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呼和乌素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21716426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呼和乌素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呼和乌素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呼和乌素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呼和乌素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呼和乌素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呼和乌素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呼和乌素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前 言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煤国,煤炭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我国一次能量消费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作为采矿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很荣幸能够为祖国煤炭事业尽一份力。毕业设计是毕业生把大学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使所学知识一体化,是我们踏入工作岗位的过度环节,设计过程中的所学知识很可能被直接带到马上的工作岗位上,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设计能够全面系统的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矿井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内容,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了编

2、写技术文件和运算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该说明书为蒙发集团呼和乌素矿0.9Mt/a新井设计,在所收集地质材料的前提下,由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并合理运用平时及课堂上积累的知识,查找有关资料,力求设计出一个高产、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矿井。本设计说明书从矿井的开拓、开采、运输、通风、提升及工作面的采煤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论述了本设计的合理性,完成了毕业设计要求的内容。同时说明书图文并茂,使设计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详细指导和同学的悉心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设计时间和本人能力有限,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望老

3、师给予批评指正。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 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 井田位置及交通内蒙古蒙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呼和乌素煤矿位于东胜煤田补连区李家塔井田内,行政区划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管辖。煤矿地理坐标为:东 经:11006581100915;北 纬:392120392322。矿井至乌兰木伦镇约5 km,至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约35km,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70km,鄂尔多斯市至包头市90km,至呼和浩特市330km,矿井交通便利。交通示意图见图。交通示意图1.1.2 地形地貌井田内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在1275.81126.

4、1m之间,相对高差约149.7m,最低点处于呼和乌素沟乌兰木伦河入口处。因受毛乌素沙漠影响,地貌多为新月形沙丘。该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属典型的高原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其特点是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达36.6;冬季严寒,最低气温零下29.6;平均气温6.2。昼夜温差较大。年降雨量平均194.7-531.6mm,平均为364.9mm,雨季多集中于七九月份;年蒸发量2297.4-2833.7mm,平均为2451.3mm,蒸发量明显大于降雨量,是该区气候干燥的主要原因。本区冬春季节多刮西北风,夏秋季节多刮东南风,平均风速3.2m/s,最大风力8级,最大风速达24 m/s。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冰

5、冻期,最大冻土深度1.5m。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C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05,对照烈度6度。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不大。1.1.3 水文 地表水系主要有乌兰木伦河及其支流呼和乌素沟,乌兰木伦河在附近由北向东,弯曲通过,流向东南,常年有地表迳流,在陕西省境内汇入窟野河后注入黄河。该河为区内最大河流,平时水期流量3.13m3/s,最大洪水流量1395m3/s(1989年7月21日),呼和乌素沟是井田北部的主要河流,基本为长年溪流,流向近东西,向东与乌兰木伦河汇合,流量随气候和季节变化很大,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1137m。1.1.4 原材料及水电供给情况 本矿井工

6、业场地拟建35kV变电站,35kV双回路供电电源引自马家塔110kV变电站35kV侧不同母线段,主变容量216000kVA,供电距离5km,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供电。35kV变电站主要为本煤矿和选煤厂供电。由于本35kV变电站尚未建成,待建成之后补充35kV变电站供电合同。 本设计确定由矿井工业场地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引两回10kV供电专用线路,选用YJV22-10kV 3240型电力电缆,距离0.1km。一回电源供电时: 全矿井电源计算电流:I=284A小于电源线路允许载流量488A。供电压降满足要求。日常为双回路分列运行,当一回供电线路故障时,另一回线路可满足全矿负荷用电。1

7、.1.5 矿区内工农业生产概况 该区属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农业区。煤炭资源丰富,矿业开发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重要作用。所产煤炭质量好,远销国内外,中煤蒙发运销有责任公司煤炭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1.6 给水系统 本工程根据供水水源的情况,按照生产生活、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压及水量的要求不同,采用分质供水系统即生活用水系统,生产、消防联合供水系统及热水系统。 生活用水由水源井经输水管线直接输水至工业广场各用水点,该井供水量约为300m3/d。主要用于生活饮用、食堂、单身宿舍、浴室、锅炉补水,给水管道由水源自来水管接入工业场地各用水点,给

8、水管道在厂区内采用枝状布置,引入管道采用UPVC管,管径在DN70-DN25之间,管道连接采用粘结接口,采用直埋方式敷设于冰冻线以下。见给水系统示意图。 工业场地生产用水、消防用水、井下洒水主要由井下水处理站提供。井下水直排到主工业场地水处理站,再由加压泵加压供生产、消防使用。给水系统见图。自来水DN70mm办 公 楼食 堂单身宿舍锅 炉 房浴 室井下涌水水处理车间清水池井下消防、洒水间消防水泵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地面消防 根据矿井工业用水量不均匀系数较大的供水特点,工业场地生活给水设计采用水箱和水泵联合给水方式,正常情况下由水箱供水,当水位达到最低点时,才启动生活水泵,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现

9、代化生产和科学管理的实现,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必须吸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从事于生产管理一线。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区域地质 本区地层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陕甘宁分区,伊克昭地层小区。全区大部分为第四系风积沙覆盖,基岩仅在乌兰木伦河、呼和乌素沟两岸出露。地层由下至上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中统直罗组(T2z)、安定组(T2a)、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志丹群(J3-K1zh);第三系上新统(N2)和第四系(Q4)。其地表出露除第三系、第四系外,仅有志丹群地层。1.2.2 井田地质 井田大部分为第四系风积砂

10、与黄土覆盖,基岩仅在区内较大的沟谷中零星出露,据钻孔资料揭露,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 上三叠统延长组(T3y) 岩性特征为灰绿、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含较多的云母及少量的暗色矿物,中上部夹煤线或油页岩,该组地层为煤系地层的沉积基底。 2) 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 该组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灰白色砂岩及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组成,该组地层的上部含煤性较好,发育的煤层厚度大,层位稳定,本矿所采的3号煤层就位于延安组的中部,上部煤层含煤性差,不可采;下部含煤性较差,煤层层数多,层位不稳定,且厚度较小。该组地层平均厚度为193.46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3) 中

11、侏罗统直罗组(J2z) 该组地层岩性为一套杂色的细、中粒砂岩,泥质或粘土质胶结,较疏松,含有铁质结核和硅化木。区内所有钻孔揭露,由于遭受后期剥蚀,厚度在横向上变化较大,平均为92.7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4) 第三系上新统(N2) 井田内零星赋存,主要岩性下部为灰色、棕黄色砾岩夹棕红色砂岩,呈半胶结状态,松散;上部为粉红色砂质粘土、亚砂土,含白云母碎片及钙质结核,该层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 5) 第四系(Q) 井田内广泛分布,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底部为更新统马兰组黄土(Q3m),岩性为淡黄色亚砂土,柱状节理发育,含钙质结核,厚约12m;下部为更新统淤积层岩性为砂、粉砂及黑色土壤层,局部赋

12、存;上部为全新统主要为风积沙(Q4eol),其次为河流淤积层(Q4al)及洪积层(Q4pl)。风积沙成分以细粒石英为主,在地表呈波状沙丘和新月沙丘,在区内大面积覆盖。河流淤积层以沙、粉沙或砾石层组成,分布于呼和乌素沟,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向斜中,井田含煤地层的构造形态与区域含煤地层构造形态基本一致,褶皱断裂不发育,地层产状平缓,近于水平,总体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3,无大的褶皱,仅沿走向和倾向有微弱的波状起伏,无岩浆活动。本区构造复杂程度为类型简单构。1.2.3 含煤地层及含煤性 区内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为本井田的含煤地层。该组地

13、层是一套内陆盆地沉积为主的含煤碎屑建造。地层纵向上有明显的差异,横向上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含煤特点及聚煤规律,将该地层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段,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 下岩段(J112y) 该段位于延安组下部,岩段厚度在46.35m69.34m之间,平均58.31m,该段地层在区内埋藏较深,地表无出露。由灰色、灰白色细砂岩、粉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底部具灰白色中砂岩,局部相变为粗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该砂岩底部粗向上变细,分选中等,具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其上部地层具水平、波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局部泥岩中具包卷层理,含黄铁矿结核及植物化石。据岩性岩相特征,

14、该段地层的沉积环境应以湖滨相沉积为主,煤层则发育在湖滨泥炭沼泽相中。由于成煤沉积时地壳升降较为频繁,但幅度不大,且每次成煤时间不长,故煤层层数多,厚度相对较薄。 2) 中岩段(J212y) 本段位于延安组中部,3号煤顶部砂岩体之下,5号煤组顶部砂岩底界面之上。全段地层厚度变化不大,最大厚度74.60m,最小厚度57.99m,平均65.38m。与下岩段地层呈连续沉积,由于埋藏较深,受上覆地层保护,地表无出露。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赋存井田内最好的2号、3号两个煤组,其厚度大、变化小、层位稳定、煤质好、结构简单。这两层煤为井田内主要勘探煤层,且为煤岩层对比

15、的可靠标志层。岩层的主要特征是粒度较细,分选较好,粘土质胶结,具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含较多的植物化石,在2号、3号煤层间泥岩类中含有叶肢介、丽蚌等淡水动物化石,该段地层沉积环境以泥炭沼泽相为主,相对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厚度较大稳定煤层的发育。 3) 上岩段(J312y) 本段位于延安组上部,为3号煤层顶部砂岩底界面以上至2号煤组顶部砂岩底界之下层位。该段地层地表无露头,钻孔最大厚度为69.30m,最小厚度47.21m,平均厚度为58.22m。与下伏中段地层为整合接触。岩性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赋含2号煤组,厚度变化不大,且分叉变薄现象不频繁。底部为灰白色、黄绿色细砂岩、中砂岩、粉砂岩,局部相变为粗砂岩,泥岩类具小型波状、水平层理。砂岩类具槽状及板状交错层理,含植物化石。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含煤地层厚度121.82195.38m,平均厚度178.30m,厚度变化不大,地层相对稳定。井田内共划分2个煤组,编号2、3号。共含煤2层,1.2.4 煤 层井田内主要有可采煤层二层,分别为2、3煤层。煤层全区可采,煤层稳定程度属稳定类型;各煤层基本特征见表1-2-1。呼和乌素煤矿各煤层特征一览表表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结构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