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种有效方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991285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种有效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种有效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种有效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种有效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种有效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种有效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种有效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 种有效方法考试的时候紧张可不是什么好情绪,紧张感轻则让你丢分,重则让你落榜。我们要好好解决考试时候的紧张。下面是我分享的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 11 种有效方法,一起来看看吧。缓解考试紧张心情的11 种有效方法1、适当休息法:感到紧张烦躁时,可以停下学习,适当的积极的休息一会,如活动一下手脚,做做操,洗洗脸,因为运动可以休息大脑,减轻疲劳,也可以发泄情绪。2、转移注意力法:考试进考场前,不要总想着自己还有哪些题不太明白,也不要自己独自地呆在一边。这时可以高强度地运动一两分钟,可以和同学们大声说笑,把注意力从对考场的注意转移到嬉闹中来,嬉闹令人愉快,紧张自然被减轻了。3、深呼

2、吸法:在考场中,深呼吸是缓解紧张的好办法,因为深呼吸可以给大脑充氧,可以减慢心脏的跳动速度,可以使注意离从紧张源转到身体的感觉上来,直到呼吸平稳为止。在考场上不要舍不得时间来调节紧张的状态,因为如果不排除不良的情绪,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可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 不仅如此,没有经过良好调节的大脑,会使学习的效率和答题的正确率降低。心理学研究指出,当遇到心理紧张时,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或采用呼吸守点的方法。即双眼只看一个固定目标,做深而且均匀的呼吸,可以调整心率,从而使自己平静下来。进考场后,如果紧张可以尝试此法。 考前也可用此法, 考前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站立,眼微闭,第1页 / 总共 7页全身放

3、松,深呼吸,同时默念1-2-3,心想:放松、放松。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安宁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4、愉快冥想法:闭目养神,回忆一件令自己十分愉快的往事,使自己超脱紧张的情绪。 也可以想象, 自己在考试中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通过这种想象来消除紧张心理。5、自我暗示法:可用简短、有力、肯定的语句反复默念: 我的能力很强 , 我一定会考好 , 我一定会胜利 。只要选择以上任何一句反复默念几遍,以自我暗示的方法来稳定情绪,也可排除紧张。6、临场活动法:由于正常的紧张情绪也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所以可以在考试前稍稍活动活动,使热量散发。可走动、小跑、摇摆、踢腿 ;

4、可以双手握紧再放开,让全身肌肉缩紧可放松 ; 可在考试过程中用力拧一下身体的某一部位。7、闭目养神法:闭目,舌抵上腭,经鼻吸气,安定神情。可以设想一个人走在幽静的森林里,恬然自得。8、凝视法:确定一个距离较远的明朗的物体,凝神并细心地去分析、琢磨其颜色与远近。9、自我暗示法: 我已做好充分准备,不会考坏的 、 紧张是胆小鬼的行为 。10、类比法: 我考试紧张,任何人考试都紧张。 对比自己不忍泰然处之。11、联想法:紧张时,想自己曾经做过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时的心理体验,这样会感到非常满足,从而消除紧张。第2页 / 总共 7页以上 11 种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可做尝试使用!消除学生考试紧张情绪一.

5、创设轻松的环境尽量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的同时、维持日常生活习惯、饭后听听音乐,晚上看二三十分钟的新闻报道,并不影响学习,反而能使学习效率提高 ; 另外,做习题时间长了,要注意调节,到室外散散步、打打球、弹弹琴琴,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以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态投入高考。二 . 正确评估自己,树立必胜信心考前,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能低估自己振奋士气,树立必胜信心、是防止 晕场 的有力保证,使自己始终处于自信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负的心理状态。三 .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不要过分看重考试对个人前途的影响,不能片面认为考取大学地是唯一的出路,应把考试看成是检验自己十几年的学业水平,接受祖国挑选的正常程序,既要认

6、识到高考是一种竞争,也不能过分强调竞争,更不能把考试视为下赌注。四 . 做好考前准备工作考试前做好精神、物质上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放松紧张心情,脚踏实地、有条不率地进入应试状态。精神准备除了要调整好情绪,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重视科学用脑,不要开夜车还要注意起床不要离考试太近,起床后应活动一下。物质准备除了生活上吃一些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外,还应第3页 / 总共 7页做好交通工具、学习用品防暑、生活用品的准备。五 . 运用技巧消除不良心态入场前,如仍处于紧张状态,可以作几次深呼吸,两节广播操,哼几句流行歌曲,想点与考试无关使自己高兴的事,积极参与同学间谈笑来转移注意力,冲淡紧张情绪。解决中

7、考紧张的办法一、初三学生如何调整心理状态中考,可以说是人生一大分水岭,值得我们的关注。但是,很多学生,一听到考试,特别是重大的考试都会感到紧张焦虑,当考试焦虑的程度过低或者过高时,都会影响到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我们极有必要把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学生的焦虑不安来自主要来自于三方面,首先,学生自己。学生是怎么看待考试的,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考试后 我 会怎么样,考得好了会怎样,考得不好了会怎样,想这些想得越多就越焦虑。同时,学生本身信心不足、对自己没底也是另一方面原因。再一个和考试相关很大的就是知识的准备,知识准备得不够充分,考试时必然会紧张。最后就是身体的状况。有的人一听考试就头疼,一到

8、考试就感冒、发烧,带着不健康的身体参加考试结果肯定不会理想。其次,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学校。中考最后阶段,学校对于学习和考试肯定抓紧了,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再次,就是学生的家庭了。现在大多家庭给孩子的不是动力而是压力。这首先表现在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期望过高这点上。家长会把自己第4页 / 总共 7页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其次就是过于严肃的家庭气氛。有的家长在吃饭时还会问孩子学习的事,另外,家长还会过分的着急。高度焦虑的父母会把自己这种高度紧张的情绪传染给孩子,有的孩子就紧张的不得了,甚至紧张的不学了。还有就是负面评价过多。再有就是过于殷勤的生活照顾。有的家长可能会说: 我从来没有给过他学习压力,我

9、只照顾他的生活! 有的家长以前特别唠叨,现在忽然变的不说话了,孩子就奇怪了: 他们现在怎么不说话了呢 ? 而且饭也做得好了,天天都是好饭好菜的,那孩子该明白父母的苦心了 ,他会这样想: 我要是考不好了, 连这顿饭都对不起!还有一个引起焦虑的原因就是社会的压力。我们天天说大学生就业有多大的压力,我们的生活有多么的艰难,这样,孩子就容易对社会产生恐惧情绪。而学习、考试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最终进入社会吗?这种结局要是放在您身上的话,您会乐意吗?说到这里,家长该犯难了:我们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我们家长究竟该怎么办呢?我们该如何调整学生压力呢?1. 我们要正视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压力,不回避。它们本来就是存

10、在的,回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去面对它,解决它,才能消灭它!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不是盲目的,盲目的自信就是自负。努力了就应该得到赞扬,努力了就应该成功。我们家长不要只注意结果,我们要注重的是过程,要逐渐从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信,有一种教育方法叫做 赏识教育 ,我们赏识的是什么,赞扬的是什么呢 ?是努力。在鼓励孩子时要说: 你努力的棒 ! 你的这件事做得好 !3. 创建一个和平的宽松的家庭环境。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和尚第5页 / 总共 7页让小和尚去打油,给了他一个钵子,并且一再地叮嘱这个小和尚: 千万别洒了,千万别洒了! 这个小和尚就非常紧张了,回来的路上紧紧的盯着这个钵子的油,一会儿洒

11、一点,一会儿洒一点,一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跤,油撒了一半。回到寺里时,那钵油连一半都不到了。后来又有一次,另外一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外面山都绿了,路边的花也开了,挺美的,你去看一看吧。顺便呢,帮我捎壶油回来! 这次回来的路上小和尚的心情特别的好,到寺里时,那钵油还是满的! 这是一个故事,可是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在做事时需要一个平和宽松的环境。那么本应该温馨的家庭不更需要吗 ?4. 创立一个有规律的的生活习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秩序感的养成,而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作为家长,我们要适度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来。5. 同孩子分析学习状

12、况以及得分情况。但是分析时不能用高高在上的语气,不能用呵斥的方式, 说教的口气, 我们家长可以这么和孩子商量,说: 你告诉我,让我心里有个底 ! 我们可以将考试卷子收集起来进行整理,然后确定哪方面需要我们注意,哪方面需要我们提高。比如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下来后,我们可以和孩子坐在一起分析。千万别说: 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呢 ?这些分怎么都丢了呢 ? 我们也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幸亏它是模拟考试,而不是中考 !6. 积极的和学校老师保持沟通。孩子的成绩是在学校里提高的。我们只有和老师,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更明确我们的教育方向。第6页 / 总共 7页7。不埋怨别人,能努力的只有我们自己。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同学,都不要随意的加以评论。因为你的评论会影响到孩子,他们就会根据您的评论来判断身边的人,对他们的学习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不管是考好了,还是没考好,我们能控制的,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第7页 / 总共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