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指导意见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2268313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指导意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棉花绿色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对棉花产业振兴的引领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2020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的部署要求,现提出2020年全省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指导意见。一、提高认识,增强开展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的责任感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消费和纺织品服装出口大省,棉花产业发展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看,我省棉花产能不稳、质量不优、效益不高等问题突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产业导向、市场导向,采

2、取综合措施,优化、稳定产能,提高质量效益。为此,我省2020年继续实施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这是实施“藏棉于技”、产业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广优质高产棉花品种,集成绿色高效关键技术,示范带动全省棉花生产大面积高质量绿色发展,推进构建现代棉花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这是推进质量兴棉的重要抓手,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棉花新业态,强化棉花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将传统植棉业引入现代棉业市场的产业运行轨道系统。这是实现效益优先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棉花种植结构,发展订单生产,促进棉花产业横向和纵向深度融合,创响区域化特色棉业品牌,将较低层次的“一次产业”升级为高水平的“六次

3、产业”。二、明确目标任务,提高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的针对性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既是棉花产业技术的综合集成,也是管理方式的创新转变。2020年,我省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总的目标是:在全省有代表性的5个县(市、区),整建制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以绿色投入品替代、种植业结构优化、节本增效、生态循环、产业融合、绿色标准规范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棉花绿色生产方式和高质高效发展模式及其技术集成创新体系,支撑引领全省棉花产业绿色发展,实现重大技术集成、产业创新,促进传统植棉业振兴。主要任务:一是加力推进传统棉作模式调整优化。因地制宜,以优质短季棉(或高质量专用棉)绿色高效开

4、发利用为主线,试验示范大蒜收后直播短季棉、油菜或马铃薯收后直播短季棉、小黑麦或燕麦收后直播短季棉、小麦收后直播短季棉,进行传统棉区种植业及棉作模式重新市场化的生态结构调整优化。二是推进适纺性、宜高纺性棉花品种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重构。加强高质量棉花品种的种质资源筛选保护、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引领棉花产业集中区域创建现代棉花生产体系农艺工艺契合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进口品牌棉花属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三是加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适度替代)增效。试验示范节水、节肥、节药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加强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四是加力推进棉秆综合利用。以棉秆还田、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

5、为主攻方向,推进项目区棉秆全量再利用。五是加力推进棉田残膜综合治理。核心区全面推广标准地膜(或可降解膜、无膜化植棉业态),加强回收体系建设,加快全生物降解农膜、机械化捡拾机具示范应用,组织开展农膜机械化回收示范展示。六是推进植棉业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发挥新型棉农合作社、植棉大户、金融保险服务、棉花产业资本的带动支撑作用,合力助推植棉业小微农户与现代棉花产业的有效衔接,推进职业型产业棉农培育机制的形成。七是加力推进智慧棉业行动。因地制宜开展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棉花产业中的应用,提高棉花生产信息化水平和综合效益。三、聚焦重点内容,推动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再上新水平按照产业技术“试验一

6、批、示范一批,推广一批”总体思路,开展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建设,集成推广“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推行“全过程”社会化服务,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一)攻关区。面积100亩以上,要求土地平整,肥力均匀、灌排方便,专人负责,科学管理。围绕制约棉花绿色高效生产的瓶颈问题,试验总结“最适”种植方式、“最少”药肥膜种用量(或可降解地膜)、“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绿色生产模式,形成各具地方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棉花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体系、生产方式、产业模式。着力解决棉经饲作物间茬口不顺、环节间衔接不畅、技术间协同不强的问题。各项目县要组成专业化团队,可与高校、科研院

7、所或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技术服务主体协作,确保攻关成效。1.绿色投入品试验研究。试验筛选适宜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的高效优质多抗专用棉花新品种(包括优质早熟棉、短季棉品种);试验筛选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病虫害生物防治产品、害虫理化诱控设备、生态调控技术及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农药、新型可降解地膜;试验改良与栽培模式配套的精量播种、规模化精准施药(肥)、节水灌溉、棉秆粉碎还田利用、残膜回收等节能低耗智能化农业装备。2.棉花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技术研究。与全省种植业结构棉作传统产业模式调整优化推进计划衔接,开展适合区域棉花产业发展的种植模式研究,创建24套新型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其中,鲁北棉区重点试验总结棉

8、饲连作、棉豆套作等模式;鲁西北棉区重点试验总结棉花花生间作模式、适宜麦茬(蒜)后短季棉直播连作;鲁西南棉区重点试验示范蒜(油菜、马铃薯、麦)后直播短季棉模式。每个棉作模式须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并做好试验记录,确保试验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性。3.智慧棉业技术试验研究。建设“四情监测站”,试验总结“互联网+”智慧农业技术,开展大田棉花长势、近地气象、土壤墒情、病虫情等信息监测。各创建县采集获取的数据,将统一汇总至“山东省智慧农业平台”进行分析处理,切实提高全省棉花生产信息化水平。4.组装集成绿色生产技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围绕棉田地力提升与保育、轻简化栽培、节水灌溉、化肥农药减施增效、适度规

9、模种植环境下的中小型机械化作业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等,因地制宜组装集成12套适宜区域性、大规模推广的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产生态融合的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二)示范区。面积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沟桥路渠涵林电等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可分片实施,便于群众参观学习,提高示范带动能力。1.建设符合绿色高效高质内涵的棉花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场)。面积100亩左右,开展新优品种引进筛选、区域试验、展示示范和配套技术示范。示范中心(场)要建设在交通便利、肥力均匀、排灌方便的地块。每个品种设小标识牌,简明扼要标识示范品种名称、特征特性、适宜推广范围、重点配套栽培技术等,调查、记载展示品种特性,并调查统计产

10、量。筛选适宜区域种植的优质、多抗、高产、专用棉花主导新品种。定期组织现场观摩培训,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确选种、科学用种。2.集成推广“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围绕耕种管收各环节,示范推广一批成熟的绿色节本高效技术。创建区示范推广12个优质棉新品种及配套精量播种技术;示范推广高效复合肥料、高效低成本缓控释肥、新型微生物肥、新型植物源、微生物源农药、天敌昆虫产品、物理控害、生物降解膜、残膜回收装备等绿色投入品;示范推广轻简化栽培、机械深耕、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精量调控、棉田绿肥高效生产及化肥替代、农药高效低风险精准施药、病虫害综合防治、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棉蒜(

11、花生、瓜菜、大豆、饲草)间(套、连)作、麦(蒜)后直播短季棉等高效绿色棉作模式。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继续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轻简化栽培、绿色防控等技术到位率达到100%。3.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主体,全面开展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五统一”社会化服务,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加快示范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现代种植技术,提高生产组织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因地制宜示范应用棉花机械化采收技术。每个创建县支持棉花农民合作

12、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服务公司、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少于3个,区内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非创建区高5%以上。4.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每个项目县(市、区)应筛选12个适宜中高端棉花纺织企业市场需求的棉花品种,推荐应用在生产中纤维长度、比强度“双30”以上及纤维细度适宜的优质棉品种。在收获加工过程中,与棉纺企业、加工企业合作,力争推行戴棉布帽、使用棉布袋,实行分摘、分晒、分存、分售、分加工,最大程度降低或无“三丝”含量。创建区订单生产面积达到100%。(三)辐射区。按照“全县域”

13、绿色发展方式引领要求,带动全县棉花绿色发展,辐射区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以23项关键技术为核心,大力推广示范区内成熟的绿色节本高效技术,通过对辐射区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使先进技术得到广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种植理念深入人心,带动全县棉花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构建推行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农民培训和社会化服务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化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少5%,化学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5%;棉花订单式优势区域种植良种实现全覆盖。四、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关市农业农村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密切合作,监督、指导创建县做好实施工作。各创建县要成

14、立由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合理选择实施地点,鼓励各市大胆创新,将与基层党建相衔接,优先选择党建搞得好的村作为核心区,政府购买服务要优先选择党建搞得好的产业组织来承担,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高棉花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的执行力和带动力,协力推进工作落实。(二)科学编制方案。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省级指导意见要求,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本县项目建设具体实施技术方案(含资金概算,见附表1),于2020年2月20日前报省农业农村厅。(三)加强资金管理。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资金,主要用于技术攻关指导服务、物化投入和购买社会化服务。其中物化投入不得超过总资金量的30%。资金实行封闭管理,

15、专款专用。(四)强化过程管理。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将全面建立与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相适应的绩效评价制度,依据下达各省的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适时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建立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奖优罚劣。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省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将根据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的相关要求,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创建县要建立健全工作档案,规范进行档案管理,及时将相关文件、影像资料、监测数据等归档立卷,存档备查。(五)加强技术指导。为确保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取得实效,省农业农村厅组建山东省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专家指导组。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与有关专家组对接,通过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

16、巡回指导、测产验收等,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其中,每个项目县项目组织实施进程专项技术(生育周期、管理阶段)培训不得少于4次。示范区要设立醒目的标识牌(样式见附图2),规范介绍示范区内种植的主要品种和采用技术的要点,让种棉农民看得到、学得会、用得上,扩大宣传效应。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的好经验、好典型,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各市要认真总结项目实施做法和成效,形成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于项目年度的11月30日前以正式文件报送省农业农村厅。附表: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资金概算表附图:全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县标牌(样式) 1 附表 2020年度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资金概算表创建县(市、区):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标准建设地点实施主体资金来源(万元)数量单位内容/标准总投资省级以上资金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物/考古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