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医患双方合法权益,针对我院的专科特色,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一、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保障患者切身利益,加强安全管理的领导,我院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 (院 长) 全面组织、协调置各种突发事件。 副组长: (书 记) (副 院 长) 负责指挥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甲型H1N1流感等医疗救护工作。负责行政、后勤、保卫、人员疏散等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成 员: (院长 助 理) (院长 助 理) (医务科科长) (护理部主任) (总务科科长) (感染科科长) (
2、门诊部主任)分别负责各部门的应急处理工作。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我院按照“平安医院”的考核办法和“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的具体要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遵守和严格执行诊疗、护理操作规范,抓好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如: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严格各项医疗书写规范,如:病历书写规范、处方书写规范,实行定期检查与评比,并且公示。 加强药品的安全管理,尤其是毒麻药品的管理更要加强,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相关要求,我院组织全体医技人员进行学习与交流,教育医务人员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加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 加强医
3、院院内感染的管理工作,感染科人员定期到科室进行检查与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感染几率。并且做好了各种应急准备工作,包括:(一) 应急准备1, 平时要确保各类应急设施、消防器材、抢救设备、急救药品 、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供应及正常运转。2, 人员配备:组建两支应急小分队。消防救援小分队队长:吴卫平队员:胡庆 黄洪飞 刘勇 季建忠 朱建宁医疗救护小分队队长:季卫兵队员:郁文华 陆云海 翟进 丁卫丰 严菊 顾美娟 陆新萍 黄英 许丽华 郁美兰3, 定期对医疗救护小分队和消防救援小分队人员开展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二) 应急处理1, 院行政值班或相关人员一旦接到应
4、急信息,要立即做出反应。要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在第一时间内一边奔赴事故现场,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紧急通知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同时根据事件性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医院每位职工都有通报紧急信息和参与施救的义务和责任。2, 消防救援小分队人员接通知后立即到达现场,在上级领导统一指挥调配下,立即展开灭火,组织人员疏散、搬运伤员、抢运财物,并做好现场维护和保卫工作。3, 当各种原因导致群伤群亡事件时,医疗救治小分队要快速反应,迅速奔赴现场,并将伤情第一时间通报给院领导和相关科室,提前做好接诊抢救准备。4, 医疗救治小分队到达现场后,在上级领导统一指挥调配下,立即展开对伤病员的救治、转移工作,如有需要,分
5、管领导、医务科长等有权随时抽调各科医务人员参加对伤病员的救治或护送。5,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原则,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 报告制度1, 行政总值班在院内发生安全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准确的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单位职工发现紧急信息时也应立即报告。2, 院内发生火灾,第一时间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并通知院领导等,并视情况向主管部门汇报。3, 院内发生盗窃、治安等情况,应通知分管副院长,并视情况向公安部门报告和协助警方处理。4, 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差错时,要及时向分管领导和医务科报告,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6、5, 发生医疗纠纷或出现“医闹”等违法行为时,接报人员要根据事件的严重性,迅速报告给相关领导并且视情况拨打电话110向公安部门求助。(四) 组织纪律1,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成员必须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2, 当突然事件发生时,各部门、各科室、各位职工必须服从应急指挥小组的统一指挥。3, 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各部门、各科室的人员、各种物资必须无条件服从应急指挥小组的统一调配。4,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全院上下应分秒必争,迅速高效,步调一致,严肃认真,务求实效。5, 在突发事件处置的特殊时期,只要有利于解决问题,减少损失,从院长到各部门负责人有权不经研究或请示直接对行动不力的下属进行处罚。6, 每次事件后,院部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罚。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医疗行业良好形象 我院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坚持全面、公正、客观的宣传原则,引导新闻媒体正确报道纠纷事件,大力宣传医务人员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我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卫生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人员群众对医疗风险和医疗服务特殊性的认识,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并正确对待医疗结果,促进医患双方的理解,增强医疗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