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用长方形纸卷圆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用长方形纸卷圆柱.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用长方形纸卷圆柱形”的实践探索活动 课型:实践探索活动课 备课人:颜艳 总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中, 设计了一个用4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卷成不同的圆柱形的活动, 其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 “用长方形纸卷圆柱形”的探索活动, 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的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体会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本单元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掌握; 进行过长方形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面积不等的实践活动,对变量关系有初步的理解,能迁移到对本次活动的学习当中来。 教学重难点体会在圆柱侧面积相等的情况下, 体积
2、不等; 理解其原由。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小组一张探究表格;每小组4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长16厘米, 宽4厘米); 小组准备计算器, 透明胶带。 实践活动形式整节实践活动课以闯关形式呈现。 活动过程 第一关: 初露锋芒(教师拿出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纸,一张横着卷成圆柱形, 另一张竖着卷成圆柱形。)师: 两个圆柱的体积一样大吗?谁来大胆猜测一下。生: 两个圆柱的体积一样大。生: 两个圆柱的体积不一样大, 我认为粗短的圆柱体积大。生: 老师, 我也认为两个圆柱的体积不一样大, 但我觉得细长的圆柱体积大。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呢?生: 我们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3、分别求出两个不同圆柱的体积, 再进行比较。师: 在操作的过程中, 你打算怎样做呢?你认为需要用到学过的哪些知识呢?生: 先要测量卷成圆柱的有关数据, 再根据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师: 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验证活动, 将纸围成不同的圆柱, 把测量和计算的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可使用透明胶带进行对接。 师: 我通过仔细观察, 发现有的小组是先进行分工,然后操作。有的小组是直接进行操作, 可是他们却完成得较晚, 这是为什么呢?生:分工明确, 大家都在干事情, 所以快。 分工不明确, 就会乱套, 有的人干不过来, 有的人没事干, 所以慢。师:看来只有分工明确, 合作起来才有效率啊!师: 下面请第
4、三组到前面来展示他们的成果。(教师要求学生把两个不同形状的圆柱粘到黑板上, 用手指着来说明各种数据, 最后把体积写在对应的圆柱下面。 )生: 我们组的结论是粗短的圆柱体积大, 细长的圆柱体积小。师: 其他组的结论呢?生: 都和第三组一样。 但我们组的数据与他们相比, 出入比较大。师: 我给同学们发的纸都是一样大的, 你们认为问题是出在哪里呢?生: 只有可能在测量和计算上。 但因为我们都是用计算器算的,而且刚才计算公式也复习过了, 错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认为问题主要出现在测量上。师: 把你们的测量方法展示一下好吗?组1: 我们先把长方形围成圆柱,然后用尺子测量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 再计算。组2:
5、 我们也先把长方形围成圆柱,然后用尺子测量圆柱的高, 再用线围一下底面, 抻直后量出底面周长, 最后计算。组3: 我们首先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 因为长方形就是卷成圆柱的侧面。 第一种情况: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粗短的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宽就相当于粗短的圆柱的高; 第二种情况: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细长的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长就相当于粗短的圆柱的高。然后我们才计算的。师: 大家最喜欢哪组的做法呢?为什么? 第二关: 再战江湖(教师再拿出两张与刚才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要求学生按步骤操作, 教材呈现的步骤如下。 ) (但教师出示的课件没有直接给出最后一步的形状, 而是鼓励学生先根据前面两步先想像
6、可能卷成的结果。 )师: 你认为以上两种情况, 哪种围成的圆柱体积大?同意第一种的请举手。师: 同意第二种的请举手。师: 还有其他情况吗?师: 请大家动手进行验证。把数据填入下表。 (小组展示,其结果与猜测产生矛盾。教师把围成的圆柱粘到黑板上, 写上相对应的体积。 )师: 验证的结果与你的猜想一样吗?生: 不一样, 因为您没有要求粘贴后的长方形,是横着围还是竖着围。生: 每种长方形都有2种围成圆柱的方法, 所以2个不同的长方形能围成4种不同的圆柱, 不能比较。师: 第一关的结论还成立吗?生: 成立!不论怎样围, 还是粗短圆柱的体积大于细长圆柱的体积!师: 是不是只要是粗短圆柱, 它的体积都大于
7、细长圆柱的体积呢?生: 不是, 只有用面积相同的长方形, 它们围成的圆柱进行比较, 才符合这个规律。师: 围成的这些圆柱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思考。 )生: 这些长方形纸的面积都相等, 也就是说圆柱的侧面积都相等。师: 你发现的规律怎样说才更准确呢?生: 在侧面积相等时, 粗短圆柱的体积大于细长圆柱的体积! 第三关: 拨云见日师: 这些圆柱摆放得太乱了,哪位同学到前面来把黑板上的圆柱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一下。(一位学生首先把圆柱按从高到矮的顺序重新排列,然后把数据依次抄到圆柱下面。 )师: 你的记性真是太好了, 这么多数据都能找到它所对应的圆柱, 真了不起啊!生: 老师, 根本不用记, 只要把数
8、据从小到大抄一遍就行了。师: 为什么?生: 因为在侧面积相等时, 圆柱越细长, 它的体积就越小; 圆柱越粗短, 它的体积就越大。师: 粗短与细长, 前面我们都是从圆柱的外观上说的, 你能否用科学的数据来描述一下这个规律。(学生思考。 )生:在侧面积相等时,圆柱的高越大,它的体积就越小;圆柱的高越小,它的体积就越大。生:在侧面积相等时,圆柱的底面半径越小,它的体积就越小;圆柱的底面半径越大, 它的体积就越大。生:在侧面积相等时,圆柱的底面直径越小,它的体积就越小;圆柱的底面直径越大, 它的体积就越大。生:在侧面积相等时,圆柱的底面周长越小,它的体积就越小;圆柱的底面周长越大, 它的体积就越大。生:在侧面积相等时,圆柱的底面积越小,它的体积就越小;圆柱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就越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几组数据的变化,并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从数据获得的信息是: 侧面积没有变化;底面半径越大,高越小;底面半径越小,体积越小)师: 刚才的活动过程,就是一个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我们根据一些实例得出了一个规律,这样的方法在数学上称为不完全归纳法。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关加法、 乘法的运算定律等规律就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师:同学们, 希望你们熟练掌握这节课上研究规律时所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它会使我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