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doc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9页
文档ID:522752088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doc_第1页
1/9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一、 田园山水诗 (一)田园诗田园诗不但描写出如画一般的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象,而且写出了诗意般的农家生活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司空曙《江村即事》、王建《雨过山村》等都描绘了农村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辞章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宋代田园诗不仅表现农村恬淡寂寥的闲适情趣,而且通过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描写,着意表现充满生机的自然及纯朴而富有活力的劳动者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陆游《游山西村》等这些田园诗语言清新质朴,不事雕琢,形象真切近人,生活意味极浓二)山水诗山水诗出现一批胸襟旷达,气象宏伟,意境阔大的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甫的《望岳》《登岳阳楼》、王维的《终南山》、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等,更有大量的诗歌着意描写山水绮丽迷人的风光,山林的幽静花鸟怡人的自然秀美,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牧的《山行》《江南春》等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大凡用明丽的诗句写出壮美的诗篇,多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望岳》;用清丽的词句,描写秀丽迷人风光的山水诗,大多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用向上精神或恬淡快乐的生活情怀。

如于良史《春山夜月》、刘方平《月夜》;如果诗歌刻意描绘的是静谧、幽深的景物,一般多则反映诗人寄情山水,陶醉于自然,厌恶世俗,超然尘外的情趣,或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或表现作者清高、孤傲的心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山中问答》、柳宗元的《江雪》以上所述只是一般情况,鉴赏诗歌,一方面要揣摩诗句,体会诗中景物特征,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进行具体分析,仔细把握,千万不可“按图索骥”2.雨过山村 唐 · 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1.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限60字)2.诗中的“妇姑”是指 3.最后一句用了 表现手法简说此句描写的意义 3.. 四时田园杂兴 宋 ·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儿女各当家”是指 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淮中晚泊犊头 宋 · 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写的是春天晚暮之景,由于天色阴沉,所以这一景的特点是 的,孤舟夜泊,反映出诗人的心情是 的,这就是景情相生的道理8. 鄂州南楼书事 宋 · 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1.怎样理解第三句中的“无人管”?2.全诗将 、 、 、 四种自然景色及沁人心脾的芰荷香味与作者所在的南楼一起化成优美无比的清凉意境可见其时作者的心情是 9.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爰一夜声1.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 而“ ”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2 .试说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真切感受的? . 11. 夏 意 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       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2.       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13.鹿 柴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试述“人语响”在创造意境上的作用 2.第三句中的“入”字极为洗练,说出它的传神之处19.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道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人山中留客的理由有几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二.赠友别离诗 古人尚交游,朋友之间、情侣之间,用诗来抒写真情挚意和离情别绪是习见的事这类诗常常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心情如柳永的《雨霖铃》,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也有直接叙写离别时人物的言语、行为和神情,创造一种情境,表现深厚情感如李白《赠汪伦》、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还有通过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表达对朋友关切的这些诗,人物形象鲜明,感情浓烈,感人至深24.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 ·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1.       诗题指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2.       说说诗中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       这首诗在抒情方法上有何特点? 26. 和练秀才杨柳 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曲尘丝,指象酒曲那样微黄的柳枝长条1.  这一首送别诗,第二句是谁对谁说的?意思是 2.  第三、四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诗人喻己的本体是 喻友(送者)的本体是 3.  以上两句化无情物为有情物,生动地表现了 感情28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第二句的“水急流”与上下句哪两处相关联?有何作用? 2.古人写景常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请联系此诗作简要解说三、四句的写法与宋代送别诗歌中哪一句极为相似30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着飞花忘却愁 这首诗由“无穷归思”写到“忘却愁”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手法叫什么?试分析诗人这样写的目的和意义三.思乡怀人诗亲情、爱情、友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代男青年因求学、干名,或戍边、经商而羁旅他乡是常事,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思亲怀人的作品。

其艺术手法大体和离别诗相近32. 秋 思 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       最后一句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细节,联系全诗,简述诗人为何“又开封”? 2.       宋人王安石评此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奇崛”指的是 “艰辛”又是指 34.夜 雪 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 2 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35.. 乡 思 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人言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请谈谈你的理解四、咏物感怀诗咏物诗,是指把大自然的某一事物作为诗的描写对象,但诗人的本意并非只歌咏事物,而是借被歌咏的对象,寄托自己的志向、人格和情趣,或由景物引发理性思考,揭示某种生活的哲理。

托物言志或寄情于物,便是这类诗的表现手法诗人的思想情感又往往与被歌咏的对象有关,因为许多事物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内涵,这一点在前文已述39. 早 梅 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2.末句中,诗人为什么会有“疑”呢?简说其中的原因3.分条说出此诗中作者意在表现“早梅”什么样的品格?40. 北 陂 bei杏 花 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1.第二句“各占春”显然指两种形象,它们分别是① ② 2.第三句“纵被”一词表明,下面都是诗人由眼前景引发的联想,其作用是 3.简要说说后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寄托着作者怎样感情?41. 白 梅 元·王 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用桃杏混芳尘忽然一夜清蒸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第一句写白梅生长的环境,意在表现梅花 2.第二句运用 手法,进一步写梅花 。

3.三、四句是写的想象之景,诗人借梅写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42. 题竹石画(其二)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1.本诗运用了 的手法,名是写竹,却是 形象的化身2.全诗表现竹的品质主要有:① ② ③ 43. 春 雪 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一、二两句里“未有”“初惊”两句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三、四句写春雪是新奇之笔试简述其在抒发感情和结构全诗上的奇妙之处 54. 墨 梅 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笔下的墨梅有何特点?诗人的墨梅自况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56. 东栏梨花 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0 晚 春 唐·韩 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写景物使用了何种手法?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的?细心揣摩三、四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62. 菊 唐·郑谷王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