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4034892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_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_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_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因而,_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二、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能力与目标目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思考_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品味报告文学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学会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难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以

3、及从中吸取的教训。四、学法分析:我班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受外在条件的限制,对查找和收集资料有一定困难,仅有极少学生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有限的帮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圈点勾画式、合作讨论式、学生纠正补充式、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整理、迁移知识的能力。五、教法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我用一课时完成,我确定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兴趣诱导法,朗读式,指导点拔法,竞赛式,探究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

4、疑难,随机相应地提示、点化、诱导。六、教学程序的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程序:第一环节:课前准备,创设情景(3分钟)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音乐月牙泉,在凄美的旋律中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广袤的草原,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牛羊成群,然后画面一转:最后的泉眼,枯死的胡杨,哭泣的荒漠,风沙漫漫。(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刚才同学们看到的画面,就是罗布泊。现在的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而以前的罗布泊是绿树环绕、牛马成群。为什么发生如此大的变故?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5、凝聚了学生的思维,导出了课堂探究的问题,让一个本来与大家相隔很远的事物如在眼前。)阅读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呢?生讨论交流就如同学们听说的那样,罗布泊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你再读一读题目,应带着怎样的感情呢?(生交流)还有更惋惜,难过的呢,老师带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罗布泊的过去,罗布泊的现在。多媒体呈现图片,学生欣赏,师解说图片内容。(视频中强烈、鲜明的画面对比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造成罗布泊生态破坏的深层原因。图文并茂,文字与解说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环节:阅读指导(37分钟)(一)略读课文,整体感悟(12分钟)我们在欣赏图片之后,深刻的感受到美景已不存在,现状不堪目睹。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的。小组讨论完成图表“罗布泊今昔对比图”。多媒体呈现表格:对比的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