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浅析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浅析内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之我见渴望儿女成才是每位家长的殷切希望,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分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把握家庭教育,更加科学教育引导子女健康成长,成为广大家长探讨的重要话题。本人从以心育人、智慧育人、行为双育人,培养孩子健康的个心心理、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个方面谈谈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收获和体会。一、以心育心,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特点,高尚的人与卑贱的人,伟大的人与平凡的人,其本质差别就在于个性心理的不同。心态决定命运,说明个性心理决定着人是否能成功。作为孩子,其心灵是稚嫩的,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用心育心,以培养其
2、健康的个性心理。1、自尊心。人都要面子,小孩也是人,也要有面子。经常“扫面子”,就“没脸见人”,发展到极致就是“自暴自弃”,“自己不把自己当人”,那就什么恶俗、低级的事情都得出来。很多当家长的,没有“给面子”的意识,无意中扫了孩子的面子。比如别人问你的孩子多大了?“才9岁”,孩子肯定高兴下起来,因为他体会出来这言下之意是“小屁孩一个,啥也不懂。”假如你说“12岁了”,孩子暗暗高兴,“家长把我当大人看了,多有面子!”。有的家长,总爱拿孩子伙伴的优点来跟自家孩子比,其甚至当着两个孩子的面数落:“你看你呢?”孩子心想:“以后打死也不让玩伴来家里了,这简直是自讨没趣!”家长啊,你一片望子成龙之心,却净
3、干扼杀孩子自尊心的蠢事,要知道,“孩子是夸大的!”2、自信心。有了自尊,就有了自信,就会心里一片阳光灿烂,说话做事都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相反,没有自信心,就会畏首畏尾,眼前只有困难、只有不利,怎么能成才呢?因此,我们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培育孩子的自信心,千万别伤害他。心理学上有个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讲的是美国一个名叫罗森塔尔的教育专家,到一所学校考察,从班主任那里拿来班上的花名册,第二天还给班主任的时候,列出了其中五个学生的名字,说“我的研究,这五个学生特别聪明,将来一定能成才。”班主任一看,五个中有四个都是“差生”,“很讨厌”。但是教育专家都这么说,老师内心也就相信了,由于心态改变了,老师
4、对待这五个孩子的眼神、语言、行动都充满了期望,孩子得到的都是“我能行”的信息,因此充满了自信,越学越有劲,三年过后全都上了重点大学。美国专家问老师:“三年前我们研究的那五个孩子怎么样了?”老师佩服得不得了:“你们研究得太准了,他们确实很有天赋,都考上重点大学了。”专家说:“其实,那其实只是随机抽出来的。”你看,成人的态度和期望,对孩子的影响多么神奇!你说他行,他就可能行;你说他不行,他肯定不行。老师没有能力把每个孩子都教成人才,但是,扼杀人才却是易如反掌。3、孝敬心:百善孝为先。与孩子相处最多的,是父母;为孩子付出最多的,是父母;与孩子的荣辱成败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父母。相处最多的人,应该爱;关
5、系最密切的人,应该爱。爱父母,就是孝道;只有爱父母的人,才会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人民,爱祖国。会爱的人,情商就高,现代社会的成功,25%靠智商,75%靠情商。遗憾的是,当今的家长,对孝敬心的教育普遍重视不够。表现之一,是有的家长自己对父母孝敬不够,言语不顺的,啃老的,甚至耍横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表现之二,不给孩子提供回报父母的机会。家长做家务,孩子做作业。当孩子过来帮忙做家务的时候,家长百般诚恳的说“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们累点有啥呢?”把孩子赶走了。家长不明白,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为了他自己,他应该做;做家务,就是回报父母的辛劳,是培养孝敬心、责任感的有效方式,不可小看。表现之三,不
6、知道该怎么培养,一片茫然。有一个教育机构,对美国、日本、中国的高中生进行一项抽样调查:“你最崇拜的十个人是谁?”美国、日本的学生都把父母摆在第一、第二,中国的高中生没有一个把父母摆在前10位的,他们崇拜的都是贝克汉姆、乔丹、周杰伦、韩寒之类。家长同志们,可要警醒了,千万不要花了你半生心血才培养孩子上了大学,都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 4、宽容心。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平等,只要不危害社会,不伤及他人,无论你是多么不合群、不合常理,都有你生存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对不合自己习惯的、不合自己评判标准的,抱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些孩子,今天跟父母
7、生气,明天跟老师生气,后天跟同学生气,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够让他不生气,这怎么行呢?我们要多引导性问问孩子上学时谁谁表现得好,哪个同学让她很高兴,老师讲的哪些东西很有趣。长此以往,她看到的都是积极的,正面的,而对不顺心的事就少一些计较,减少了矛盾,生活自然就快乐了。你看那个弥勒佛,为什么总是笑眯眯的?就因为他肚子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有了宽容之心,就不会指责埋怨,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有嫉妒和仇恨,与任何怪人都能和睦相处。二、智慧育人,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人,会思考,“我思故我在。”但是,“我思”的习惯却因人而异,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造成一个人才,不良的思维习惯可能毁掉一个天才。思维
8、习惯,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是家长无意中促使他们养成的。1、遇事怪别人不怪自己。孩子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哇哇大哭。妈妈赶快跑过去,抱起孩子,“乖乖,别哭了,都是这地不好,我呆会把它挖了。”你看,明明是自己不小心,或者自己走路的能力还不够,却硬说“地不好”,这下心安理得了,这就是我们的家教。家长成天抱怨,物价太高了,根本买不到几毛钱1斤的菜了,“这日子没法过了。”你咋不想想,大家不都还在过日子吗?哪里是因为物价太高呢?其实是自己挣钱太少了。如果老是怪这怪哪,总是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怎么能成功呢?2、遇事谦让,不积极竞争。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经典的道德教育的教
9、材。可是,现在是市场经济了,讲究的是竞争,光谦让是不行的。三个孩子,面对三个大小不同的梨,谁吃最大的呢?可以给一个任务,谁完成得最好,谁就可以吃那个最大的梨。只有培养这样的思维习惯,才能适应当今社会。3、为了实现愿望,不是在规则内想办法,而是托关系找窍门。正如前面所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管理的规范,社会上人情因素、管理 漏洞越来越少,取得成功的办法只能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试想,孩子要家长给买玩具,第一次不同意,引导他找出第二个道理来说服家长,这时家长表现得想买又不想买。如果孩子还不放弃,又找了第三个道理说服你,你这才给他买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孩子就会养成一个思维习惯,要达到目的,就要在管我的人
10、那里去,遵守规则,想尽办法,肯动脑筋就一定能成功,这多有教育意义呢?假设,他一要,你就买了来得太容易;你不买,他一哭,你就买了,“胡来就能达到目的;”你不买,让外婆给你点脸色,你就买了,“托关系可以达到目的。”这三种方式,实际上都是把孩子往坏里教。4、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不会合作。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是一份社会资源,只有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善于与人合作,才能最快的成功,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就,合作就双赢嘛。孩子与家长交流的时候,如果总说别人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你就得加强引导了,帮助他多看别人的优点。龟兔赛跑的故事,说的是兔子骄傲自满,打瞌睡,结果乌龟赢了。这是孩子们都知道的,但是这次比赛之后,兔
11、子不服气,提出跑第二次,不打瞌睡,跑赢了。乌龟又不服气了,提出跑第三次,把终点站设到河对岸,当然乌龟又跑赢了。就这样,互相不服气,乌龟有乌龟的优点,兔子有兔子的长处,争得没完没了,也不是个办法呀!怎么办呢?后来,兔子跟乌龟商量:“我们俩合作吧,以后,在陆地上我背着你跑,在河里你背着我游,我们俩都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你看,合作不就双赢了吗?三、行为育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家长,孩子要学的知识,你勿需门门都懂、样样都会,但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你责无旁贷。生活中识字,快乐地阅读。当前,小学的识字教学,由于受到教育体制、教材设计、老师水平的限制,大多是枯燥乏味的,效率低下的。改变这种现状
12、,只有靠家长。我的女儿,3岁左右能识字,上小学前可以自己阅读儿童书刊,读其他儿童文学读物。这并不是我们教的,而是她自己需要和喜欢。是什么办法达到了这种效果呢?其实很简单,只有两条一是读故事。我相信,年经的父母都曾经给孩子讲故事,孩子非常喜欢,总是缠着爸爸妈妈讲故事。我们不是“讲”故事,而是“读”故事。对一个刚学说话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都是全新的,不存在“通俗”和“不通俗”的问题 ,“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两句话理解的难度没区别。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言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真没必要。家长经常拿着书,一字一字地指着,绘声绘色地读出那些动人的故事,孩子如醉如
13、痴地看着那些文字,不枯燥,也不困难。不到两岁,女儿也学着我们的样,指着字有板有眼地读,我们发现其实她根本不认识那些字,只是把我们读的内容背下来。从中,我确信了“读故事”的好处,于是我们换了角色,变成由她指着字我们读。渐渐地,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一起。文字在她眼里一点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内容的,文字就是事故,是有趣而生动的。也不知从啥时起她就开始自己读故事了。二是逛街识字。一走出家门,随着可见文字,我们会不失时机地指给她看。赶13路车到汽车站,一路读站牌,她从中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天长日久,养成了习惯,见到字就要读,见到有文字的东西就要一个一个字看完,一张公车票她也会把它全读出来。大约4岁左右吧,女儿开始自己读故事,顾不上文字的生疏,连猜带蒙看个大概,但好奇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有机会就读书,赶也赶不走。这些引导,除了家长,任何老师都不可能做到。1骄阳书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