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相机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照相机教学设计照相机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我校自2005年9月开始使用新教材,本届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同时也具有了初步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二、教材分析与处理结合教学实际在学完一、透镜之后对二、生活中的透镜和三、凸透镜成像规律两节内容进行重组,共分三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我认为做这样的处理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理解探究的意义,提高探究的能力。三、设计理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终生探究的兴趣放在了首位,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使学生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充分体会探究的乐
2、趣,加快实现由“有趣乐趣志趣”的转化。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缩小、倒立、实像的条件,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 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过程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领略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五、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六、教学难点:凸透镜
3、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相距和像的大小随物距变化的规律。七、教具准备教师用:一次性成像照相机、一次性成像的相纸、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学生用:光具座、焦距为10厘米和5厘米的凸透镜、蜡烛、火柴;边长15厘米左右的硬纸板、透明胶、半透明的蜡纸。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指导思想说明(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用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拍摄全班同学的集体照,请同学传看照片。用同学们熟知的现象引入新课, 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尽管同学们对拍照已经习以为常,但当他们看到老师在课堂上拍到的全班同学的合影时,却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致。(二)提出问题与猜想提问:观察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关于照相机你
4、还想知道什么? 对同学们的发现和问题进行筛选,最后定格在:照片上的像比人小;为什么照相机所成的像比物体小? 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对“猜想”进行分析、讨论,对不合理的“猜想”及时删除,最后保留:1.可能是因为照相机镜头离被照的人太远;2.可能是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太小。从学生所熟知的现象引发思考,力求使学生体会“我们所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正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居里夫人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从学生熟知的现象中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说明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凸透镜到底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缩小的实像知识铺垫:1.介绍光具座及使用方法。2.板图讲解物距
5、和像距。(三)设计实验1.学生设计实验方案2.学生口述实验方案,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同学们共同讨论对实验方案加以完善。3.确定实验方案。(步骤和方法:把蜡烛、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一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改变物距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重复上述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在此之前,教材也安排了一些探究性的实验,但大多数实验探究的过程并不完整,尤其对设计实验这一环节,考虑到使科学探究能够进行下去,教科书大都介绍了探究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很少有锻炼的机会,考虑到本实验的实验
6、设计难度不大,所以完全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实验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把获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见附表)(指导学生可把透镜置于光具座的中央,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在同一高度)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对物距的大小不加限制,完全放手,一直到他们找到倒立、缩小的像为止。(五)分析与论证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把实验数据填在黑板上设计好的表格内。(见附表)2.请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说出你的发现。3.总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二倍的焦距。4.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距再进行一次实验验证上述
7、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之所以让学生再进行一次验证性的实验,是考虑到:一是部分学生开始进行的探究性实验是盲目的,二是凸透镜成缩小、倒立、实像的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通过这次验证性的实验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六)实践与应用1.说明照相机就是利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2.学生阅读教材58页“想想做做”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自制照相机模型,做好后要求学生:用自制的照相机模型给周围同学拍照,改变物距,观察像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像距有什么变化?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并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8、、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当学生们在自制的照相机里看到周围的同学在他的“相机”里所成的像时的欣喜若狂实在是令人难忘!一向是教学难点的像的大小和像距随物距变化的规律,利用自制照相机模型很容易得到了突破。(七)延伸与拓展多媒体投影展示1.世界照相机的发展史(包括简介和图片)2.图片展览同学们的生活照太空摄影图片美丽的风景图片了解照相机的发展历史,领略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知道照相机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课前用powerpoint把世界照相机的发展史和图片展览做成课件。(八)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3.
9、我还想知道(九)布置作业1.阅读家用照相机说明书,了解光圈、快门和调焦环的作用。2.练习用照相机拍照,一周后上教你的得意之作。适时进行一次摄影展览: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附表1:f=10Ccm,凸透镜成缩小、倒立、实像时:实验小组(或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123456附表2:f=5 Ccm,凸透镜成缩小、倒立、实像时:实验小组(或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789101112九、教学后记:一、我之所以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总结出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实在无法忘记当学生们在自制的模型相机上看到周围同学的像时的欣喜若狂和他们迫不及待的想把成功的喜悦和老师和同伴共同分享的那种情景,那个场景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二、学生们对在引入新课时给全班同学拍下的合影照片所表现出的极大地兴致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三、一向是教学难点的像的大小和像距随物距变化的规律,利用自制照相机模型很容易得到了突破,我觉得这一点是最值得炫耀的。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