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前5分钟哲理故事演讲_课前5分钟演讲小故事.docx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85KB
约6页
文档ID:520770525
课前5分钟哲理故事演讲_课前5分钟演讲小故事.docx_第1页
1/6

课前5分钟哲理故事演讲_课前5分钟演讲小故事   一个个富含哲理的课前5分钟演讲小故事,告知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地熟悉人生,达观地看待人生,胜利地把握人生,欢乐地享受人生下面是为大家预备的课前5分钟演讲小故事,盼望大家喜爱!   课前5分钟演讲小故事篇一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一些李子路上吃他一路走一路兴致勃勃地嚼着李子,一会儿就吃完了,只剩下几个李子核把李子核扔到哪里去呢?这人一抬头,见旁边几步路远的地方有一棵桑树,不知道由于什么缘由,树干上有一个大洞,里面已经空了于是他就把核顺手扔进了树洞里想了想,又弄来些泥土填进树洞将李子核种上他这样做倒也并不是为了种出李子来,只是一时好玩罢了,种完就走了,也没有当成一回事日子一长,他也渐渐地把这回事给忘了   再说那被种下的李子核,天下雨时便得到雨水的滋润,在树上栖息的鸟儿拉的粪便成了自然?的肥料,时间长了,竟真的发出芽来,长成了一棵李树有人见到桑树里长出了李树,觉得很奇妙,就把这怪事告知了四周的人   有个害眼病的人听说了,认为这棵李树可能是一棵神树,就拄着拐杖探究着来到李树下,向它许愿说:"李树啊,您假如能保佑我的眼疾消退,我就献给您一头小猪。

'他一说完,就觉得眼睛疼得没那么厉害了又过了些天,他的眼睛竟渐渐变好了他兴奋极了,逢人就说:"桑树里长出的那棵李树治好了我的眼睛,果真是一棵神树啊!'然后又预备了小猪,叫人敲锣打鼓地抬到李树下去还愿,四周的人都来看喧闹,大家都知道了这棵李树是神树   就这样,"神树'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远近的人就都知道了,而且越传越神:"那棵李树能让瞎子重见完明呢!'"那棵李树可以医好百病呢'人们都带着祭品慕名而来,祭拜这棵"神树',盼望它保佑自己   过了一年多,当年那个种李树的人又经过这里,听说了"神树'的事,又见到大家争相祭拜它的盛况,就到树边去看个毕竟这一看没关系,他不禁哑然失笑:"这棵树是我一年前种下的呀,有什么奇妙的呢?'   种树人一语中的,"神树'不神,不过是大家捧出来的罢了那个害眼病的人病好了只是偶然的,或者根本就只是他自己的心理作用帮他医好了病,哪里又是李树保佑的呢?我们遇到非同一般的现象,不要盲从轻信,要以冷静的头脑认真分析推想,做出科学的说明   课前5分钟演讲小故事篇二   三国时候,魏王曹操有个小儿子,名字叫作曹冲曹冲自幼聪慧伶俐、才智过人,深得曹操的宠爱。

曹冲做事爱开动脑筋、勤于思索,才只有五六岁的年纪,就可以想出方法来解决一些连大人都手足无措的问题   有一天,吴王孙权派人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作为礼物北方是没有大象的,曹操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硕大无比,心下很是奇怪,就问送大象来的人说:"这头大象毕竟有多重呢?'来人回答:"鄙国从来没有称过大象,也没有方法称,所以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早就听说魏王才略过人,手下谋士众多,个个都才智超群,请您想个方法称称大象的重量,也让我等领教一下北方大国的风范'   曹操立刻明白这是孙权给他出的一道难题,他可肯定不能丢这个面子,让国威受损于是他召集群臣,传令下去:能称出大象的重量的人,重重有赏大家都绞尽了脑汁,苦苦思考有人说要做一杆大秆,曹操反对说就是做出来了,也没有人能提得动啊有人说要把大象锯成一块块地零称,曹操斥责说怎么可能把吴国送的礼物毁坏成这样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人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就在大伙儿都一筹莫展之际,小曹冲突然走到曹操身边说道:"父王别焦急,我有方法,我们可以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齐水处作个记号,再将大象牵走,把石头运到船上去,始终到船到达从前作的记号为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

然后,我们再把石头分别称一称,把这些重量加起来,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   曹操听了大喜,众人也对曹冲的聪慧称赞不已就这样,大象的重量最终被称出来了   两千多年前,幼小的曹冲就有这样惊人的才智,怎不叫人赞扬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事要多动脑筋,常常熬炼自己的思维力量,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慧   课前5分钟演讲小故事篇三   魏王打算建筑一座很高很高的台阁,它的高度恰好是天与地之间距离的一半,并将这座高台起名叫"中天台'许多人知道魏王这个打算后,都觉得很荒唐,于是纷纷前来劝阻魏王魏王感到特别生气,他传下指令说:"谁要再来反对我的打算,一律杀头!'这样,大家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只是在心里焦急   一天,有个叫许绾(wan)的人背着筐,拿着铁鍬到王宫来求见魏王他对魏王说:"听说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愿前来助大王一臂之力'   见到这个前来关心建筑高台的第一人,魏王感到很兴奋魏王问他:"你有什么力气能够关心我呢?'   许绾说:"我没什么了不得的力气,我只是能关心大王您商议建台的方案'   魏王赶忙兴奋地问他说:"你有什么高见?快讲来我听'   许绾不慌不忙地说:"大王您在建筑高台之前,先得发动大规模的战斗。

'   魏王很不理解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许绾说:"请大王听我分析我听说天地间相距15000里,中天台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里,要建7500里高的台,那么台基就得方圆8000里现在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也远远不够做台基的古时尧、舜建立的诸侯国,土地一共才方圆5000里大王要建中天台,首先就得出兵讨伐各诸侯国,将各诸侯国的土地全部占据这还不够,还得再去攻打四周边远的国家,得到方圆8000里的土地之后,才算凑齐了做台基的土地另外,造台所需的材料、人力,造台的人需要吃的粮食,这些都要以亿万为单位才能计算;同时,在方圆8000里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种庄稼,要供应数目浩大的建台人吃饭,不知道还得要多大的土地才够用呢全部这些,都必需先预备好了,才能动工造高台所以,您应当先去大规模地打仗'   许绾说到这里,魏王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魏王当然是放弃了造中天台的想法   许绾劝告魏王,谆谆教导,以理服人,使魏王明白自己所要建的"中天台'只不过是毫无客观基础的盲目蛮干,它当然不行能实现 课前5分钟演讲小故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