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研究-毕业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2115450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台山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台山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台山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台山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台山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台山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研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台山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研究-毕业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台山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研究 摘要:伏牛山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伏牛山的旅游业发展迟缓。然而,与伏牛山地理人文景观都非常相似的云台山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在参照云台山发展的成功及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学习经验,阐述了伏牛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并针对性提出了一些开发措施。关键词:云台山;伏牛山;旅游开发;对比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一些具有同等价值的旅游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面貌。云台山旅游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著名的“云台山模式”,景区发展良好,大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与其相似地

2、伏牛山地区尽管在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市场条件、政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因此,伏牛山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可以借鉴云台山发展的经验,避免其出现的问题,使伏牛山区的旅游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 伏牛山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伏牛山地理概况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等6县境内,面积56024公顷。保护区由西峡老界岭黑烟镇、黄石庵、内乡宝天曼、栾川老君山、嵩县龙池曼、鲁山石人山等6个保护区组成,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伏牛山是东西走向,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

3、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同时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6。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1.2地区旅游资源概况伏牛山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森林植被保护完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使这一地区的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2.1伏牛山地区的资源种类丰富伏牛山地区自然山水景观优美,人文景观类型丰富,资源特色突出。自然景观有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化石群西峡和内乡恐龙蛋化石群、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石人山国家级名胜区、白云山、老君山、寺山、西秦山国家级森林

4、公园。人文景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乡县衙、淅川的荆紫关古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州古城、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楚长城、亚洲最大鲁山航空展览馆、中国第一所军校云梦山庄等等。1.2.2资源具有过渡性的特征伏牛山地区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同时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因此,这一地区的资源具有过渡带的特性。自然资源的北雄南秀在这里有机的融为一体。人文资源也具有过度融汇的特征。如内乡县衙的建筑风格南北兼具,儒、释、道三家文化在这里相互排斥,彼此吸引、融汇。1.2.3宗教文化和根文化突出伏牛山地区儒、释、道三家在此鼎足而立,融会贯通,留下了众多高品位旅游资源。如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的香

5、严寺,是唐代名曾慧忠和尚的道场;老君庙、铁钉山道观等道教遗址;嵩县的二程故里和西峡的孔夫子回车处,是儒家文化的代表。这里有许多中华文明之根发源于此。汝阳杜康仙庄是酒文化根之所在、南召猿人是中原文明之根、刘氏始祖刘累故里是全球刘氏子孙根之所在1。1.3资源开发现状伏牛山地区的旅游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旅游资源的开发初见成效,游客人数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旅游业地位得以体现,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也在逐步的完善。伏牛山地区的景点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成绩。各县纷纷建立了一批旅游景点,如宝天曼、石人山、龙峪湾、鸡冠洞、重渡沟、白云山、恐龙遗迹园等等。其中

6、,宝天曼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龙峪湾等还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建立了一批参与性的旅游景点,包括果实采摘、探游农家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使旅游产品由单一观赏型向参与型产品转变2。伏牛山地区的旅游产品已经占领了一部分的旅游市场,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宣传的力度增强,这一地区的游客数量急剧增长,尤其是省外的游客。旅游收入也成逐年增加的趋势。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力伏牛山区的城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邮电通讯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山区的社会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通过网络化的管道,北部与310国道、连霍高

7、速公路和洛界高速公路相连,东部与京珠高速公路和许平南高速公路相连,形成了一定的运输交通体系。旅游服务功能体系齐全。1.4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4.1管理体制不顺伏牛山旅游资源属于三市八县,各县从各自的立场去开发本县的旅游资源,结果造成各景区孤立、分散,未形成联系密切的网络系统,给游客游览造成不便,降低了前来旅游的兴趣。各县市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为政,自行开发,不仅产品雷同,无序竞争,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使自然资源遭到了破坏,而且影响了伏牛山的整体旅游形象。1.4.2宣传力度不够,品牌不响虽然伏牛山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这里的很多有价值的景点却鲜为人知,仍未形成品牌优势,尤其是符合本区域

8、旅游资源特点的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科考旅游、休闲旅游等旅游产品未被很好开发,仍未形成旅游产品体系。1.4.3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低一是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人员短缺。由于伏牛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人们的市场意识淡薄,生态保护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不强,缺乏优秀的人才加盟。二是专业人员短缺。由于基础教育和培训较少,合格的旅游接待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这无疑是给导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导致旅游服务质量的档次与水平不佳3。1.4.4旅游开发资金不足,环境问题突出伏牛山旅游开发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各地政府以及当地的企业和个人投资,由于各地中基本上都是贫困县,当地政府支配财力有限,民间资金和建设能力相对薄弱,有

9、限的资金对景区开发产生了限制,导致伏牛山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促销严重落后4。而且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资金约束而急功近利,满足于简单的低层次开发,资源遭到破坏,景区布局混乱且与景点环境极不协调。宾馆对景观及景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和污染,环境破坏问题突出。2 云台山旅游开发条件及经验2.1云台山地理情况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云台山因山势高峻,群峰似刀峭崖台,常见白云缭绕而得名。云台山地质公园园区包括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和青龙山风景名胜区东部及外围地区。范围北起晋豫省界,南到山前西村一方庄一线,西起艾曲一裴庄一线,东止修武县界。国家地质公园主要以云台山园区

10、的构造单面山体地貌和断崖飞瀑、幽谷清泉地貌为特征。2.2资源概况云台山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突出:2.2.1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云台山地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原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积淀深厚。据考,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帝王及其皇室到此采风、避暑;魏晋时更有不少名士来此避难、隐居;唐宋时受佛教青睐,多处建寺建塔。尤其是唐宋以后,云台山成为文人墨客游山玩水、谈诗论道的主要去处之一。目前,保留或正在修复的遗迹及其它人文景观有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

11、蕴的文化内涵。此外古老节日民俗,诸如元旦观日出、春节放生、上巳春浴、清明踏青、端阳斗百草、七夕祭牛、三伏观瀑、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朔望钟声等,也为云台山的人文景观增添许多文化内涵。2.2.2奇特的自然景观云台山地质公园主要以云台山园区的构造单面山体地貌和断崖飞瀑、幽谷清泉地貌为特征。公园内群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云台地貌”景观,是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观,是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又具有典型性。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公园内保存和生长了一些如白鹤松、大国榉等古老树种及竹林等特殊植物,太行猕猴、金钱豹等保护动物。有些特殊植物和动物

12、还成为在中国北方生长和分布的北界,因此,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目前已开发的各类自然景观共有7种170余处,有山峰100余座,陡崖10余处,峡谷中保留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系统独特的地层、岩石、矿物旅游资源,典型特征的地质构造旅游资源、险峻秀丽的构造剥蚀地旅游资源、奇异多样的洞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等等。2.3云台山开发经验2.3.1政府主导产业发展在云台山的发展过程中,修武县委、县政府为代表的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睿智决策,是推动修武旅游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政府主导、全面动员,成为打造修武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利器。这些年来,不管领导班子怎样变迁、调整,县委、政府发

13、展旅游业的思路始终不变、决心始终不改、力度始终不减。在景区开发建设上,坚持以财政投资为主,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全社会力量大办旅游。政府主导有力地推动了旅游市场化的进程和运行质量,使修武旅游业飞速发展。2008年该县共接待中外游客291.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3亿元,游客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国家和地区5。2.3.2景政和一,整合优势集中抓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涉及建筑、林业、水利、交通、土地等很多部门,部门之间、地域之间需要强而有力协调整合,才能确保形成有利于景区发展的合力。修武县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突出了政府主导职能,景区在很大程度上享有了政府合理配

14、置资源的行政优势。由此,修武实行了极富效能的“景政合一”管理模式,由岸上乡、林业局、水利局、青龙峡风景区管理局的主要负责人兼任景区管理局副局长,真正做到了政令畅通、步调一致,从而为景区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5。2.3.3强势宣传,大力抓旅游促销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叫响云台山的品牌,修武县从旅游开发之初,就对客源市场进行了超常规的全面宣传、集中轰炸式的营销,成功策划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宣传促销活动。例如:多次参加国际旅游博览会,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密度的营销网络,探索出形式营销、政策营销、情感营销和服务营销相叠加的营销方法,迅速确立了云台山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品牌魅

15、力和广泛影响。2.3.4高起点的规划,旅游设施“精品”化 云台山在开发中高起点、高标准,目标锁定在闯国际市场、树世界品牌。2001年以来,修武先后投资220万元,邀请国家旅游局、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部门和高校的60多位专家,对景区重新进行了定位,高起点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深度开发规划,每项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不准随意改动。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景区先后投入6亿多元进行了高标准的建设。各景点休息设施的外观、颜色、造型全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云台山在景区内建立了便捷高效的内部交通网络,实行数字化管理。2.4开发的不足之处2.4.1对景区生态旅游研究不足云台山景区的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够

16、到位,对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的特殊性研究不足,对生态环境容量的监测不够。特别是在每年的旅游旺季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以至于旅游人数超过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而对景区的自然景观及接待设施造成破坏。2.4.2景区的住宿、餐饮等接待管理不够科学化、规范化景区中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服务的个体户各自为政,服务缺少统一化、规范化。服务意识和观念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他们更多的是注重自己当前的经济利益,有可能会降低服务标准,而引起游客的不满,还会破坏生态环境,致使环境污染。2.4.3景区的生态环境及资源破坏严重景区的从业人员大多素质不高,对生态旅游的了解知之甚少;而前来游玩的游客在景区内乱刻乱画、大声喧闹、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对景区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景区的快速发展也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国家法/宪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