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珠海市香洲区第七小学 汤克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珠海市香洲区第七小学 汤克寒.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潮教学设计珠海市香洲区第七小学 汤克寒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视频、古文、诗词、传说等多种方式体会钱塘江大潮雄奇壮阔的景象。2、古今对照,诵读、积累、运用中华古典诗词,扩展对钱塘江大潮的认识,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让无数游人看客为之倾倒,有诗为证: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你们看过吗?老师也没看过,不过今天我们就有机会一起去看看这奇丽的景色。齐读课题观潮。二、通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钱塘江大潮的地位吗?“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啊,北宋大诗人苏轼也这样赞叹道:“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齐
2、读这两句话。从这两句话中,你觉得钱塘江大潮有怎样的特点?壮观。是啊,你期待见到这天下奇观吗?大家都很期待。三、看视频,结合课文感受浪潮之猛万众期待之下,看,潮来了!看视频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两个方面去感受这壮观的潮水。(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壮观吗?联系课文3、4自然段,你从哪里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生1:我从“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一句体会到很远的时候大潮的声音就很响,像闷雷一样。生2:“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浪比喻成水墙,说明浪头很大,很壮观。生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3、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钱塘江潮的壮观。四、滚雪球朗读,感受浪潮之势是啊,随着浪潮由远及近,声音也越来越大,气势越来越壮观,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气势。第一组: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第一二组: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第一二三组: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第一二三四组: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真壮观啊,仿佛让我们置身现场,再来读一读,这次我们配上汹涌的潮水声再来读!(配乐再读)五、古今对照读,感受浪潮之雄奇巨浪滔天,声势
4、浩大!其实,不仅是现代人,对于这壮观的江潮,古代人也用自己的笔描写下来了,宋朝的周密他也曾经描写过钱塘江潮,他是这么写的,听老师读: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请一个同学试着来读一读,师随机正音。我们一起读一读。明白什么意思吗?不明白不要紧,其实他描写的就是我们书上的内容,不信我们就来读一读。出示文言文和现代文对比,师生对比读。师: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生: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师: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生:再
5、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师: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生: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男女生对比再读一次。再读古文选段: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这就是杨诚斋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这句诗所描写的意思。现在明白这段古文是什么意思了吧?这其实是初中的古文内容,你看你现在就能够流利读下来,并且懂意思,古文没那么难学,你们真了不起!六、拓展古诗读,感受浪潮之壮美除了杨
6、诚斋,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被它震撼,写下了许多诗句,齐读: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唐 姚合夹岸炎天迷雪岭,居人晴日骇雷声。宋 苏颂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宋 陈师道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毛泽东师:唐代的姚合拿它和沧海白云相比:生: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唐 姚合师:苏颂则这样形象写道:生:夹岸炎天迷雪岭,居人晴日骇雷声。宋 苏颂师:陈师道则发挥他的奇特想象力:生: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宋 陈师道师:我们的毛主席也这样由衷称赞钱塘江潮:生: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毛泽东给大家两分钟时间,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背一背。现在,你能用你背下来的诗句,替换掉杨诚斋
7、的诗,来形容下钱塘潮的景象吗?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云“ ”者是也。 同学们引用得真好,下次我们写某处景色就可以引用一些诗词来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意思了。七、补充资料,多方面了解钱塘江大潮那么,这么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它是怎么形成的呢?1、我们课本中的资料袋是这么解释的: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hng)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chng)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狭(xi)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
8、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xing)涌澎(png)湃(pi)的壮观景象。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天时地利。2、其实老师这还有一个关于钱塘江潮形成原因的传说,想不想听?传说钱塘江大潮的形成跟这两个人有关,一个叫伍子胥,一个叫文种。在春秋时期,钱塘江两岸有两个敌对的国家,一个叫吴国,一个叫越国,伍子胥是吴国的大将,文种是越国的大臣,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卧薪藏胆,想要复仇,被伍子胥知道了,他向吴王进谏,吴王却听信谗言,反而杀了伍子胥,将他的尸首丢进了钱塘江;而文种在越王复仇的过程中也立下了大功,最后却也因为越王听信谗言被杀,尸首也被丢进了钱塘江,这两个人的怨气就在钱塘江里不散,掀起了滔
9、天巨浪。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不过听了之后,相信你对钱塘江大潮就更加了解了!你们看,在观赏自然风光的时候,如果能够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来看,就更加有味道啦!其实,从宋朝开始,八月十八这一天逐渐演变成观潮节,在这一天,人们除了观看汹涌壮观的潮水,还观看江面恢弘的水军演习,还欣赏勇敢的健儿游泳弄潮很多人观潮之后,对此念念不忘,白居易就在他的忆江南里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北宋诗人潘阆的酒泉子中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八、总结学语文不仅仅是学课文,今天我们结合视频、古文、诗词、传说等多种资料,立体地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所以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多角度地联系其他资料,这样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也会更加有趣。最后,请同学们再去多读读课文,并找一找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诗词和图片,再和大家交流。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