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程论文-长三角地区FDI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课程论文-长三角地区FDI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长三角地区FDI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课程名称: 国际贸易 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 1214202 学 号: 1121040203 姓 名: 李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全球进入空前发展阶段,但是随之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经成为联合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不言而喻。就环境而言,会使得世界海平面升高,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岛国图瓦卢、旅游胜地马尔代夫面临着被海洋吞灭的威胁,这提示我们全球的气候
2、变暖已经对我们的生存提出了挑战,就看我们如何去应对,如果我们继续无作为,甚至有意加深全球变暖进程,那么我们将在找到对策之前面临大自然对我们破坏环境的惩罚。另外,冰川融化,对生存在北冰洋的北极熊造成生命威胁。全球性的气候变暖给世界带来了这样的危害,那么究其原因,全球变暖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哪些因素对其作用明显?通过国内外前辈学者的研究,我们得知这与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物理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温室气体能够吸收长波辐射,而具有高温度的红外线就是来自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高温的红外线不能辐射出去,使得地面气温升高,把地球变成一个大温室,这就是温室效应的由来。当其累积到一定程度,
3、地球吸收的能量高于射出的能量,使得地面温度持续升高,全球气候因此而变暖。温室气体最重要的就是,占到75%,所以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基本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是发展中大国,承担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在中国经济飞速成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早在2008年中国产出量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跃居第一,碳排放量达到世界的20%1,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持续升温,无疑中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不仅影响中国的经济,还影响到中国的政治。另外,在外商直接投资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国利用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能力仅屈居美国之下,位列世界第二。外
4、资力量很强大,为我国引进大量的资金、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的大量流入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外资对我国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也具有影响,经济发展背后的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方,也是引进外资最集中的区域,每年约50%的外资金额流入长三角地区,仅在2014年这一年,长三角地区就吸引了621.37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这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给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于此同时,由于加工贸易给该地区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那么FDI在推进长三角经济的同时是否会对碳排放进行推
5、波助澜?FDI是如何影响碳排放的?又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影响的?就如何协调FDI与碳排放的问题,长三角又有什么对策?这些问题有待考证。1.1.2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碳排放情况不容乐观,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的中国,肩负着来自世界减排的压力,但是在1997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中,联合国成员国共同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国家必须共同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责任,鉴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和摆脱贫困的正当需求,发达国家较早于发展中国家肩负责任,发展中国家可以暂缓减排任务,那么2012年之前中国不具有减排责任。可是作为一个责任大国,2009年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上,中国就做出承诺,中国将承担与发达国家同样的责
6、任,到2020年,我国将兑现承诺,实现以2005年为基年降低碳排放量40%-45%,承担起一个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另外,FDI与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研究早就吸引了国内外大量学者的关注,但是,很少学者专门针对FDI对碳排放问题的影响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分析。应用实证分析的更是不多,而且研究结论不一致,不适用于我国现状,因此探究FDI对碳排放的影响较为必要。长三角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给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政策优势也集中在此地,因此长三角地区可以作为我们国家地区中的典型代表,这也就吐露出本文对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 研究内容本文内容大体上分为五章。第一章
7、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简要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FDI与碳排放的相关理论。首先就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提出和验证进行表述,然后描述了FDI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理论,分别是“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污染光环”假说,最后分析了FDI对碳排放影响的效应机制。第三章主要是长三角地区FDI与碳排放的现状分析。首先从规模分析和产业结构两个角度对该区域的FDI情况进行分析,接着是碳排放情况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的,最后是对上述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做出的检验。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根据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别建立了模型,说明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意义,然后
8、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计量结果。第五章为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做出的最终结论以及最后做出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1.2.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先提出问题,再进行理论文献的阐述,分析现状,进而到模型建立,收集整理最新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的脉络。如下图1.1: 国内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和意义 相关理论假说 数据收集和模型建立 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和建议 现状分析图1.1 本文研究脉络图 第2章 FDI与碳排放的相关理论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1.1 EKC的提出和验证20世纪5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此理论是用来描述人均收入水平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通
9、过分析人均收入水平来测度公平分配程度,该理论认为,在一开始,人均收入越多,生态环境污染越严重,当经济比较发达的时候,人均收入越多,生态环境又会慢慢改善,这就会出现一个“拐点”,这个拐点预示着发达水平的临界值。这就是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如图2.1所示。生态环境状况人均收入情况图2.1 EKC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格罗斯曼和克鲁格于1991年第一次利用验证分析证明了人均收入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运用结论来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对墨西哥和美国本土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2。EKC倒“U”型曲线曾被帕纳约托于1996年运用来分析人均收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这是EKC倒“U”型曲线第一次被用来研究环境质量受
10、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3。EKC显示的是在一开始,人均收入越多,生态环境污染越严重,当经济比较发达的时候,人均收入越多,生态环境又会慢慢改善,这就会出现一个“拐点”,呈现倒“U”型曲线,而那个拐点预示着发达水平的临界值。提出了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后,许多学者根据各个国家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论证倒“U”型曲线。2002年吴玉萍选取北京市1985-1999年环境与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两者的关系,发现北京各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交替符合EKC的倒“U”型,并且北京市早于发达国家进入拐点4。Ankarhem于2005年通过考察瑞典的各种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验证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也呈现倒“
11、U”型5。在2012年,吴玉鸣和田斌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别对2008年我国的30个省域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倒“U”型EKC的假说在中国30个省域中成立,并且上海已经处于转折点后期6。另外,也有些学者认为环境质量和人均收入不存在倒“U”型,也有验证存在“N”型和正“U”型。1999年张晓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和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对比探究,证明我国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与EKC描述的特征不一致7。Meyer于2003年分析了117个国家的森林受破损坏状况的横截面数据,实证分析其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同样是正“U”型关系 8。2006年张捷和张玉媚在研究工业三废对人均GDP的影
12、响时,通过分析广东省1985-2003年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结果显示两者呈“N”型的EKC曲线9。2.1.2 EKC的内生缺陷有学者研究指出在库兹涅兹曲线理论中,人均收入是一个外生变量,即环境污染不会影响人均收入,但事实上,环境污染会对生产活动造成影响,减缓经济发展,降低未来人均收入。在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时,如果化境污染过于严重的话,将会阻碍生产活动,从而导致经济不会到达高程度的状态,就不会出现转折点。另外,EKC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考虑生态阈值。生态阈值是指当生态环境破坏到一定程度时,生态系统由于无法承担而崩溃,这样经济继续增长只会加重环境污染,污染情况会沿着实线上升,而不会转折到虚线。如图2
13、.2所示:环境污染EKC生态阈值经济增长图2.2 生态阈值和EKC2.2 FDI与环境污染的假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但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那么经济迅速增长背后的环境污染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由于FDI的飞速发展,FDI对环境的影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主要的假说介绍如下:2.2.1 “污染避难所”假说“污染避难所”假说说明的问题是在环境管制宽松的国家会出现更多的污染型企业,环境管制差异是导致FDI流入的主要原因10,这是由Walter和Ugelow于1989年提出的。2006年周力、应瑞瑶通过对我国
14、1998-2005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FDI越多,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污染将越严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管理投资额越少,这个国家或地区的FDI将会越多 11。在世界经济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污染型企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是自由贸易必然的结果。环境问题管制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问题,环境管制是需要高额成本的,环境管制较为严格将会导致该地区的企业生产成本较高,相反,较松的环境管制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必然企业将从严格的环境管制地区转移到松弛的环境管制地区。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采取严格的环境管
15、制办法,造成在发达国家污染型企业生产成本很高,而发展中国家更注重经济发展,采取一些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采取环境管制制度较为宽松,企业生产成本较低,这使得污染型企业由前者向后者转移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另外,对环境问题的管制和监督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成本,有些发展中国家无力承担这也有利于污染型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甚至有的发展国家为了赶超经济不惜有意调低外资进入的碳排放指标来吸引外资投入。2.2.2 “污染光环”假说支持“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学者认为FDI会给FDI投资国带来环境污染,弊大于利,然而另外一些学者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支持“污染光环”假说,该假说是“波特假说”衍伸出来的。“波特假说”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 E.Porter首次提出。该假说指出严格的环境管制将促进技术改进,环境管理方式创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污染光环”假说简单来说就是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在引进外资时,除了涌入大量的资金以外,也引进了一些处理排污的先进技术和环境管制制度,有助于东道国的环境改善。相比国外,我国相关研究的时间虽然晚了一些,多为实证分析,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赵国庆、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