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管理部访谈(定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4038314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贷风险管理部访谈(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贷风险管理部访谈(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贷风险管理部访谈(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贷风险管理部访谈(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贷风险管理部访谈(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贷风险管理部访谈(定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项目名称建设银行科技应用规划项目受访者信贷风险管理部刘桂峰副总经理以及部分业务骨干日期/时间12月6日上午8:3010:00访问人刘丽君、徐前、杨鑫、何富贵、叶坚会议地点建行6楼访问主题通过访谈了解信贷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信贷风险管理部作为管理控制信贷风险的职能部门对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及信贷风险管理辅助工具的需求,作为全行的科技应用规划的依据。访谈记录:1 信贷风险管理部信息技术应用及开发的基本情况:总体看信贷风险的管理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最急迫的是要建立可靠的数据源和统一的开发平台,使风险控制贯穿于

2、业务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不仅仅是事后的控制。 1)CMIS的情况q 原来的CMIS系统问题: CMIS的建立填补了信贷业务信息的空白,系统主要支持了信贷5级分类的功能。但开发的时间较早,贷款信息是在合同获得批准,事后录入系统,CMIS只是一种信息记录系统,不能支持审批流程,因此,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 数据的准确性不足,与总账系统中会计生成的数据有差别; 重复录入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一致性。q 升级后的1.54版本的CMIS系统: 系统升级后,采用对账的方式,迫使分行解决CMIS系统中数据与总账系统中数据不符的问题;仍然不能够控制审批流程中的风险; 与核心业务系统

3、的接口问题没有解决,只是在部分行实现了CMIS与核心业务系统的接口。 仍然不能解决重复录入的问题。 2)业务操作系统由于CMIS(包括升级后的)无法解决对于审批流程中风险点的控制问题,目前建行开发了业务操作系统,包括:q 审批办开发了一套适合本级的信贷审批系统,但并非真正的审批流程系统,仅支持审批文档的登记,工作任务查询等功能;q 目前已经进行了信贷业务操作系统的可行性研究(2001年6月-12月),现在进行前期准备,但具体的技术方案还没有确定,技术难点是与会计系统的接口问题。有两套备选方案,在一级分行或总行层面实施,大概预算为1亿-1.5亿,预计14个月完成。建设银行希望通过这套系统实现流程

4、控制的功能。q 认为,建设银行批发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为4级架构,不适合选用国外的同类成熟产品。3)风险预警系统从2000年开始,建设银行就着手进行风险预警系统的调研,按照内部评级法(初级法)设计了风险模型,目前系统的程序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准备明年试用推广。这一系统可以对客户、产品、地区、债项风险进行评定,可达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初级法的要求。开发模型的数据来源既包括外部信息,也包括内部CMIS系统中的信息,数据质量基本可以保证。这次开发主要以公司类客户为主,准备明年进行零售业务模型的研究开发。4)关于风险预警系统与公司业务部客户评价的关系 风险预警系统中有一个客户风险评级子系统,可以实现对信贷客户的风险评级和及时预警。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是建设银行信贷决策和定价的重要依据,但客户信用等级与风险预警系统中客户风险评级的方法和依据不一样,将来能否取代,需审批办政策决定,。 在未来,风险预警系统对公司风险评定的结果可以取代现的客户评级。2主要业务需求 1) 统一规范的业务操作平台;2) 实现对信贷流程实时监控和干预,从而能够进行更好的风险管理;3) 实现对信贷信息更完整的管理目前的CMIS系统对信贷信息管理的支持程度不足,希望将来能够采集到更完整的信息;4) 对于信贷的产品、流程再造,需要统一的平台来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