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403944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案:A点拨:自然灾害是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构成危害的事件。台风、滑坡、泥石流、寒潮都是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尼罗河下游两岸地区盐碱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是因为修建阿斯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由于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中的盐分,而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碱化。2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C水电供应中断,生活秩序紊乱D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答案:D点拨:洪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旦洪水

2、发生,可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二、洪灾的形成原因3关于洪水和洪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暴雨和大暴雨就不会造成洪灾D无论什么地区,只要发生洪水就会形成洪灾C洪水发生的区域越大,洪灾就越严重D经济越发达,洪水造成的损失就可能越严重答案:D点拨:洪水和洪灾是有区别的。如果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洪灾。洪水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就越大;经济越

3、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4关于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B当河道的排水速度大于流域的汇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C当流域的汇水速度等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D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无关答案:A点拨: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河道的排水速度与河

4、谷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5下列哪种情况下,流域的汇水速度较大()A地面坡度较小B土壤含水率较低C植被覆盖率较高D土壤含水率较高答案:D点拨: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6下列地区,洪水造成的损失可能较为严重的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B荆江河段C亚马孙河平原D撒哈拉沙漠答案:B点拨:河道越弯曲,河道的排水速度越慢,越容易形成洪水;洪水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

5、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就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7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年的特大洪水,有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干流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答案:C点拨:暴雨洪水是一种气象灾害,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其次如果河道疏浚畅通,大水宣泄有路的话,也不一定就会造成洪涝灾害。所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泥沙大量流入江河,淤积抬高了河床,泄洪能力降低,使暴雨形

6、成的洪涝加剧并引发损害人民生命财产的灾害。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是因为人们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当;三峡对长江上游几乎全部来水和来沙有扼制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是对上游,对中下游则无能为力。三、洪灾的防治措施8人类活动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和加剧洪灾的发生,而且还无形中使得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下列做法不利于避免或减轻洪水造成损失的是()A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B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C黄河下游加固江防大堤D三江平原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答案:B点拨:围湖造田使得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河床和沿岸彻底普遍淤高,导致水位升高,洪灾加剧。9防洪减灾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增强人们对灾害

7、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B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C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D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答案:C点拨:防洪减灾的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包括: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10图

8、(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我国洪水害、风暴潮分布 我国干旱灾害分布 我国热带气旋与台风进行路线、 我国自然灾害区划泥石流灾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49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A洪水B风暴潮C干旱D水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在图(四)中,地区、与地区共有的自然灾害是_(多项选择);在地区内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中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

9、生在岩石圈中的是_,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三例)答案:(1)ACABCFCDE(2)DECFAB(3)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在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加固长江、黄河大堤,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等)。点拨:此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1)从图(一)(二)中可以看出,在我国洪水与干旱分布地区最广。从图(四)中可以看出,、都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季风区。因此在两地区内洪水、风暴潮、干旱、泥石流都会发生。地区是黄土高原区,干旱、水土流失多有发生。地区地处第一、二阶梯交界处,由于地质活跃、降水集中等因素,多发生泥石流。(2)水土流失、泥石流多发生在岩石圈内,干旱、台风多发生于大气圈中,洪水、风暴潮多发生在水圈中。(3)减灾防灾的措施,可结合我国的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作答。本题出错原因是没有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不会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合理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