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工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安全工程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论文 (机械工程安全)题 目机械安全工程课程论文姓 名翁华学 号1110193专 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指导教师胡敏辉职 称附录1 目录示例目 录 前言3一.学习情景一 41.1 机械安全概述 4 1.1.1 安全系统的认识与方法 4 1.1.2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 41.2 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 4 1.2.1 机械设备的安全卫生基本要求 4 1.2.2 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 4 1.2.3 安全信息的使用 51.3 机械安全的风险评价原则 5 1.3.1 风险评估程序 5 1.3.2 风险要素的分析确定 6二.学习情景二 62.1 起重机与起重事故 6 2.1.1 起重器械概述 6 2.
2、1.2 起重伤害事故 62.2 起重机的安全防护 7 2.2.1 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7 2.2.2 起重机安全信息使用 72.3 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7 三.学习情景三 73.1 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规定 7 3.1.1 塔式起重机 7 3.1.2 搅拌机 8 3.1.3 卷扬机 8 3.1.4 电焊机 8 四.学习情景四8 4.1 常用土石方机械规范 8五. 学习情景五 95.1 学习心得体会9 5.2 目的与要求 95.3 展望未来10前言安全问题伴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基本要求 和前提,机械作为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工具,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自始至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3、位.从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看,人类对机械安全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安全的自发认识阶段 在自然经济(农业经济)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劳动个体使用 手用工具的初级劳动,人们在考虑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无形中解决了安全 问题.在这个阶段,人类不是专门解决工具的安全问题,而是由于生产技 术需要,不自觉地附带解决了安全问题,因而有很大的盲目性. 2.安全的局部认识阶段 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动力(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大量 的机器代替手用工具.但劳动者在使用机器过程中受到的危害大大增加, 为了生产不得不考虑安全问题.这时主要针对某种机器设备的局部,个别 安全问题,采取专门技术方法去解决.例如
4、,给锅炉装设安全阀,为机器 加一个行程限位开关等,从而形成局部解决安全问题的局部专门技术. 3.系统安全的认识阶段 进入工业化时代,特别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化时代的到来,使生产技术向复杂化,规模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分工的 专业化形成了分属不同部门的生产方式和相对稳定的生产结构系统,对安 全问题的局部认识已经很难适应要求,需要从机械整体系统的各个方面去 考虑安全问题,形成了在某一生产领域应用的,从属于生产系统并为其服 务的系统安全.例如,化工机械安全,建筑机械安全等,其特点是以解决 机械事故为目的的 安全技术. 4.安全系统的认识阶段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
5、应用使生产力进一步解 放,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出现了在安全问题上纵横交错的复杂局面.机 械已经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不仅仅限于 一台机械设备或一个生产领域,而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在宏观和 微观的结合上全面进行安全工程设计,提出安全要求,进行安全决策.这 就要求安全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从更高的认识角度,用安 全系统的观念和知识结构武装头脑,去解决机械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就是 说,解决问题的对象还是机械,这里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人的认识角度和 思维方法的转变. 一.情景一1.1机械安全1.1.1 系统的认识与方法 安全系统是由人、物和物人关系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6、的系统集合体。系统中诸要素按内 在落逻辑规律,与存在于该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补充。由于客观 世 界的复杂性,使系统的组成要素的某些性质表现出随机特性。当安全系统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也相应地改变,要素关系不断变化输出,并反馈回控制过程的各个环节,使系统及时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这样一种动态过程。安全问题不能用单纯的某一个要素去解决,也不能仅仅用双要素交叉去解决,而必须是三要素的综合作用才能体现系统的整体功能。这里,人、物是安全系统过程中的直接要素,人离不开物,得益于物,受害于物;物人关系是安全的第三要素,关系是安全的本质与核心,安全的实质是关系问题,关系是社会物质活动
7、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实施安全的手段,因而具有很大的弹性。安全系统的三个要素在表现形式上有不同的特点,独立存在、互不可取代、构成缺一不可的安全系统整体。同时,三个要素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系统的突变或某一要素的恶化,往往会引起系统的安全劣化,甚至导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弥补、协调,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使安全整体得到优化,实现可接受的最高安全水平。安全是系统与过程的统一。安全认识就是对安全系统和安全过程的认识。安全系统的结构涉及到系统的内部层次,表现为人、物和物人关系三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安全系统的功能涉及到该系统与其他事物
8、关系的外部层次,即安全问题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过程上讲,表现为对生产系统的危险因素识别,安全风险评价与预测,提出安全要求及对策建议,直至实现安全效果的全过程。这个过程的特征是过程的执行者不是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本人,而是包括生产系统各个环节的全体成员。1.1.2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由机械产生的的危险,是指机械本身和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可能来自机械自身、燃料原材料、新的工艺方法和手段、人对机器的操作过程,以及机械所在的场所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存在于机械设备及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涉及面很宽,既有设备自身造成的危害。又有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也有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还有工作
9、环境恶劣、劳动条件差(如负荷操作)等原因带来的灾害,表现为复杂、多样、动态、随机的特点。有些单一危险看起来微不足道,当他们组合起来时就可能发展为严重危险。1.2 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 械设备在规定的整个使用期内,不得发生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缺陷所引起的、目前已为人们认识的各类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和对健康造成损害的职业病,避免给操作者带来不必要的体力消耗、精神紧张和疲劳。1.2.1 机械设备的安全卫生基本要求 足够的抗破坏能力、良好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得产生超过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可靠有效的安全防护履行安全人机学的要求维修的安全性。1.2.2 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1)由设计者采取的安全措 (1)
10、本质安全技术。(2)安全防护。(3)使用信息。(4)附加预防措施。2)由用户采取的安全措 (1)个人劳动防护用品。(2)作业场地与工作环境的安全性。(3)安全管理措施。1.2.3 安全信息的使用1) 标志 清楚机械或者零部件的性能、规格和型号、技术参数或表达安全信息的标牌。2) 安全标志 清楚由安全色、几何图型和图形符号构成的警告。3) 标志应满足要求 无误,具有针对性、清楚易懂。4) 随机文件 操作手册,说明书以及其他文字说明。1.3 机械安全的风险评价原则 任何利用机械进行的生产或服务活动都伴随这危险,都存着可能酿成事故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的目地是为了根据现实的可能性消除或者减弱危险的措施
11、。1.3.1 风险评估程序1.3.2 风险要素的分析确定 风险评价依赖于判断决定,应通过定性的方法来支持,并尽可能通过定量方法来补充。一定要全面分析判断,保证风险评价结论的公平和正确性。1) 伤害出现的频率 人员的接触危险的时间,危险事件出现的频率以及机械技术方面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与诸多因素有关。2) 危险的严重程度 确定防护对象,估计身损伤程度。二.学习情景二2.1 起重机与起重事故在日常起重作业中,常见的伤害事故有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滑车砸人以及倾翻事故,坠落事故,提升设备过卷扬事故,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体触电等。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有操
12、作因素和设备因素。1)操作因素主要有:(1)起吊方式不当,造成脱钩或起重物摆动伤人。(2)违反操作规程,如超载起重,或人处于危险区工作等。(3)指挥不当,动作不协调等。 2)设备因素主要有:(1)吊具失效,如吊钩、抓斗、钢丝绳、网具等损坏而造成重物坠落。(2)起重设备的操纵系统失灵或安全装置失效而引起事故,如制动装置失灵而造成重物的冲击和夹挤。(3)构件强度不够,如塔式起重机的倾倒,其原因是塔身的倾覆力矩超过其稳定力矩所致。(4)电器损坏而造成触电事故。(5)桥式起重机出轨事故,其原因多数为啃轨现象造成紧固件松动所致。2.1.1 起重器械概述 起重机械以间歇周期的工作方式,通过起升、变幅、回转、行走四大机构完成重物的运输及吊装的机械设备,分为单动作和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