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2111772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评估一前 言一、工程概况*单位自1984年建成以来,为*事业的发展,为*市做出了很大贡献。特色、技术力量显著,有过辉煌时期,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设施落伍,居发迁移等原因制约了发展,发展缓慢。为根除制约*市*院发展的顽疾,彻底改善自身的条件,迁建*单位是十分必要的。*单位新建工程位于*以西,*以北,临近城市*街,交通便捷,生态景观良好,周边地势较为平坦,毗邻*,基础设施较为优越。该地块位于*区中心,满足医疗的服务范围。新建*单位为*,占地面积:*m2,基地面积*m2,建设规模* m2,其地上*m2,地下*m2,容积率0.5,覆盖率0.14,绿地率38%,项目总投资*万元。二、目的任务1、

2、任务由来:*院受*的委托,*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评估工作依据:在工程建设选址阶段,必须对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其目的是为工程场地的最后选定及征用建设用地的宏观决策提供地质灾害防治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损失程度。*单位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并结合评估区前人先后开展的区域地质研究、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以及水文地质勘察等研究成果,对区内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是本次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主要基础依据。法律法规依据如下:(1)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3、(2003年11月24日);(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004年3月25日);(3)省土地局、省地勘局地发199956号文件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4)*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1999年9月)。(5)国土资发2005162号文件之附件关于印发*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意见及技术要求的通知。(6)本项目委托书。*院受*的委托,对*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其主要任务如下:(1)搜集以往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气象水文等方面的资料,并

4、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及易发的区、段、点。(2)查明拟建场地地质环境基本特征;(3)对拟建场地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调查,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稳定状态、危险程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且进一步分析其形成机制及演化规律;(4)依据工程特点在实际勘查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5)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对土地适宜性做出评价;(6)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三、工作方法、进程、工作量及质量评述*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单位、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号)接受*的委托后,成立了*项目地质灾害

5、危险性评估工作项目组,随即展开工作。项目科研技术人员严格执行国土资发2005162号文件之附件关于印发*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意见及技术要求的通知,从新建工程建设地区地质环境的具体实际出发,针对工程建设的特点,以工程安全为核心,查明对建设工程相关设施构成危害的各种地质灾害,对评估区进行系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本次*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遵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作。1、工作方法本次评估工作在充分收集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工程场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野外地质灾害调查,着重调查了工程建设场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岩土体特征、河流发育情况、植被发育

6、状况及人类工程活动现状。(1)充分搜集、利用区内已有地质资料及初步可行性研究资料,通过现场踏勘,初步确定地质灾害评估区范围、级别和调查区范围;(2)在调查区内开展详细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3)对上述成果综合整理、系统分析研究后,进行拟建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做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4)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在野外调查与评估过程中运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MAPGIS)及数码摄像等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室内报告编制阶段的数据整理、资料统计、计算、图件编制和复制等工作采用计算机技术,以提

7、高成果的精度和确保图件的质量。2、工作进程及完成的工作量2007年9月11日 接受项目委托;2007年9月12日 资料收集、整理、野外调查的设计编写;2007年9月12日 野外专项地质灾害调查;2007年9月13日9月14日 综合研究分析、报告编写、图件编制。见图0-1 工作程序框图。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0-2。实物工作量表 工作内容单位设计工作量完成工作量资料收集份55野外地质灾害调查m2128800128800地质灾害调查点个55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点个33其它环境地质调查点个44接受评估委托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估要素选取综合评

8、估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提交报告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预测评估现状评估图01 工 作 程 序 框 图3、任务完成情况根据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技术人员对评估区的自然环境、地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编写了项目设计,依项目工作设计开展评估工作。充分收集、分析了工程地区的地质及相关资料,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全面地对工程建设场区地质环境背景与地质灾害发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取得的资料全面、翔实、可信。*新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现场基础资料。评估报告在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地质灾害综合评估,评估工作符合实际。本

9、次评估工作资料收集全面、野外工作扎实、评估报告内容丰富,基本阐明了工程地区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分布与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危害情况,并分区划分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等级,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建议。评估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符合国土资发2005162号文件之附件关于印发*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意见及技术要求的通知的要求。本次工作的*市为我国*生产基地,曾做过大量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本次工作搜集到的部分前人完成的水、工、环地质资料成果如下:(1)2002年*院等单位提交的*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500000;(2)1985年*省*地质大队、*省

10、地矿局*地质大队、*省地矿局*地质大队、*工程地质中心共同编写了1/100万*经济区工程地质说明书等五种说明书及相应的图件;(3)1986年*省地矿局*地质大队及*省地矿局*工程地质大队合编了1/50万*平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报告及相关图件;(4)*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提交的*省*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比例尺:1:200000;(5)*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提交的*省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规划,比例尺:1:500000。四、评估范围、评估等级的确定评估范围以占地面积为重点,评估区面积122800m2。评估区地理座标:东经*;北纬*。依据国土资发2005162号文件之附件关于印发*省建设项

11、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意见及技术要求的通知中评估等级分级标准(表0-3),拟建工程为一般建设项目。再结合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确认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简单(表0-4),因此确定本次评估工作为三级评估。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03地质环境条件评估分级复杂程度建设项目重要性复 杂中 等简 单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一级一级较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建设项目二级三级三级:为此次评估级别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表04复 杂中 等简 单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2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3地质构

12、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3地质构造较简单,岩性岩相较稳定,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第一章自然地理及人类工程活动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位置与交通*市位于*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北纬*,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市属于*平原,整个地区处于松*、*冲积一级阶地上,地势平坦、开阔,地貌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低平原特征。*市东与*地区相连,南与*省隔江相望,西部

13、、北部与*市接壤。*铁路从市中心穿过,东南距*市159 km,西北距*市139km。全市总面积*km2,其中市区面积* km2。*大道可沿*国道及*高速公路南至*市;铁路*线、*线是*省最重要的运输干线。见图1-1。二、气象与水文1、气象拟建工程场地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地带,四季气候差异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早霜;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3.5,年均降水量441.3mm,且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2.16%,蒸发量1589mm,年平均风速3.8m/s,无霜期145天,季节性最大冻结深度为2.10m,最大冻深为2.30m。*市气象资料具体见表1-1。图11*市气象资料统计表表1-1极端最低气温-40极端最高气温37.4累年最冷月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值-25.1累年最热月日最高气温月平均值27.8年平均气压0.098MPa月平均最低气压0.0971MPa月平均最高气压0.0996MPa夏季平均气压0.0974MPa冬季平均气压0.0991MPa年平均相对湿度63.1%月平均相对最大湿度83%月平均相对最小湿度34%最湿月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降雨量440日最大降雨量115雷暴日32.5天/年最大积雪深度220mm基本雪压0.30kN/m2冻土深度-2.10m采暖期180天主导风向冬季:西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刑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