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里刘备的人物形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三国演义》里刘备的人物形象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性别学 号专 业班 级余志昂男20110103276汉语言文学2011级本科五班题目浅析三国演义里刘备的人物形象选题意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除了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出身正统的刘皇叔是作为正面人物中的“明君”来塑造的。作为三足鼎立中的蜀军领袖凸显着他礼贤下士、宽仁爱明的君主形象。而在罗贯中的笔下与狡诈的奸雄曹操不同,刘
2、备是最符合小说中的倡导的正面形象,本文通过对刘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分析,其性格积极一面表现他忠与义的高尚品德,同时启迪当代人们的思想,教人忠、义和做人。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 主要内容:刘备是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叙述的主要人物线索,三足鼎立中的三方势力只有刘备是白手起家并笼聚了一大批忠实能干的能臣武将并一步步成长为割据一方的霸主帝王。刘备是书中对正统的定义,而他建立势力与东吴、曹操抗衡的口号正是匡扶汉室,小说通过对刘备的正面塑造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各个方面都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并在这一影响下对后人思想的启迪发展起着正面积极的作用。通过对书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的积极一面表现了作者在书中的
3、本意倡导人们重忠重义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思路:第一部分:三国演义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第二部分:刘备丰富人物性格分析 第三部分:刘备对人们思想的启迪 方法:(1)分析整理法 (2)总结归纳法指导教师意见论文题目合理,内容和思路正确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徐铭 2015 年 3 月 10日系意见 同意 签 章 2015 年 3 月 11 日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系别: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011级本科5班题 目浅析三国演义里刘备的人物形象学 号20110103276姓名余志昂指导教师徐铭职称助教计划完成时间:2015年5月9号论文的进度计
4、划:2015年2月21日至2015年2月27日初步确定论文题目及构思论文基本框架。2015年2月28日至2015年3月12日确定论文题目,图书馆及网上查阅相关资料。2015年3月13日至2015年3月25日论文材料整理,初步完成部分论文。2015年3月26日至2015年4月18日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内容。2015年4月19日至2015年5月9日论文成型,修改打印。已经完成的内容: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已确定论文题目,现已经收集了大量论文相关资料,上交并通过了论文提纲及开题报告,在此基础上正在进行初稿的写作。指导教师意见: 该论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但格式需做修改。指导教师签名: 徐铭 20
5、15 年 4 月 16 日备注: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评语及成绩评审表姓 名性别专 业班 级余志昂男汉语言文学2011级本科5班论文题目浅析三国演义里刘备的人物形象指导教师评语 该文在选题上紧扣专业要求,文章结构科学合理,文章观点表达准确,用词正确,思路清晰,不足之处解决问题的对策还缺少可操作性。指导教师签名:徐铭成绩:评阅人评语 余志昂的论文研究刘备的人物形象,选题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要求,论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有一定的个人见解。评阅人签名:李春云成绩:答辩评审意见 该生论文选题符合专业要求,文章结构较为完整,内容较为丰富,思路较为清晰,符合毕业生论文的要求。答辩组长签名
6、:傅瑛答辩成绩:综合成绩(指导教师成绩30%+评阅教师成绩30%+答辩成绩40%):最终成绩(论文等级) 系(室)意见:年 月 日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姓 名性别专 业班 级余志昂男汉语言文学2011级本科5班论文题目浅析三国演义里刘备的人物形象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所学专业职称傅瑛古代文学教授徐铭古代文学助教李春云教育学助教1、为何选这个论文题目?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除了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出身正统的刘皇叔是作为正面人物中的“明君”来塑造的。作为三足鼎立中的蜀军领袖凸显着他礼贤下士、宽仁爱明的君主形象。而在罗贯中的笔下与狡诈的奸雄曹操不同,刘备是最符合
7、小说中的倡导的正面形象。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还是当代中国教育都提倡我们要重情重义、正直做人。2、如何理解刘备是忠厚仁义还是忠而似伪? 说他忠厚仁义,当他驻扎新野不敌曹操大军后,在逃往江夏的途中,刘备带着难民一起走,却很快会被曹操追上,诸葛亮再三劝阻他抛弃难民,可他却坚决不肯。这件事体现了刘备仁义忠厚、爱民如子的精神。这种自身难保还要带着难民逃跑的行为绝不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会做的。当他伐吴病逝于白帝城时更是托孤于诸葛亮。甚至说要是幼主阿斗不能承担起这一大任时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虽说这里依旧有着似伪的嫌疑,但纵观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皇帝临终前委任顾命大臣者固不少见,然而
8、,能够像刘备这样托孤的却唯有刘备一人。当其二弟、三弟先后被吴杀害时,刘备不顾全大局,欲起倾国之兵,讨伐东吴。从小说中的情节来看刘备虽为君主但是为了兄弟复仇,把所有的都压上,虽说表现了他此时鲁莽感情用事的性格,但是却也反映了刘备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 长坂坡之战刘备败逃,正是赵云的单骑救主将幼主救回还于主公刘备。可是刘备却将幼子掷于地上,表现对爱将赵云的重要性更胜自己亲生骨肉的态度。刘备是通过这一举动使得赵云更加的忠心效主。是他拉拢人心所展现出的一种手段。可如若不是骨子里忠厚仁义之人又怎会做出这样的事呢?如果刘备真是虚伪藏于仁义之下。那么也就不会聚拢关羽、赵云等一大批忠君仁义的良将。帝王将相欲成大事在意的是大仁大义。而作为一方霸主一国领袖的刘备无论是拉拢人心的虚伪表现还是他是否真正的忠厚仁义。都是在为了成大事、复汉室的忠君愿望。所以理解刘备的忠厚仁义和忠而似伪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答辩主持人 徐铭答辩时间: 2015 年 5 月 16日答辩记录人 张双娜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