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编号:01号 大墩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之走一步,再走一步 主备:丁振春 审核:袁洁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之走一步,再走一步 编号:07班级: 姓名: 组号: 学号: 学习内容学习流程一、【应战-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感悟人生哲理2、学习课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课时:第一课时形式:独学时间:2分钟要求:教师展示目标。二、【备战-招兵买马】本文的作者是 , 国作家,心理学家课时:第一课时形式:独学时间:1分钟要求:了解作者作品相关常识。三、【开战-战鼓擂响】1字词积累运用
2、。(l)注音。训诫( ) 凹凸( ) 迂回( ) 峭壁( ) 啜泣( ) 嘲笑( ) 暮色( ) 屡次( )瘦骨嶙峋( ) 头晕目眩( )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训诫: 嶙峋: 啜泣: 纳罕: (3)用以上任何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语句通顺,句意丰富。 课时:第一课时形式:独学+小展示时间:17分钟要求:异质对学课文生字词后,5、6号同学爬黑板小展示,检测学习成果。四、【智战-三军亮剑】(一)整体感知:1、文中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和小朋友们在游戏中,不经意地爬上了一堵垂直的峭壁,下不来,“我”很恐惧,伏在岩石上不敢动弹。2、文中的“我”是怎样解决以上困难的?暮色中父亲用手电筒照
3、着,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3、从解决以上困难的过程中,你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二)问题探究1、文中写岩石架并不是很高,父亲完全可以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可他为什么没有上去救孩子呢?因为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想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2、你认为文章以“脱险”为标题与“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比较哪个更好些?说说理由。 “走一步,再走一步”好。“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意思是把艰难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走,化整为零,就能
4、战胜困难,能让人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脱险”只说清了所叙述的事情,而没有包含事中作者得到的感悟。课时:第一课时形式:独学+小展示时间:20分钟要求:独学掌握课文内容后组内小展示,并体会课文情感。五、【激战-冲锋陷阵】【语言赏析】1、找出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感受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示例: “我”攀爬悬崖时的动作有:爬、蹲、靠、看、伏、伸、探、踩。其中,最能表现“我”胆小害怕的动词有靠、伏。写“我”的感受的词语有:心惊肉跳、几乎晕倒、恐惧、疲乏、全身麻木、小心翼翼、有了信心。作用:这些描写,刻画了人物当时的心理、情态,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2、文中最生动最细腻、最形象的描写,是对
5、“我”的心理描写,找出其中你一处,写在下面,并分析。 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我”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第三部分中,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去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随后是(“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课时:第二
6、课时形式:独学+群学+大展示时间:25分钟要求:小组分工承担问题,课前把小组成果写到黑板上,课堂教师组织大展示。六、【胜战-论功行赏】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1)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2)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3)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就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
7、4)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向那里开始动手。 (5)在清理挖掘时,不断在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拦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挖着挖着。 (6)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7)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8)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9)“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10
8、)人们都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11)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1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在第38小时,他忽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13)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14)“爸爸,真的是你吗?”(15)“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16)“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17)“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18)“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
9、,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19)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20)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21)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22)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23)“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动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24)这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1、用一句话概述本文叙述的事件。 在地震中,一个孩子凭借着顽强的信念,带领同学们终于战胜了灾难,得到了救助2、支撑父亲一直挖下去的信念是什么? 儿子在等我3、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肖像描写,表现出他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搜救孩子的信念 4、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在困境下要敢于坚持,不应轻易放弃课时:第二课时形式:独学+小展示时间:15分钟要求:独学完成课外文段阅读,完成后组内小展示统一答案,后黑板展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