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指标体系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929447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成长指标体系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企业成长指标体系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成长指标体系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成长指标体系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成长指标体系设计企业能力与企业成长指标体系设计(二)企业成长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在对企业能力进行测评时,首先要确立测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测评。本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遵循如下的原则:1. 目的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是对能力型企业的本质特征、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的客观描述,并为测评的目的服务,为测评结果的判定提供依据;2.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围绕测评目的,科学反映企业能力及其特征,指标概念正确,含义清晰,各指标之间不应有很强的相关性,尽可能避免显而易见的包含关系,对隐含的相关关系在处理时尽量将之弱化消除;3. 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涵盖与企业能力相关的指标,全面反映企业能力的各个要素和整

2、体情况。并且从中抓住主要要素,以保证综合测评的全面性和可信度;4. 有效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合理构造层次数量和指标数量,能准确反映企业能力,与测评对象无任何关系的指标不应被纳入到指标体系中,既要避免琐碎繁杂,又要避免过于粗略;5. 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考虑现实可能性,指标的数量尽可能的少而精,信息集中,数据资料容易获得,并且测评方法易于掌握,降低测评负担;6.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静态指标反映的是当前的企业能力水平,依据主要是显性指标,动态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能力的发展趋势和挖掘潜力,依据主要是隐性指标,它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7. 可比性原则:各测评指标要具有可比性,即便于研究同行业间的

3、企业能力的比较。(三)企业成长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对企业能力与企业能力系统的分析,我们设定了五个一级指标:知识生成体系、制度体系、组织能力体系、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价值实现体系。在这五个体系中,知识生成体系大体对应KSC模型的知识( Knowledge),其他四个体系则对应结构( Structure ), KSC模型中的文化( Culture)则散落于五个体系中。同时,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隔绝开来, KSC模型的三个层面都反映在各个指标体系当中,这充分反映了该模型对企业能力的解释能力,即三个方面相互藕合产生企业能力。一级指标的具体含义如下: 1. 知识生成体系。企业能力的形成本质上就是一

4、个知识创新的结果,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学习的竞争,本项指标就是考察企业的学习能力。2. 制度体系。一套基本的制度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平台,也是一种管理保障。它的二级指标包括规章制度、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管理者素质能力、员工素质能力等五个方面。3. 组织能力体系。外部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将促使企业组织不断的变革,本项指标主要考察企业组织创新和拓展能力,反映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4. 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们直接为公司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发展提供动力。本项指标主要考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新产品研发、高精尖设备情况等方面。5. 价值实现体系。考察企业市场价值实现的指标,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品牌及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企业能力的综合状况,建立一套科学的测评体系,对企业的战略决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企业能力理论与企业成长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我们借鉴各项研究的有益成果,以王锡秋和席酉民提出的型为基础,以迈克尔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贯穿其中,设计出了企业成长指标评价体系。当然,本文所研究的企业是指通用意义的企业,涉及到不同行业则指标选择和权重会有偏差,需根据本行业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分析。另外,在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对企业能力的要求和侧重点必然会有很大差别,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KSC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