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研究王冰 摘要: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建设质量关系到培养和造就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和水平,然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精品教材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本文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进了系统归纳、提炼,并从教材建设主体: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职高专院校、高职教师、出版单位等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材建设; 问题; 建议 一、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有直接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特点,具有专业设置多样化和实训、社会实践多样化的特点,因此给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建
2、设(包括开发、选用等)方面带来很多实际问题。一方面是需求多样化,给各类教材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使出版社组编的教材其适用性受到了限制。近年来,全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区域性特点,某些行业在某些省份相对集中,使得不同地区的高职教育有着相对的特定需求。诸如,电子行业比较密集的省份莫过于广东和福建;机械制造相对密集的地区莫过于西北和东北某些地区。而高职教材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恰恰是没有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客观需要。 目前高职教材种类繁多,但很多教材的结构体系趋同于传统的本科教材,偏重理论性,缺少相应配套的实训类教材;缺乏与地区、行业发展相适应的教材,教材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及时反映生产中的新知识
3、、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与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存在距离,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缺乏教学的可操作性、教材的可读性,教材的形式比较单调,缺乏趣味性。 高职教材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品种众多,同质化现象严重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由发展初期的解决有无问题到今天的遍地开花,是高职教育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结果。由于市场机制的影响,明确标明“高职高专教材”的品种数量激增,具体有多少品种的高职教材,目前尚无具体统计数据。目前全国约有460余家出版社(占我国出版单位总量的80多)参与出版高职教材,有的出版社少则开发几十个品种,多则开发千余个品种,从中我们可以粗略感受到高职高专教材的品种规模
4、。若想获得更真切的感受,可以“大学语文”一门课程为例,有数据表明,目前社会上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材有400种之多,其中标明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达47种。 这些高职教材,有些是省部级优秀教材或精品教材,但更多的是质量一般,甚至是内容交叉、知识点结构近似、低水平重复者,还有一些属改头换面、照抄照搬之类。如此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干扰和影响了优秀教材或精品教材推广和应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改革的创新有较大危害。 2教材内容滞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 在高职教育飞跃性的发展历程中,对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始终是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战线最活跃、最重要的一个课题。课程模
5、式、内容的不断改革与演变,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使课程建设的主体之一教材建设的滞后性愈发彰显出来。 (1)在高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往往从思想上批判了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中职教材的“发面馒头”,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依然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这也是我们每次在组稿会议期间需要着力扭转的一个主要的观念性问题。 (2)由于教材的编写者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支持,编写的高职教材难免出现体系不明、
6、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3)由于教材编写还没有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羁绊,尚未形成特有的内容结构体系;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 (4)由于教材的编写往往周期较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而且不少教材不符合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这与高职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和实际要求不相适应。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选用的部分教材,其内容仍然陈旧过时,内容体系偏重理论性,不能反映一线岗位对相应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甚至个别教材,由于从筹划到编写出版发行的时间过于仓促,
7、错误率极高,不堪选用。 3实训教材数量和内容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时数一般占总学时数的1223,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职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高职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实训基地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作为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培养目标最重要环节的实训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步伐,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1)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实训教材的编写组织不力,实训教材尚不能自成体系,远远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并且,实践教学在各地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不强,内容繁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全国尚没有统一的高职实训教材,教师临时编写又缺
8、乏参考资料,有一定的困难。 (2)对实训教材的编写缺乏应有的重视,实训教材存在的结构不合理、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实训教学特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极不适应,影响学生能力培养。 (3)一些高职高专院校还在沿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验教材作为实训教材,内容较陈旧,大多是一些传统的实验项目,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和针对性。教材结构一般也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这样的固定模式编写,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教学中学过的知识,使得实训教材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 4课程教材通常自成体系,缺乏沟通衔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构建的,围绕能力培
9、养主线,不同课程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现在的许多高职教材在确立内容体系框架时,研究范围通常局限于对应课程领域内,过分强调自身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较少考虑与相关课程、后续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以及这类课程对本门课程的知识内容需求,结果造成知识点的交叉重复,或侧重方向出现偏差。这样在教学实践中,因教师各自理解的深浅与角度不同,可能会导致一方面由于重复讲述,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表述上的不一致,增加学生学习的障碍。 5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有效衔接 “双证融通”是当下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是充分提高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效能的有效途径,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当
10、然,这一目标的实现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作相应的准备。“双证制”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新技术和基本技能。但目前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所对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具体来说,就是没有真正地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点转化为课程教学的知识点、技能点。 6教学资源开发薄弱,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目前的高职教材仍以纸质教材为主,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共享
11、型教学资源平台及其相关机制尚未形成,广大教师难以获得优质教学资源。尽管近些年来,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代表的一些优秀出版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意识地加强了这一领域的建设力度,研发、推广了一批实用、好用、多媒体形式的精品资源应用于高职教学实践中,但仍无法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的强烈需求。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环节,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节约教育成本、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习空间,尤其是对于我们的主要培养对象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面对着大量“课本搬家”式的教学课件,只能遗憾地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远未得到充分体现。
12、7出版社间的无序竞争,阻碍了高职教材建设的健康发展 高职教材日益严重的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因教材出版的短期行为造成的教材质量整体下降,教材盗版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等等,这些问题都与参与职教教材出版的出版单位间的无序甚至可以说是恶性的竞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问题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主体涉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出版单位等几个方面。 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始终给予了充分重视,从教育部高教司到各省教育厅都有计划地组织了国家、省级的规划教材建设项目,建立了优秀教材的评审机制,对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教材建设工作进行宏观
13、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但对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这样的管理与引导又显得力度不够。 (1)未形成指导性建设意见或标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已为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广泛认知,但限于参与教材建设的专家、教师对其理解的角度、深度有所不同,最终落实到教材内容的定位、特色的把握等具体问题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就需要在研究、编写教材的初期,有更加权威的、高层次的指导性建设意见或标准作为参考性依据,来帮助教材编写者把握基本的编写方向。这样的意见和标准应该是以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核心的,出自权威的专家团体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是更侧重于内容层面而不仅局限于运行层面
14、的;是专业的、指导性的,不是法定的、指令性的。正是由于目前相关标准的不够完善,使得许多评审产生的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并未如所期望的那样获得广泛的认同感。 (2)未建立教材出版的准入机制。目前,众多出版社都瞄准了高等职业教育出版领域,但高职教材应该由谁来出?怎么出?是应该有要求的。我国在新增出版权方面执行比较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但对已取得出版权的单位,其出版领域却没有严格的限制,这就使得不同类型的出版社都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出版的行列中来。准入制度的欠缺无法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权威性和标准贯彻的无误性,优秀的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必须出自于底蕴深厚、行业领先、专业优势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出版社,以确
15、保教材的质量、教学资源建设的持续投入。这是一个亟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出版管理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 (3)未建立教材建设的权威性组织、协调、监控主体。从宏观及整体上把握高职高专的教材建设,整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吸纳优秀作者资源参与建材建设工作;加大对水平低、质量差的高职教材的整治力度,在选择、推荐优秀教材的同时,公示、清理劣质教材并在评估检查工作中予以监控,对于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组织完成。教育部于2006年成立了44个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可以行使这一方面的职能,但因时间较短,其在教材建设方面的作用还未能很好地发挥。目前,由于缺乏教材编写与教材出版联系的平台,许多高职院校与出版社的联系往往是单线的、偶然的、零星的,也是无序的;同时,出版社在召集教材编写人员时,也难免挂一漏万,使各色人员掺杂其中。因此,教材建设、选用的质量和水平都难以保证。 2高职高专院校 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在面临教材建设问题时,通常处于两难境地。前期规模的迅速扩充,为后期硬件配套建设带来较大压力,在总体资金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用于学校软件建设的投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一点从首批28所示范院校的初期建设方案中就可以明确看到。所以,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建设在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往往成为教师或单个教学团队的局部行为,缺乏整体组织和激励机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