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保护及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保护及应急预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线保护及应急预案1、管线保护总体方案1.1 施工前期和围护结构施工主要应防止作业机械对管线的损伤,基坑开挖阶段主要应防止开挖引起地表沉降造成管线断裂、破损。1.2 在施工前用人工沿导墙开挖探沟,在管线未完全迁改前用人工开挖导墙,避免机械开挖破坏管线。1.3 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保护地下管线工作列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1.4 工程实施前,向有关管线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请产权单位的专业人员到现场监护施工。1.5 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保护措施向现场技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安全交底,随即填写管线交底卡,并建立“保护公用事业
2、管线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1.6 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委派管线保护专职人员负责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监护和保护工作,项目部、施工队和各班组设兼职管线保护负责人,组织成地下管线监护体系,严格按照经总公司审定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经管线单位认定的保护地下管线技术措施的要求落实到现场,并设置必要的管线安全标志牌。1.7 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体职工(包括外包工)进行“保护公用事业管线重要性及损坏公用管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学习管线安全知识,并要求职工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1.8 工程实施前,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
3、时,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资料。1.9 成立由建设单位、各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现场管线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检查管线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保护措施的可靠性,研究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完善保护方案。1.10 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沟资料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1.11 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定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范于未然
4、。1.12 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立即上报建设单位和管线单位,并全力协助管线单位抢修。1.13 对邻近的地下管线进行严密的沉降观测,发现沉降量达到报警值时,即对管线下地基作跟踪注浆,防止管线过量沉降。2、管线事故应急预案2.1 应急准备2.1.1 组织机构和职责(1)项目部成立管线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项目部其余各岗位管理人员为组员。建立健全管线事故应急处理网络,必须完善该项工作责任体系。(2) 项目部管线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名单:组 长:夏玉涛副组长:赵忠志组 员:丁文海、郑应刚、周光强、章华、龙玉萍、佘长春(3) 具体分工:夏玉涛负责现场全面
5、指挥、统一布置;其任务是安排与部署副组长对事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指挥、调动工作小组人员必须及时。赵忠志、丁文海负责配合组长对现场进行指挥、布置;其任务是定期和不定期对应急物资准备、落实等情况熟悉掌握,指挥调动组员必须做到及时。龙玉萍、佘长春负责现场应急物资与器材的筹备、管理和发放。郑应刚、周光强负责对现场应急物资与器材的筹备、管理和发放是否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到督促其彻底落实。与组长、副组长保持信息互动。随时将检查结果和具体落实情况进行汇报。 章华负责做好当一旦发生人员受伤灾害的紧急情况下用于人员、财产抢救费用和急救运送车辆的准备工作。2.1.2 应急设备、物资(1)用于应急抢险的各
6、类物资应全面准备就绪,做到专人负责保管,并对物资、设备的完好性进行定期检查。(2)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应急抢险专用设备、机具和材料。(3)建立应急抢险专用仓库,并将其按规定挂牌,妥善放置。主要应急设备、物资表序号材料名称数量存放位置1灭火器30个施工现场2方木2m3施工现场3木板5cm(3m3)施工现场4球阀、三通若干材料库5液压千斤顶2台材料库6离心式抽水机(11KW)1台材料库7潜水泵(7KW)5台施工现场8挖掘机1台施工现场9吊车1辆施工现场10水泥5吨材料库11急救箱(含急救药)1箱施工现场12急救担架1副办公室13止血绷带、纱布若干施工现场2.2 应急响应最先在施工现场发现挖断自来水、强电、弱电、煤气管线的项目部人员,应立即报告管线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组长即刻到现场进行总指挥,调动组员,组织迅速封锁事故现场,将事故点20 米内进行围护隔离,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将事故的损失及影响降至最低点;同时立刻通报监理、业主和相应的管线单位抢修电话。电话里要描述清楚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施工区域、周围显著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所发生事故的情况及程度。随后到路口迎接和引导救援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