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灵境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404856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灵境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灵境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灵境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灵境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灵境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灵境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灵境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灵境界”摘要:文学作品中空灵手法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作品的意境,增强了文学的感染力。本文通过分析空灵的理论基础、美学原理以及空灵境界所蕴涵的生命哲学,说明这种手法的表现力。从美学的角度为欣赏文学作品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空灵距离美移情积淀空灵一词来源于艺术的境界学说,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的“造境” 。空灵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所表现的意境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即所谓 “胸罗宇宙, 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关于境的空灵,王士桢说“咏物之作,须知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于含义上“不着判

2、断一语”造成虚实相生的境界,使人在欣赏上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情景交融的境界。 空灵是一种意境 ,由实境而虚境。 司空图谓之“象外之象 ,味外之味 ,韵外之致。”(二十四诗品 ?与李生论诗书,二十四诗品 ?与极浦谈诗书 ) 严羽称之“空中之音,象中之色 ,水中之日 ,镜中之象。” (沧浪诗话 ?诗辨 ) 虚境的形成须以实境为基础 ,寓有形于无形 ,寓虚于实 ,读者可以在有形的世界中体味出无形的广大奇妙。这种艺术手法正吻合了中国人含蓄内在的美的欣赏习惯。 即以意会意 ,直观、感性的体验、体会, “悟”入其境“ , 悟”出其味“ , 悟”得其义。在文学体悟中享受到“心灵自由自在的游戏

3、状态,自由而又澄明的精神生态” 1 (P5)因此上文学中的“空灵”是虚实相生的美学的意境,是宗教精神在艺术中的再现,同样也蕴涵着对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空灵的思想源于老子的“道” ,一种顺乎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哲学。 “道”在中国美学中之所以具有绝对的决定意义 ,就在于它不但是事物的本原 ,还在于它的普遍必然性上,中国哲学和作品都是以道为核心。 道之虚无是美的最高境界 , 它“听之不闻其声 ,视之不见其形” (庄子 ?天地 ) ,世上万物之美只有在虚空中得以显现。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老子?第十四章 ) 。中国古典美学认为, 只有这种“象外之象”- “境”才能体现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

4、的“道” 。 中国古典艺术着意虚无 ,崇尚空灵的审美精神。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道的思想相结合后,佛学的禅宗化则更是加强了中国文化的形上性格 , 经过佛学、玄学的浸染,中国艺术的哲学意味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即由满实而为空灵。文学艺术的核心旨在于表达人的精神世界,即 “通过内心的直觉以觉解宇宙人生真谛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 2 (P2)这种禅境是将“人之自性与宇宙法性之冥然合一,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的圆融一体的境界 -禅境,看作是一种随缘任用, 自然适意,一切皆真,宁静淡远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 2 (P284) 表现在美学 -艺术中 ,追求与呈现的便是“瞬刻可永恒” ,从而使文学有了“透

5、过鸿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的穿透力。艺术超越了现实,直指本性的力量。中国艺术意境的最高层次是禅境。宗白华先生说, 禅是动中的极静, 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长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禅是中国人接触到佛教大乘教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被灿烂地发挥到一种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了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空灵的艺术表达体现在多种文学体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诗和词。诗中的空灵“如空谷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王维就是较早将禅的思想观点和禅的意境学说融入了自己的山水诗歌中 ,并运用禅的澄心观照的审美态度进行创作 ,使他

6、的诗具有寂静而空灵的禅宗美学意境。他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诗中的境界清幽淡远,于平凡中显着禅机,动与静相映成趣,虽动犹静,它所表达的境界是永恒的静,本体的静。其中的“静 -非如松风不动,林猿未鸣;乃谓意中之静” 。这里的静不是一种外在实体的宁静和悠远,而是内心感悟的境界。像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心何能而,心远地自偏”。动即静,实却虚,色即空 在喧嚣中获得心灵的宁静,摆脱现实功利所给人的压力。 禅宗强调人与大自然的浑融 ,追求“梵我合一”的境界 ,王维正是以把人融化于大自然的宁静诗境来体现这种浑融境界的。在永恒的生命长河中关照自己灵魂的

7、家园,在瞬间的宁静中体悟到一种生命的永恒。空灵的艺术表达手法借用的是暗示或者如钱钟书所说的意蕴的包菡。追求意在言外的含蓄之美。因为世界有许多的奥秘,人心有许多的灵悟, 都非言语可以传达, 境生象外,意在言中。这种暗示的表达手法,它的魅力在于启迪人的想象力,使人不知不觉中容入到作品营造的意境中去。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在物我相忘的艺术氛围中得到美的体验。空灵的文学境界所能表达的美的境界首先在于空的境界。“空纳了万境,静故了群动”。 “空”是指文本中所呈现的空明、静谧的境界,正如清人周济 ( 宋四家词选 ) 谈作词:“初学词求空, 空则灵气往来。 ” 他接着说:“既成格调,求实,实则

8、精力弥满。空要以实为基础,实要由空统摄才出灵气,作品才富有生命气息。 ”“灵”则是于此境中生发的高度圆满的主观心性,它是圆满灵动、生机盎然的生命力量。这样的灵动空间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活泼生动的人生情趣,能激起我们心理上的共鸣。 “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是物象呈现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这种境界之美不凝滞于物, 使人能突破、 超越人的现实的有限性、 束缚性,将人的精神生命向上推展,提升人的生命存在。人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自由化、艺术化的向往、追求这种传统美学思维存在的生命力。在文学艺术中,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美学原理营造出“空灵”的境界。从而使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

9、界。首先,距离产生美。首先“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粘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3 (P26)距离把我们与现实推远,让我们暂时摆脱日常实用世界的限制,没有得失厉害的计较,也无须看透另一个世界的不和谐,不一致的地方,无粘无碍的聚集在缔造美的形象。距离的最大方便在于使人产生联想,根据已有的美的积淀来理解对象。正如钱钟书所说: “情感受想象的支配,把对象的一部分隐藏不露,最能强烈的激发情感” 。正是这种积极的心理作用 ,使自己对对象产生了“诗意的联想” ,按照自己的主观情绪、文化修养、认知方式等虚构出一个美仑美奂的主观性的世界 ,从而使自己获得情感上共鸣,心理上释放。其

10、次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对道家和禅宗而言, 由于世界的真身是 “体自空寂” 的,所以,只有这种空明之心所观照的相才是世界的本相。同时,由于心灵只有处于空旷状态才能避免将主体意志强加于世界,所以,这种心灵所映照的必然是世界最高的真实。精神的淡泊才能达到对事物“真意”的把握,把对充实、博大人生的把握投射在文学的空灵表达中。其二,移情的作用。 移情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移情的作用在于内模仿,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外物身上,使自己的悲欢离合, 喜怒哀乐表现在意义的

11、联想中。赋予外物以人格化的力量,从而把整个宇宙人间自我化,成为自己情感自由流动的载体。空灵的艺术境界就在于人的主体精神世界的跃动,是人与自然、宇宙合谐的生机勃勃的的境界。其三 ,美的积淀。在每个人的心理深处都烙有民族集体的审美情结。集体无意识结合个人丰富的对于美的体验,这种共性与个性审美心理的相融,构成了对于绚丽多彩的美的欣赏。诗经 中所描述的 “在水一方” 美人的朦胧神秘;竹浣归晚女的活泼、 质朴、玲珑剔透的感觉等, 在“发乎情,止乎礼”的中国人审美情结上具有共通性。这种美的情结在于人际之间原欲的升华,结晶为倾慕、幽思、追远、迷离的兴趣。人的美在那股“来如春梦不多时,却似朝云无觅处”的神秘美

12、的驱动之下,它显得那么缠绵悱恻,意味无穷。这种含蓄的审美心理不象西方酒神那么放纵。这样的民族心理情结使我们对空灵的美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个体审美意识上形成直觉的、非理性的、艺术化的思维习惯,往往通过“悟”来把握事物的本体。 人在刹那间捕捉到生命的永恒,达到于心灵自由的澄明之境。禅宗美学的魅力就在于通过主体直觉的“妙悟”来体验文学艺术中蕴涵的哲理,在“天人合一”的宇宙时空中享受自由、和谐美的精神愉悦。综上所述, 空灵的美是一种意境之美。 营造了一个悠远、神秘、自由自在的世界,适合心灵的安居;空灵的美是一种意动之美,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在充满流动的旋律中把握美的色彩。参考文献:1 邓绍秋著 . .禅宗生态审美研究 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5.2 皮朝纲著 .禅宗美学思想嬗变轨迹 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10.3 宗白华著 .美学散步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