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保护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桥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保护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桥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保护研究桥是无锡特色之一,古桥更是无锡城市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实物标签。古桥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值得挖掘和研究。如今,无锡古桥保护工作已逐渐提上日程,许多古桥资源得以保护、利用,树立了传统文化建设和保护的典范。但同时,仍有一些古桥处于被忽视或是保护不当的境地,古桥保护工作仍需各方人士协同努力。但调查发现,无锡城区被完好保存的古桥并不多。为此,本课题希望调查无锡古桥的现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对古桥保护起到一定作用。 一、无锡城区的古桥资源概况 无锡市总面积4787.6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502平方公里,总面积的31.4%。全市有3100多条河道,总长2480
2、公里,市区内河道总长150公里。过去,城区水网密布,桥梁与水道纵横交织。据文献记载,无锡最早的桥为西门桥和大市桥。清光绪七年无锡金匮县志记载,无锡城区有桥64座。南门运河上依次排着清名桥、大公桥、跨塘桥。光绪末年,工商业日渐发达,交通繁忙,无锡城区的桥梁日渐增多。解放后,河浜大量废弃,为解决小桥成为堵塞交通“咽喉”的情况,桥梁拆除逐渐增多,原城中直河上的大市桥、中市桥、南市桥已随河道的填塞而拆除,而小桥如溜龙桥,大桥如光复桥、吉祥桥则变为通途。古桥梁不仅表现地域特色、民俗特征、民族心理,还展示了历史韵味与记忆,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口口相传的古桥传说,也给人强烈的历史文化认同感。此外,与古桥
3、有关的地名、桥联、桥诗、桥碑、桥亭、石雕、石刻等也独具内涵,是城市文化的“古名片”。古桥是历史的年鉴和文化的结晶,理应是研究无锡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一环。此外,保护古桥还可以满足交通需求,增加旅游创收。这些形式可以实现古桥的经济价值。如以清名桥为核心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由泗堡桥异地重建而得的“帆影桥”,现均成为景区的重要景点。据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资料显示,无锡古桥数量居江苏省第二,城区被列为文保单位的有17座,其中宋代2座,明代1座,清代13座,民国时期1座。从古桥梁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北塘区、南长区、滨湖区、锡山区和惠山区。 二、无锡古桥保护的思考 (一)石桥的保护修缮 1.根
4、据不同情况做出移地重建、修缮、扩建等相应的措施。处于交通要道的古桥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则予以重建,但为了保护古桥历史,可以在桥上立石碑,简述其历史,如亭子桥、西门桥、莲蓉桥等。 2.移地重建失去交通功能的古桥,保护古桥的原样。从荷叶村移到鼋头渚的泗堡桥,就获得了新生命。而对于已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古桥,则采用异地浓缩的方式,集中于某一处,按原有风貌重建,如吴都路景观带的城市记忆段。 3.对仍有一定功能的古桥进行保护、修缮,让其承担交通功能与旅游功能,如清名桥、巡塘桥等。 (二)保护修缮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妥善的修缮保养 无锡现存古桥分布广泛。城区的部分古桥仍在使用,一些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但
5、多数散落在乡村的古桥逐渐失去交通功能,常年缺乏修缮保护,加之风沙侵蚀、河水冲刷、河道淤塞,逐渐开始走向消亡。如东镇西北缘的明代古桥扬名大桥,虽被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已废弃不用,桥面杂草丛生。 2.不得当的维修 古桥梁维修是一门技术,不当的维修会造成桥体造型特色、艺术特点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北塘区棉花巷外环河上的明代古桥兴隆桥,加上“新外套”,严重破坏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再如梁塘桥整修时所用的金山石料,桥面的古石风水轮回图案不知去向,各种新的加工痕迹以及不当维修都使古桥风韵受到破坏。 3.不合理的使用 古桥合理使用可充分保护古桥梁的价值。但是为车马、行人、小船等设计的古桥,难以承载机动车和
6、货船的要求。南长区棚下街南端外环河上的清代古桥迎龙桥,处于拥挤的居民区,为了应对较大的人、车流量,原有桥面上被铺设了一层水泥外皮。一些已被发展为旅游景点的古桥,在被保护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客流量,一些古桥处于超负荷状态,寿命大为缩短。 三、对无锡古桥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1.建立古桥资源信息库 政府部门曾对古桥基本情况有资料记载,但多限著名的古桥,对其他古桥涉及较少甚至没有提及,留存的资料较简单。进一步完善古桥数字资源信息库,势在必行。建议政府出资成立专业的古桥调研小组,一方面对古桥进行调研、测绘;另一方面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统计。用文字和图片进行对比记录,转换成电子文档留存,确保古桥资料的完整保
7、存,为古桥研究和修缮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2.综合开发古桥资源 旅游功能的开发是古桥资源的一种动态利用,也是古桥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无锡可以把古桥打造成特色品牌,展现古桥的韵味与内涵,营造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意境。在古桥旅游资源开发时应该注意: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坚持适度性开发原则;提倡多样性开发原则。 3.加强古桥文化的研究 古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古桥的造型与石作艺术承载着无锡人的精湛技艺和精神信仰,人们的传统意识之中的动物、吉祥纹样被雕刻在桥梁上,起到降妖伏魔、教化向善、祈求福运的作用。金莲桥石栏外侧雕刻着宋代典型的“压地隐起缠枝牡丹间化生
8、(童子)”图案,表达了人们祈求富贵生子的愿望;而古桥梁楹联上包括的宗教劝善、记功颂德、地理状况、结构特征、民风习俗等内容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今对古桥文化内涵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量石作艺术品随古桥损害而消失殆尽,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也随古桥的离去而逐渐淡化。与古桥密切相联的伦理、民俗文化,在缺乏有效保护的情况下,流失于岁月长河。文化的流失是不可复得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重视古桥环境的保护 一是要处理好古桥周边城镇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被围堵在工业废墟之中的扬名大桥,缺乏配套的环境,也失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而荡口古镇就通过保护整体环境实现了古镇内桥梁的保护,桥梁和古
9、镇相融,在保护古桥的同时也为古镇打造品牌。二是要根据古桥梁现状,提出特定的修缮方案。每座古桥的破损状况不同,在修缮古桥时,须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桥梁上的蔓藤植物,如果不进行合理处理,会对桥体结构产生影响。另外,直接在桥梁上覆盖水泥,在桥梁周边肆意安置管道等,不仅破坏古桥原貌,也降低文物保护的价值,所以,应坚持“修旧如旧”原则。 5.筹措古桥保护的资金 古桥的保护需要大量资金,应动员社会力量,全方位开辟筹资渠道。无锡历来有民间修路造桥造福乡里的传统美德,历史上吴梓敬捐建吴桥、荣氏兄弟筹“千桥会”善款,都显示了民间强大的物资力量和从事公益的风俗。因此,可以吸引民间资金,成立古桥保护基金,还可设计古桥旅游开发项目,吸引民资投入。 6.强化古桥保护的立法 为了规范有序地保护古桥,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可拟定古桥保护管理条例。通过管理的规范化,做到有法可依,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按条例保护古桥,为此项工作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7.加强古桥保护的宣传 古桥是无锡的城市明片,是无锡历史文化的符号,也是无锡城市的历史记忆。政府可通过媒体,宣传城区古桥现状,以及与古桥相关的文化、民俗,提高人们保护古桥的意识。确定古桥保护日,让每一位市民,关注和监督保护工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