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法——让侨界更和谐侨法知识竞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侨法——让侨界更和谐侨法知识竞赛(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侨法让侨界更和谐”侨法知识竞赛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侨法的宣传力度,更好地营造全社会“知侨、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奉贤区侨办、侨联于2012年3月侨法宣传月期间将举办“五个一”系列宣传活动。本次“侨法,让侨界更和谐”侨法知识竞赛将在奉贤报、奉贤网上同时进行,参赛对象不限,参赛者可下载答题纸,并填写真实姓名和完整通讯联系方式,将答题纸在2012年3月31日前寄往奉贤区南桥镇南奉公路9503号206室陈颖收(邮编201400)。请在信封的左下角注明“侨法知识竞赛”字样,主办单位将从中择优设置等次,给予物质奖励。一、单项选择题1. 为了保护归侨侨眷
2、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根据(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保护法。A. 国际法 B. 宪法 C. 立法法 D. 民法通则2. 为了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根据( ),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上海市实施办法。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 法律 B. 法规 C.
3、章程 D. 宪法 4. 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了上海市实施办法,该办法自 ( ) 起施行。A. 2010年11月11日 B. 1993年7月19日C. 2011年3月1日 D. 2000年10月31日 5. 归侨是指( )的华侨。A. 回国工作 B. 回国定居 C. 回国探亲 D. 回国学习6.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 )。A. 华人 B. 华裔 C. 中国留学生 D. 中国公民7. 侨眷是指( )在国内的眷属。A. 华侨、华人 B. 华侨、归侨 C. 归侨、华人 D. 华侨、华裔8. 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 )关系的其他亲属。A. 三年以上认养 B.五年以上认养 C. 三年以上扶养 D. 五年以上扶养 9. 华侨、归侨去世或者华侨身份改变后,其国内眷属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 )。A. 不变 B. 丧失 C. 重新认定 D. 终止10. 依法与华侨、归侨及其子女解除婚姻关系,或者与华侨、归侨解除扶养关系的,其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 )。A. 不变 B. 有效 C. 丧失 D. 重新认定 11. 归侨身份由( )确认,并发给上海市归侨证。A. 区、县人民政府 B. 市人民政府侨务部门C. 区、县人民政府侨务部门 D.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12. 侨眷身份由
5、户籍所在地的( )确认。A. 区、县人民政府 B. 市人民政府侨务部门C. 区、县人民政府侨务部门 D.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13. 同华侨、归侨有五年以上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其侨眷身份由( )审核认定。A. 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公证机关出具的扶养公证B. 市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根据公证机关出具的扶养公证C.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公证机关出具的扶养公证 D. 区、县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根据公证机关出具的扶养公证 14. 凡(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A.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 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C.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D.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血统 15. 市和区、县
6、人民政府应当( )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保护工作。A. 关心和照顾 B. 维护和保障 C.强调和重视 D. 重视和加强 16. 市和区、县政府侨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侨务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工作,并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归侨、侨眷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A.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 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B. 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做好 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C. 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 做好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D. 本行政区域内 做好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17.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 )做好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和
7、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的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工作,并( )工作人员。A.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明确相应的兼职B.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明确相应的专职或者兼职C. 应当做好本辖区内 明确相应的专职D. 应当做好本辖区内 明确相应的专职或者兼职 18. 各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 )的特点,依托社区服务网络,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 )做好服务工作。A. 华侨、华人 出国归国人员、留学生B. 归侨、侨眷 出国归国人员眷属、华侨C. 归侨、侨眷 归侨、侨眷D. 华侨、华人 归侨、侨眷 19.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侨务工作( ),并予以保障。A. 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B. 特许经费列入财政
8、预算C. 特别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D. 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20. 对经批准回本市定居的华侨,本市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 );属本市紧缺人才的,有关部门应当 ( ) 。A. 办理人才手续 优先办理 B. 办理户藉 优先办理C. 办理相应的手续 优先办理 D. 办理转入本市户口 优先办理 21. 归侨、侨眷有权( )成立其他社会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归侨、侨眷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受法律保护。A. 联合申请 B. 依法申请 C. 自愿组织 D. 联合组织 22. 各级归国华侨联合会代表( )的利益,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反映归
9、侨侨眷的合理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维护他们的(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A. 华侨、华人 权利; B. 归侨、侨眷 利益;C. 华侨、华人 合法地位; D. 归侨、侨眷 合法权益。23. 市人民代表大会以及( )的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各级侨联可以依法推荐归侨代表候选人。A. 侨乡 B. 华侨众多 C. 归侨侨眷集中 D. 归侨人数较多24. 区、县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期间在本市的华侨,可以( ) 或者( )依法参加选举。A. 在原籍地 出国前户口所在地 B. 在原籍地 出国前居住地C. 在本市原籍地 出国前居住地 D. 在外省市原籍地 出国前本市居住
10、地25. 市和区、县民政部门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应当给予 ( )。A. 优惠 B. 救济 C. 扶助 D. 救助 26. 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归侨和经 ( ) 审核认定的无业早期归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保障其基本生活,并给予优惠。A. 市民政部门 B. 市政府侨务部门C. 区县政府侨务部门和区县民政部门 D. 市政府侨务部门和市民政部门 27. 本市鼓励( )对生活困难的归侨、侨眷给予扶助。A. 各类慈善机构 B. 区县政府侨务部门和区县民政部门C. 各类慈善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 D. 其他单位和个人 28. 归侨在本市工作一年以上并从事专业工作的,( ),其在境外的本
11、专业工作年限和成果,( )。A. 不可以参加本专业职称资格评定 可以作为本专业职称资格评定的依据B. 可以参加本专业职称资格评定 可以作为本专业职称资格评定的依据C. 可以参加本专业职称资格评定 不可以作为本专业职称资格评定的依据D. 不可以参加本专业职称资格评定 不可以作为本专业职称资格评定的依据 29. 本市鼓励归侨、侨眷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支持他们利用自身优势通过( )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A. 其境外亲友 B. 华侨 C. 外籍华人 D. 外国人 30.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租用归侨、侨眷在本市的私有房屋,( )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 )。A. 归侨、侨眷 办理租赁手续 B. 当事人双
12、方 不需办理租赁手续C. 单位或者个人 办理租赁手续 D. 当事人双方 办理租赁手续 31. 本市侨务、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重视( )在华侨子女中的教育、弘扬与交流,并在政策、资金上支持和鼓励学校、社区等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相关活动。A. 中国语言文字 B. 华文C. 中华民族语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 汉语言文学 32. ( )报考国家举办的非义务教育的学校,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办理。A. 归侨学生、华侨学生和侨眷子女B.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C.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人在国内的子女 D. 侨属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 33. 华侨子女来本市就读( ),符
13、合有关规定的,应当视同本地居民子女办理入学手续;就读本市( )的华侨学生,按本地学生收费标准收取学费。A. 普通高校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B. 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校C. 学前教育学校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D.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普通高校34. 按照国家规定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获准出境定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的离休、退休、退职待遇( )。A. 取消 B. 不再享受 C. 不变 D. 经审批后再认定 35. 按照国家规定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获准出境定居的,其养老金可以委托他人领取,但需每年向原单位或者负责支付养老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由我国驻其所在国的外交(领事)机构或者所在国公证机构出具的本人( )。A. 生活情况证明 B. 公证书 C. 生存证明文件 D. 体检报告 36. 归侨、侨眷在获得前往国家(地区)的入境签证前,所在工作单位或者学校不得因其申请出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