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天线与技术课程报告汇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406286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波天线与技术课程报告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微波天线与技术课程报告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微波天线与技术课程报告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微波天线与技术课程报告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微波天线与技术课程报告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波天线与技术课程报告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天线与技术课程报告汇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波天线与技术课程报告汇总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考察报告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许焱绪论1 微波技术是研究微波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发射、接收和测量的一 门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是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研究电磁波沿传输线的传播特性 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场”的分析方法,即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特定 边界条件下解电磁波动方程,求得场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磁波沿线的各 种传输特性;另一种是“路”的分析方法,即将传输线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用克希霍夫定律建立传输线方程,求得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电压和电流的各种传输特性。2微波的定义:把波长从1m到0.1mm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微波。

2、微波波 段对应的频率范围为:300MHz3000GHz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微波介于超短波 与红外线之间,是频率最高的无线电波,它的频带宽度比所有普通无线电波波 段总和宽1000倍。一般情况下,微波又可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和亚 毫米四个波段。无线电波视频*身寸频紫外线f(HZ?3101 1 1310 3103102 3105 31081 1 1 1 L l 1 1 1 1 1 1 l l 1 1(m)101010101$1d1003 微波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似光性;(2)穿透性;(3)宽频带特性;(4) 热效应特性;(5)散射特性;(6)抗低频干扰特性;(7)视距传输特性;(8) 分布

3、参数的不确定性;(9)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污染。4. 微波技术的主要应用:(1)在雷达上的应用;(2)在通讯方面的应用;(3) 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4)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5)微波能的应用。目录绪论 1目录 2一、均匀传输线理论 3二、规则金属波导4三、微波集成传输线5四、微波网络基础5五、微波元器件6六、天线辐射与接收的基本理论7七、电波传播概论 8八、线天线9九、面天线 10十、微波应用系统11心得体会 12本课程我们共学习了十章,主要学习了均匀传输线理论、规则金属波导、 微波集成传输线、微波网络基础、微波元器件、天线辐射与接收理论、电波传 播概论、线天线、面天线、微波应用系统。一、

4、 均匀传输线理论1.1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共有三个参量:1)均匀传输线方程2)传播常数丫 3)相速u p与波长入1.2传输线阻抗与状态参量1. 输入阻抗由上一节可知,对无耗均匀传输线,线上各点电压U(z)、电流l(z)与终端电 压Ul、终端电流II的关系如下:U (z) U1 cos( z) jhZoSin( z)U1I (z)11 cos( z) j sin( z)Zo2. 反射系数定义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处的反射波电压(或电流)与入射波电压(或电流) 之比为电压(或电流)反射系数,3. 输入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 U(z)=U+(z)+U-(z)=A1e jB z 1 + rl(z)=l+(z

5、)+l-(z) = ej B z 1- r 1行波状态U (z) U (z) A1ej z行波状态下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a jzl(z) I (z)子ej Z02. 纯驻波状态纯驻波状态就是全反射状态,也即终端反射系数|=1。在此状态下,由式(1- 2- 10),负载阻抗必须满足:13. 行驻波状态当微波传输线终端接任意复数阻抗负载时,由信号源入射的电磁波功率一部分被终端负载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反射,因此传输线上既有行波又有纯驻波构成混合波状态,故称之为行驻波状态1.4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和损耗1.5阻抗匹配1)分三种:负载阻抗匹配,源阻抗匹配,共轭阻抗匹配。1.6史密斯圆图及其应用1.7同

6、轴线的特性阻抗同轴线是一种典型的双导体传输系统,它由内、外同轴的两导体柱构成。二、规则金属波导2.1导波原理1. 规则金属管内电磁波2传输特性1)相移常数和截止波数:.k2 k: k . 1 k;/k2。2)相速u p与波导波长入g。电磁波在波导中传播,其等相位面移动速率称为相速,。3)波阻抗。定义即:ZEHt2.2矩形波导1. 矩形波导中的场2. 矩形波导尺寸选择原则2.3 圆形波导1. 圆波导中的场与矩形波导一样,圆波导也只能传输TE和TM波型。2. 圆波导的传输特性kmncTEm n1)截止波长。akmncTM mna2)简并模。在圆波导中有两种简并模,它们是E-H简并和极化简并。3.

7、几种常用模式1)主模TE11模2)圆对称TM01模 TM01模是圆波导的第一个高次模3)低损耗的TE01模TE01模是圆波导的高次模式2.4 波导的激励与耦合:1.电激励2.磁激励3.电流激励2.5各类传输线内传输的主模及其截止波长和单模传输条件列表如下:传输线类型主模截止波长c单模传输条件矩形波导TEo模2aa 2b圆波导TE11 模3.14R2.62 R /2( D+q、微波集成传输线1. 微波集成传输线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可靠性高、性能 优越、功能的可复制性好。2. 集成微波传输系统分为四大类:(1) 准TEM波传输线,主要包括微带传输线和共面波导等(2) 非TEM波传输线

8、,主要包括槽线等。(3) 开放式介质波导传输线,主要包括介质波导、镜像波导等(4) 半开放式介质波导,主要包括 H形波导、G形波导等。w、3. 带状线:它由两块相距为b的接地板与中间宽度为 w厚度为t的矩形截 面导体构成,接地板之间填充均匀介质或空气。接地板 *接地板4. 带状线和微带线传输特性参量主要有:特性阻抗Zo、衰减常数a、相速g。Vp和波导波长5. 介质波导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开放式介质波导,主要包括圆形介质 波导和介质镜像线等;另一类是半开放式介质波导,主要包括H形波导、G形波6. 光纤按组成材料可分为石英玻璃光纤、多组分玻璃光线、朔料包层玻璃芯 光纤和全朔料光纤。按折射率分布形

9、状可分为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按传 输模式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四、微波网络基础4.1 等效传输线1. 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2.模式等效传输线4.2 单口网络1. 单口网络的传输特性令参考面t处的电压反射系数为r I,由均匀传输线理论可知,等效传输线 上任意点的反射系数为:| 1ej(12 z)2. 归一化电压和电流由于微波网络比较复杂,因此在分析时通常采用归一化阻抗,即将电路中各个阻抗用特性阻抗归一,与此同时电压和电流也要归一。4.3 双端口网络的阻抗与转移矩阵在各种微波网络中,双端口网络是最基本的,任意具有两个端口的微波元 件均可视之为双端口网络。下面介绍线性无源双端口网络各端口上电压

10、和电流之间的关系。1.阻抗矩阵与导纳矩阵U 1Z111 1乙 2 I 2U 2Z21 11Z22 I 22. 转移矩阵转移矩阵也称为A矩阵,它在研究网络级联特性时特别方便。4散射矩阵与传输矩阵1. 散射矩阵2.传输矩阵3.散射参量与其它参量之间的相互转换4.S 参数测量4.5 多端口网络的散射矩阵(1)互易性质(2)无耗性质(3)对称性质五、微波元器件5.1 连接匹配元件(1)短路负载(2)匹配负载(3)失配负载2. 微波连接元件微波连接元件是二端口互易元件,主要包括:波导接头、衰减器、相移器、 转换接头。3. 阻抗匹配元件(1) 螺钉调配器(2)多阶梯阻抗变换器(3)渐变型阻抗变换器5.2

11、功率分配元器件1. 定向耦合器1) 定向耦合器的性能指标(1)耦合度 隔离度(3)定向度(4)输入驻波比 工作带宽2) 波导双孔定向耦合器3)双分支定向耦合器4)平行耦合微带定向耦合 器2. 功率分配器将一路微波功率按一定比例分成n路输出的功率元件称为功率分配器。按输出功率比例不同,可分为等功率分配器和不等功率分配器。在结构上,大功 率往往采用同轴线而中小功率常采用微带线。(1) 两路微带功率分配器 端口 “”无反射; 端口 “、”输出电压相等且同相; 端口“、”输出功率比值为任意指定值(2) 微带环形电桥微带环形电桥是在波导环形电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功率分配元件。3. 波导分支器将微波能量

12、从主波导中分路接出的元件称为波导分支器,它是微波功率分 配器件的一种,常用的波导分支器有E面T型分支、H面T型分支和匹配双To(1) E-T 分支 (2)H-T分支 (3)匹配双T5. 3微波谐振器件在低频电路中,谐振回路是一种基本元件,它是由电感和电容串联或并联 而成,在振荡器中作为振荡回路,用以控制振荡器的频率;在放大器中用作谐 振回路;在带通或带阻滤波器中作为选频元件等。5.4 微波铁氧体器件1. 隔离器1)谐振式隔离器2)场移式隔离器3)隔离器的性能指标2. 铁氧体环行器一个理想的环行器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输入端口完全匹配,无反射;输入 端口到输出端口全通,无损耗;输入端口与隔离器间无

13、传输。于是环行器的散射参数应满足六、天线辐射与接收的基本理论6.1概论通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根据传递信息的途径不同,可将通信系统大致分 为两大类:有线通信,无线通信。6.2 基本振子的辐射1. 电基本振子电基本振子是一段长度I远小于波长,电流I振幅均匀分布、 相位相同的 直线电流元,它是线天线的基本组成部分,任意线天线均可看成是由一系列电 基本振子构成的。2. 磁基本振子的场引入这种假想的磁荷和磁流的概念,将一部分原来由电荷和电流产生的电 磁场用能够产生同样电磁场的磁荷和磁流来取代 ,即将“电源”换成等效“磁 源”,可以大大简化计算工作。6.3天线的电参数1. 天线方向图及其有关参数所谓天线方

14、向图,是指在离天线一定距离处,辐射场的相对场强(归一化模值)随方向变化的曲线图,通常采用通过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的两个相互垂 直的平面方向图来表示。2. 天线效率天线效率定义为天线辐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记为n A,即PPi3. 增益系数增益系数是综合衡量天线能量转换和方向特性的参数,它是方向系数与天线效率的乘积,记为G即: G=D- n A4. 极化和交叉极化电平极化特性是指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电场矢量的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具体地说,就是在空间某一固定位置上,电场矢量的末端随时间变化所描绘的图 形,如果是直线,就称为线极化;如果是圆就称为圆极化;如果是椭圆就称为椭 圆极化。5. 频带宽度(Frequency Band Width)天线的电参数都与频率有关,也就是说,上述电参数都是针对某一工作频 率设计的。当工作频率偏离设计频率时,往往要引起天线各个参数的变化,6. 输入阻抗与驻波比(Input Impedanee and Standing Wave Ratio)要使天线辐射效率高,就必须使天线与馈线良好地匹配,也就是天线的输 入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才能使天线获得最大功率7. 有效长度有效长度是衡量天线辐射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指标。6.4 接收天线理论接收天线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