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自我预防措施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21364163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关节炎的自我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骨关节炎的自我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骨关节炎的自我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关节炎的自我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关节炎的自我预防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骨关节炎的自我预防措施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等。也称作退行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以及骨质增生为特征,老百姓俗称“骨刺”。原发性多发生于50岁以后,女性略多于男性,常累计过个关节,以膝、髋、手指、腰椎和颈椎等关节。继发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40左右居多,表现为少数关节受累。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骨关节炎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骨关节炎。仅有一部分患者临床有症状表现。骨关节炎不仅会引起老年人剧烈的关节疼痛,严重时还会致残。本文对骨关节炎的自我预防措施简述如下,仅

2、供参考。1.骨关节炎致病高危因素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中致病第一位因素是年龄。随着年龄增大,膝关节反复使用,导致软骨营养及代谢异常,出现炎性改变。老年人软骨中水的含量会增加,构成软骨的蛋白质分解,从而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明显减少了黏多糖含量,导致基质中的硫酸软骨素受到影响,降低了骨韧性。当膝关节长期受应力不平衡力学作用时,更容易出现退行性病变。其中45岁以上女性多见。肥胖也是致病关键因素。当身体体重过大,影响了走路的姿势和步态,都导致了关节的生物力学改变。肥胖者膝关节病变多发生在内侧软骨,这是缺乏运动的明显表现。因不同种族、不同地区影响,人们患骨关节炎发病率也有较大差异,表明遗传也

3、会影响骨关节。女性绝经后患骨关节炎率较高,这是由于此类女性缺乏雌激素,导致关节软骨中雌激素过少,引起了骨关节炎。因地区差异,生活于阴冷环境,骨中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也会增加骨关节炎发病。有些人先天膝内外翻畸形,力线不平衡也会致病。有些人因工作原因关节劳损过度也会增加患病率。受骨折、脱位、半月板损伤等创伤影响,也会导致膝关节发生骨关节炎。2.骨关节炎的自我预防措施骨关节炎发病后临床尚没有逆转和治疗手段,随着病情的进展,病情恶化,导致关节畸形、残疾。大多患者治疗是为了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控制病情的进展。病情进展到晚期只能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所以,根据以上发病因素,骨关节炎患者日常要加强自我预

4、防,才能有效配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具体措施如下:2.1消除致病因。骨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充满信心,正视疾病。平时避免关节过度的负重。日常生活环境不能过于潮湿,不能受凉、久站和久坐。关节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针对高危因素要实施针对性处理,例如:肥胖患者要减肥,少走路。适当锻炼能改善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关节稳定性。缓解关节疼痛同时,也能避免病情进展。不能单纯认为卧床休息才能保护关节。注意适当负重锻炼,也能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睡眠时膝下不要随意垫枕头,随意这种动作可能减轻疼痛,却不利于关节保护。日常穿护膝,可以保护膝关节。2.2适当运动。可多做伸展运动练习,逐步

5、加强力量训练,能提高骨强度,减轻骨退变,预防骨关节炎病情进展。例如:游泳、散步、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日常可以在仰卧时练习直腿抬高,进行抗阻力训练,都能利于关节屈伸活动的恢复。避免过度锻炼,使骨关节炎症状加重。也要避免不合适运动,使关节扭力过度、关节负荷过大,例如:奔跑、跳跃、负重、蹲起、登高、高强度健美操及频繁上下楼等动作。只有选择合适的锻炼和运动强度,才能利于改善关节活动功能。一般选择增强肌力训练,不负重练习为标准,逐步增加锻炼强度。2.3饮食预防。骨关节炎日常饮食预防主要是选择补钙,补充足够高钙食品,保证骨代谢需求。例如: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要高于成年人,每日最少1200mg,多选择牛奶、蛋、豆制品等。同时,注意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同时要多补充富含维生素D食物,促进钙吸收。增加多种维生素摄入,例如:维生素C片剂,具有抗氧化、促进胶原合成等功效,还能保护关节,避免骨关节炎疾病的进展。对维生素A、维生素B1、B6、B12等必要元素,也要注意增加摄入量。总之,骨性关节炎患者要了解骨关节致病高危因素后,适当开展自我保健意识,才能积极做好预防措施,改善生活质量。-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QC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