜作案,制造现场假象嫁祸于人,以对抗警方打击,抵赖受害人、知情人的检举、控告等。2.简述促成犯罪发生的主体因素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主要包括犯罪主体自身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2、及行为因素。 1、犯罪主体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神经类型和异常生物学因素等,这些是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物质条件。(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个体会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并具有不同的社会经历,因而年龄因素会对犯罪率的高低,犯罪种类和犯罪手段的选择产生影响。(2)性别因素。男女之间的差别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生理、心理的不同,对犯罪也有着重要影响。2、犯罪主体的心理因素,犯罪主体原有的个性心理结构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四方面:1)个性倾向性因素,即为动力结构,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和兴趣。(1)需要是指维持有机体生理和心理存在的一种基本要求或指有机体为维持其生存与发展对客观事物的一种
3、内在欲求。犯罪者需要可分为三类:1、合理需要。2、不现实的需要。3、不良需要。犯罪主体需要最突出的特点是:需要内容的反常理、反社会性以及动能的高强度。(2)动机是指驱使人发生特定行为的内在起因。犯罪动机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激发动能。犯罪需要与其是因果关系。除需要外,外界诱因和个性心理品质也是犯罪动机形成的原因。(3)兴趣是指人的人是需要的情绪表现,既人力求参与并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指向。不良兴趣的特点是兴趣的低层次、强刺激、和乏理智。2)、气质因素气质是指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无好坏之分。巴普洛夫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这一学说阐明了气质的生理学基础。高级神经活动主要表
4、现为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特征。而上述三种不同特征组合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既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性。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郁型四种,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犯罪率、犯罪类型和犯罪手段上。3)、性格因素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惯常行为方式。划分根据的不同,决定着性格类型的不同。性格与气质不同,性格有好坏之分,它是在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环境总和作用下形成的。4)、能力因素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一般是由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
5、环境的培养综合而成的。主要包括智力和技能。3、与犯罪心理形成有关的行为因素,是指犯罪者原有的不良行为特征。主要包括错误的活动内容、不良的行为方式、有害的行为习惯等。3.菲利的“犯罪饱和法则”。“犯罪饱和法则”,是犯罪社会学家菲利在其名著犯罪社会学中提出的论点,被称为菲利“最重要的犯罪社会学结论”。他认为犯罪是多种原因的结果,这些原因可以分为个人的、地理的和社会的三个方面。当社会孕育的这些犯罪原因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也就会发生一定量的犯罪,既不会多也不会少。这就是菲利的“犯罪饱和法则”。4.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是开展犯罪预防应遵循的准则。(一)可操作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采取犯罪预防
6、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二)成本-效益原则。在犯罪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操作上,也要体现经济规律,按照成本-收益的原则,设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三)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四)科学化原则。应综合多学科知识,使决策和操作过程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五)法制原则。犯罪预防的法制化,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是犯罪预防做到有法可依。(六)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5.简述犯罪现象的3个层次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法律现象,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称。依表现层次深浅,犯罪现象基本包括下列三方面内容:(一)犯罪状况,指一定时空内犯罪的发量及其比率、类型、危害程度、时
7、空分布以及罪犯的构成状况,乃至于加害被害互动意义上的被害人的构成状况。(二)犯罪特点,指犯罪现象所表征出来的,发生于加害被害、犯罪人被害人互动过程中的个别或一般的特殊性或共同性。(三)犯罪规律,指在一定的时空中,犯罪的升降涨落与犯罪人的变化发展的一般趋势或必然趋向,即犯罪及其主体的流量、流向的一般运动规律。6.简述犯罪规律 犯罪规律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升降涨落与犯罪变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趋向。犯罪规律是深层次的犯罪现象。7.简述我国综合治理方针的概念和特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国解决治安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其含义是:在各级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国家政权、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8、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顿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答案:1、“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原则。2、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原则。4、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上建立起一套多层次、多方面的各司其职的具体制度和规范必须坚持的原则。8. 简述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指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滥用职权,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
9、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9. 简述常见的犯罪人分类答:1、未成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这是以犯罪人的年龄为标准所作的分类。2、初犯与再犯。这是以犯罪人是否第一次实施犯罪行为为标准。初犯是第一次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再犯是实施了两次以上犯罪行为的人。3、常态犯和精神病犯罪人。这是以犯罪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为标准。精神病犯罪是精神状态不正常的犯罪人。4、暴力犯与智能犯。这是按照四是犯罪的方法来分类的。暴力犯一般直接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给公民造成生命、健康以及人格的严重损害。智能犯实施地与财产、经济利益
10、有关的犯罪,通常又称为经济犯。5、男犯与女犯。这是最古老的分类法之一。其他还有反革命犯意一般刑事犯、故意犯与过失犯以及主犯与从犯之分,其刑事政策也都有所不同。10. 犯罪学的价值或功用犯罪学的价值(作用):犯罪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犯罪现象的学科,其作用主要包括1认识犯罪.2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治、刑事法律提供依据.3为预防犯罪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4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11. 挫折攻击理论的基本内容挫折攻击理论主要由多拉尔德、梅尔、米勒等人提出。指的是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受挫折后是否会引起攻击行为由四种因素决定:一是抑制挫折驱力的强
11、弱。二是抑制挫折驱力的范围。三是以往遭受挫折的频率。四是攻击所能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和程度。挫折攻击分两类,一是指向内部的惩罚,即行为人用内想投射式的退缩等。二是指向外部的惩罚,即将不满与愤怒指向他人,对他人进行攻击。 12.简述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1、被害前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被害前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二者存在人际交往关系和不存在人际交往关系两种。2、被害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被害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是指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相互联系的性质状况。有两种,一是侵害与被侵害的关系;二是对立关系。在这两种关系中,被害人的反映模式有三种类型,第一、激烈反抗。第二、顺应。第
12、三、应对。3、被害后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被害后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是指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被害人与犯罪人形成的特定联系。如被害人追究犯罪人的责任,犯罪人应承担责任。在这种关系中,责任显然是特定联系的因素。13.标签理论的基本内容标签理论从对行为的社会解释角度来认识犯罪,认为人的行为并不取决于事物的内在性质,而是取决于社会解释方式,即它们被称作什么以及由其名称所引起的含义。任何行为本身都不是有罪的,而是社会把某些行为确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它们贴上犯罪的标签。贴标签是违法犯罪的催化剂。一个人在初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以后,如果被有权界定标签的机构贴上不道德或犯罪人的标签,就留下了一个污点,使行为人处
13、处受到这种污点的影响,在家庭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所厌恶,在学校被老师和同学所歧视,在社会上找不到理想的职业。长期下去,被贴标签者便会认可这种标签,进而实施更加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最终成为职业犯。 这一理论是由西方犯罪学家坦嫩鲍姆提出来的,也是从相互作用认强演化来的。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内在性质,而取决于社会对其态度,取决于社会的解释和认定。越轨是社会认定的结果,犯罪是对一些人贴上了“犯罪人”的标签。他们之所以成为犯罪人,是被打上了“犯罪者”的烙印,是社会和刑事司法制度实施烙印化的结果。14.简述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刑法学的关系一.(1)犯罪学是以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
14、为基础,并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现象及其原因,探索防控犯罪对策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犯罪学以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为基础是由犯罪问题的特点决定的。犯罪行为的认定离不开法律的规定和法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无论是犯罪现象还是犯罪行为,都深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这种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基础;犯罪也是通过个体特定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活动体现出来的个人行为,探讨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离不开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成果。(3)犯罪学的综合性是由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的。犯罪学是以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为研究对象,其研究任务是任何一门单一学科或边缘
15、学科都无法完成的;只有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犯罪的问题,才能得出全面、客观、科学。二.(一)犯罪学和刑法学区别。1、所研究的“犯罪”的外延不同。作为刑法学的研究对象,犯罪是一种法律现象,是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而作为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的犯罪。犯罪学的犯罪概念的外延比刑法学犯罪概念的外延大,犯罪学一方面研究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也研究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社会越轨行为。2、二者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同。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犯罪学则主要研究犯罪现象、犯罪行为、犯罪原因及其犯罪对策,其终极目的是期望运用法律的、社会的等措施和手
16、段控制、治理和预防社会客观存在的“犯罪”。3、刑法学和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不同。刑法学主要采取的是规范分析的方法,而犯罪学主要采取的是事实分析的方法。(二)刑法学和犯罪学的联系。(1)刑法学为犯罪学研究提供了必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犯罪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刑法学研究所运用。犯罪学的研究成果为完善刑事立法提供依据。犯罪学揭示犯罪现象的实际发展变化趋势,这使刑法学能够及时地注意到那些社会关系中需要刑法予以调整的不良变化,也使对犯罪的刑罚处罚方法的改进有了充分的事实依据。 15. 简述技术预防依据犯罪预防所凭借的力量与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人防、物防、技防。技防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安全防范,比如电子监控,电子防盗报警等等技术手段。技防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