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2135694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撰写人:_日 期:_2021年初三政治备考策略及计划总结一、重视复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三政治复习,要完成两个过程,即掌握知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运用过程。而实行开卷考试,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较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考查。因此在教学中当然要讲清知识道理,但不能停留在“是什么”和“_”上,要注重“怎么办”。而中考试题还具有突出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实际的特点,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关心社会热点,熟知党在解决热点问题上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而当前的热点问题有:_三农问题、加快

2、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习“八荣八耻”树立_荣辱观、反_维护祖国统一、神舟六号,再续航天梦、建设_新农村等等,而老师在复习的时候就应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对这些热点内容进行分析。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当前学生以为开卷考试,不必读书了,只要就事论事就行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在突出社会热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不是不要理论知识,而是对理论知识要求更高、更深。纵观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基本仍然是“题目出在课本之外,答案仍在课本之内”,只是加强了系统性和综合性、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针对中考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正确的指导,调动他们的积

3、极性、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开卷考试,就要立足教材,在全面精读、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将各课、各节、各框的知识点梳理出来,形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也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归纳、比较、联系”的方法进行复习。第二、加强习题的训练,提高答题能力。要精心设计习题,认真搞好习题讲评。搞好习题讲评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一环,不能简单应付,习题讲评时不能简单地给答案,而是着重讲解题方法、思路、讲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各类试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结合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审题,整理解题思路、安排答题结构、答案内容、要点范围等。只

4、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初三政治复习计划第一轮: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分为:七年级用一周时间复习,八年级用五周的时间,九年级知识用三周时间。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

5、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讲解,帮助学生记忆。第二轮:专题复习即_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

6、实际问题。时间是从第十周开始,估计使用两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_。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第三轮:模拟练习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注意的问题有: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这一阶段主要环节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首先,精心

7、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最后,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向前看,九年级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可谓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考前指导,并自己做到心中有数

8、,扎实研究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教法,学习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指导方法,搜集其他学校水平高的试题,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有关月考、期中考试和模拟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初三政治备考的重点问题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含义、实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的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5、爱国主义的含义(内涵)及表现: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表

9、现: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_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1、“小康”一词源于诗经。小康水平的含义: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2、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是怎样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_同志提出来的,也就是我国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具体地说,就是到_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_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4、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

10、、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科学技术、智慧、开拓精神、资本、管理和信息等。7、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广泛、充分的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调动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和谐相处。、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还要形成相应的分配制度和政策。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和政策是激发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的有力杠杆

11、。也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的充分保证。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关系:分配制度是从我国_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即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6、_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的时候,个人的社会责任就应增强。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

12、标志。、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7、勤俭节约的意义是什么?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8、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因此,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2)、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第 页 共 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体育理论与教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