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镇民政办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镇民政办工作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2xx年,五松镇民政办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努力做好各项民政工作,工作成效显著提高。现将2xx年工作总结及2xx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基本完善(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我镇城乡低保工作始于19xx年,是全县最早实施此项工作的乡镇。经过1多年的运行,已基本步入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的轨道。一是稳步扩大低保覆盖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我镇除了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居民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之外,还将辖区范围内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及时纳入低保。截止2xx年1
2、月,全镇城市低保人数由最初的26人扩大到83户1631人、农村低保为47户93人。2xx年4月全县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达到395元。今年1-8月份共发放城市低保金2451167元,(其中包含XX年7月至XX年6月电费补贴54997元以及今年5月a类低保对象提标资金184元),截止1月份发放农村低保金147759元(其中包含XX年7月至XX年6月电费补贴295.59以及补发提标资金54元)。二是积极推进“分类施保”,实行动态管理。上半年,我办结合县低保中心关于对城乡低保对象统一审核和提标之际,组织人员对城乡低保户进行统一审核。对不符合低保保障要求的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对低保人员中的
3、“三无”人员、重度残疾人、高龄老人、危重病人、在校学生、优抚对象等,我们在上报县民政局审批时建议实行全额或在保障标准的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保障。坚持动态管理原则,形成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良性运行机制。(二)城乡困难群众大病救助、临时困难救助工作积极推进。2xx年我县出台了xx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试行办法。今年一年截止9月份,全镇共有14人次得到有效救助,累计发放大病救助金45338元。(其中城市医疗救助9人次,救济金额43691元,农村医疗救助14人次,救助金额1727元)。对于不符合大病救助范畴,同时又因为疾病、残疾、灾害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的家庭按照xx县临
4、时困难救助试行办法进行救助。XX年1-7月份已有15人得到有效救助,发放救助资金2XX元。(三)大力推进慈善救助工作开展。困难群众子女就学难、入学贵一直是党委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几年来我们积极推进“慈善助学”活动,对城乡低保家庭子女考入高等院校进行学费救助,使他们顺利的跨入了大学校门。今年,我镇按照县民政局的要求,对慈善救助的范围进行了扩大,并相应提高了标准。(四)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扎实开展。近几年,我镇陆续发生洪涝、暴风雪的等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绝收,部分群众住房受损倒塌。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我镇及时启动五松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落实镇、村两级救灾工作职责,建立上下畅通的灾害信息网。确保灾情上报快
5、速迅捷,灾民生活及时得到有效救助。XX年春荒期间安排春荒救灾款2万元,7月份安排雨灾救灾款8万元用于解决受灾户的基本生活。这些措施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使因病因灾返贫的群众大为减少,也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二、五保供养工作扎实开展:我镇目前共有五保户8人。其中散居五保3人,集中供养五保5人。今年8月份,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集中供养每人每月供养标准由原来355元提高到395元,分散供养每人每月供养标准由原来23元提高到27元。所有供养资金由县农财局统一打卡发放。在保障五保对象生活的同时,我办经常走访他们,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并督促各村照顾好他们。及时了解并解决他们在生产生
6、活中遇到的困难,确保他们安享晚年。三、优抚、“双拥”工作稳步推进截至1月,我镇共有复原军人6人、三属1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7人、参战参试17人、一级伤残1人,前三季度共发放民政事业费 12354元(其中优抚类111543元,救济类8811元)。我镇严格执行定期定量补助标准和自然增长机制,认真执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政策,乡镇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优抚金费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务规定管理使用,坚持专款专用,发放程序符合规定,无挪用、截留、挤占等问题。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待群众的来访。对照政策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能办理的及时予以办结,不符合政策的向来访者说明原因,让他们满意而归,切实起到了维护一方稳定的作用,改掉了民政在群众心目中只是“拜拜年、发发钱”的形象。五、XX年工作安排1、做好防汛抗旱的准备工作;2、做好“八一”优抚对象慰问工作;3、做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救灾救济工作,加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力度;4、加大力度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5、认真做好殡葬改革工作,确保齐山公幕的规范运行;6、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