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998540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 蒙古人崛起后,经过反复的战争,最终摧毁了南宋政权。这一场巨变使一大批诗人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民族之忧、身世之悲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在他们诗中交织成一片悲怆的歌吟。其中文天祥、汪元量的诗尤为突出。文天祥字宋瑞,别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二十岁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蒙古大军进逼临安时,他出使谈判,被无理扣押。后脱险南逃,组织义军力图恢复失地,再度因兵败被俘,押到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尽管忽必烈一再威胁利诱,他始终不屈,最后被杀。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前期诗歌比拟平庸,学了些江西诗派的技巧,常常搬弄典故,堆垛词汇,写些寒暄唱和乃至赠相士、丹士、道士、咏相面、

2、占卜、算卦的诗。但当他投身于抗元斗争,并历经沧桑之后,诗风大有变化,不仅内容变得充实丰盛,情感变得深沉厚重,语言也从容凝炼多了。他自言“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是为了“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同上,也是为了使“后之良史尚庶几有考焉?集杜诗自序。这种以诗为史和以诗明志的态度,与江西诗派主要从语言技巧上效仿杜甫是大不相同的。实际上,由此更能够接近杜诗苍劲悲凉、沉郁顿挫的格调。但由于处境的不同,文天祥的诗写得更直露急迫、也更多一层绝望的悲愤。在文天祥后期的诗篇中,反复叙述了他对民族危亡的深沉的忧患,如“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南安军,“故园水月应无恙,江上新松几许长?苍然亭,“单独登楼时拄颊

3、,山川在眼泪浪浪?登楼等等。同时,文天祥曾在两次被迫北行途中亲眼目睹战火之后留下的种种惨象,他为此写下了不少纪实的作品,如“累累死人家,死向锋镝中?淮安军,“烟火无一家,荒草青漫漫?发淮安,“烟横古道人行少,月堕荒村鬼哭哀?越王台,这些诗有力地控诉了蒙古军队的暴行,凝聚着民众的苦难和诗人的血泪。文天祥在从事复国事业的过程中,是分明地看到南宋的覆亡无可逆转这一严酷事实的;甚至,他也并不反对自己的亲人出仕元朝,而认为这在道义上也是各有所取。但同时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人生选择,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完成自己的历史责任,宁死不肯屈降。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可以理解为是人性的一种高贵气质的表现。在文天

4、祥的诗中,反复表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凛然气节,如驰名的?正气歌,以一系列历史人物的事迹赞誉这种“正气的浩然博大,说明自己要以此“正气抵御狱中种种邪气的侵袭,保持人格的完整。而?过零丁洋和?金陵驿二诗,更以它结合个人身世之悲与国家危亡之悲的抒情艺术给人以至深的感动:如他赠二弟文璧璧仕宋而降元的?闻季万至诗,以“三仁生死各有意指他们兄弟的不同选择,又其?狱中家书也说这是“惟忠惟孝,各行其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

5、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金陵驿这两首诗中,交织着悲怆、哀婉、激奋、绝望等种种复杂的心情,它以诗中所表现的诗人情感的真实性和诗人人格力量的崇高,成为中国诗史上的优秀篇章。汪元量,字大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供奉内廷的琴师,元灭宋后,跟随被掳的三宫去北方,后来当了道士,自号水云,又南归钱塘,不知所终。汪元量的特殊经历,使他对由于国家的覆亡所带来的耻辱有他人所不及的痛切感受,所以他的诗中有不少感叹深沉的作品。尤其是?醉歌十首、?越州歌二十首、?湖州歌九十八首,用七绝联章的形式,每一首写一事,组合成相互衔接的流动画面,分别纪述了南宋皇室投降的情形、元兵蹂躏江南

6、的惨状,和他北上途中所见所闻,广泛地反映了南宋亡国前后的历史,因此有“宋亡之诗史之称。汪元量的诗受江湖诗人的影响,不常用典,不多议论,每每以朴素的语言白描叙事,却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悲恸。如?醉歌中“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一首,据实直书谢太后屈辱地签署降书一事,既包含愤慨,也包含着悲悯;?湖州歌中“谢了天恩出内门,驾前喝道上将军。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似幼君一首,写年仅六岁、却是国家的象征的帝昺作为俘虏离开内宫时的情形,字面极其平淡,而内心的伤痛却无比惨重;?湖州歌中另一首,“太湖风卷浪头高,锦舵摇摇坐不牢。靠着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写被掳的宫女面对

7、元兵的亮闪闪的弓刀吓得不敢睁开眼睛,也是外表上着力不多,实际凝聚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血泪。在汪元量的其他诗作中,那么有不少的以登临眺远、怀古伤今的方式抒写心中的悲愤,如七律?石头城、?金陵等,其中?彭州一诗是他北上途中路经彭州今江苏徐州时所写:我到彭州酒一觞,遗儒相与话凄凉。渡江九庙归尘土,出塞三宫坐雪霜。歧路茫茫空望眼,兴亡滚滚入愁肠。此行历尽艰难处,明月繁华是锦乡。已经成为“遗儒的文人们持酒相对于沦陷之地,感怀历史的兴亡,悲叹眼前的渺茫路程,诗中那种沧桑感和亡国之痛,没有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人是难以感受到的。在宋元之际,有一大批遗民诗人在写兴亡的感慨,如谢枋得、谢翱、郑思肖、林景熙、萧立之、文及翁

8、等。他们或是写沉痛的故国之思,如谢翱?秋夜词:“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或是写悲愤的民族之情,如林景熙?读文山集:“书生倚剑歌剧烈,万壑松声助幽咽。世间泪洒儿女别,大丈夫心一寸铁。或是抒发自己坚贞不屈的意志,如谢枋得?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或是表现失却故国的怅恨情思,如萧立之?茶陵道中:“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这些诗篇或悲愤或愁苦,都充斥了沉郁苍凉的氛围,从而改变了南宋后期诗歌纤弱秀婉的风尚。因为时代的巨变,使许多文人无法再沉浸在恬淡闲适的人生情趣中,也无暇在追踪古人的格调技巧和雕琢字面中悠然吟唱,于是,以自然朴素的语言抒写自然涌发的“哀与“愤的情感,成为宋元之际遗民诗的根本特点。他们为宋代文学写下了悲切而又高亢的最后一个音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