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讲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405154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美术课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讲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美术课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讲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美术课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讲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术课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讲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美术鉴赏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因而我认为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力及美术作品的审美想象力,使学生具备有深入美术作品的审美理解力;并能具有依据个人见解的审美评价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具备以上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抓准教材作品审美的侧重点。备好课写好学案,这是对美术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但为了增强欣赏内容的趣味性,不断地丰富课堂内容,只是备好课写好学案是远远不

2、够的,还要结合欣赏课的需要,首先选好欣赏的题材和内容。因为每一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就会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的美点分析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侧重于造型和材质的表现力;有的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和技法的运用。 无论侧重于哪个方面,美术欣赏课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创造的结晶,它的创造性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美术作品,找出每件作品中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出深刻分析,才能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

3、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对教材中的作品哪些做到重点分析欣赏,哪些做到点到为止,哪些应该让学生直接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准确地抓住作品诸多的审美点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来设计教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才不会千篇一律,学生才有兴趣可言,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的创造力。2、充分发挥学生欣赏的自主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在主动地参与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学生是凭第一印象来欣赏美术作品的,学生的这种直觉会受到个体

4、知识和经验的制约,感受到的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十分有限。因此,上课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室、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其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开讲,可先让学生读画几分钟,或经讨论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接着再出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3、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作品内涵。 欣赏教学与工艺、

5、绘画教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欣赏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学生才能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因此,实现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教学相互结合,才能打破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如:在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可以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和形象临摹一下。在欣赏民间泥塑时,可以首先展示学生的优秀泥塑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播放有关泥塑的录像,讲解泥塑的故事和知识,再观看整个制作过程;最后让学生学着挂图上的范例做一做,结合挂图与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了解泥塑作品美的因素等,才会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诱发学生继续探求美的愿望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做到以上几点,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利用教材这个平台,围绕课标精神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欣赏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