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952006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涵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桥涵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桥涵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桥涵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桥涵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涵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兰渝铁路LYS-11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DK693+530DK714+200)桥涵防水体系施工技术交底编制: 年 月 日复核: 年 月 日审核: 年 月 日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兰渝铁路LYS-11标经理部三分部二一年十一月目录1编制依据32适用范围33材料要求33.1防水卷材33.2基层处理剂43.3高聚物沥青基密封膏53.4防水涂料53.5涵洞沉落缝. 73.6保护层74施工方法84.1混凝土基层面的验收84.2防水卷材的铺贴94.3防水涂料层的涂刷104.4保护层114.5沉落缝125质量检查126施工注意事项13桥涵防水层技术交底1 编制依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

2、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7】140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10203-2002);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2007年4月);聚氨酯防水涂料(GT/T19250-2003);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JC/T974-2005);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2 适用

3、范围适用于桥梁混凝土桥面、钢筋混凝土道碴槽、涵洞等。3 材料要求3.1 防水卷材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内的胎基为长纤聚酯纤维毡,胎基应置于距卷材下表面的三分之二厚度位置,胎基应浸透,不得有未被浸透的条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双面附砂,细砂的颜色和粒度应均匀一致,并紧密地粘附于卷材表面。每卷卷材应连续整长,不得有接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采用厚度规格为4.5mm的卷材。3.2 基层处理剂铺设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指标见表2。3.3 高聚物沥青基密封膏高聚物沥青基密封膏适用于嵌缝和垂直立面与水平面交接处圆弧处理,

4、也可用于边缘封闭、卷材防水层收头密封等。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3.3.4 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用于电缆槽内的防水和混凝土保护层的防水封边,其性能应符合聚氨酯防水涂料(GT/T19250-2003)及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2007年4月)要求,其物理学性能指标见表4. 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用于排水口、吊装孔等细部防水密封,其性能应符合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GT/T19250-2003)及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2007年4月)要求,其物理学性能指标见表5.3.5 涵洞沉落缝内嵌塞石棉水泥板,涵内侧在涵洞施工完后嵌入硫化型遇水膨胀橡胶

5、止水条,橡胶止水条物理力学性能见表6。3.6保护层采用C40细石纤维混凝土,其中纤维混凝土课采用聚丙烯纤维网或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1)水泥采用强度等级42.5低碳普通硅酸盐水泥。(2)细骨料:中砂,粒径小于1mm。级配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中的规定。(3)粗骨料:最大粒径10mm的碎石,其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中的规定。(4)聚丙烯纤维网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的规定,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7,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网的掺量为1.8kg。(5)聚丙烯腈纤维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

6、8:2004的规定,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8,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腈纤维的掺量为1.0kg。(6)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网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以增加保护层混凝土的柔韧性。(7)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JGJ63的要求。4 施工方法4.1 混凝土基层面的验收、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基层面进行验收,有碴桥面混凝土基层表面质量应符合TB/T2965规定的要求。基层表面应平整、均匀一致,其平整度用1m直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基层应做到坚实、干燥清洁、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对于混凝土因养护不够等原因造成的强度不足,起砂等现象必须采用合适机械打磨,直

7、至露出坚硬的基面,过于光滑的基面宜用打磨机磨粗。若基层表面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应用1:2.5水泥砂浆找平。、挡碴墙、竖墙需做防水层部位应无蜂窝、麻面。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中添加适量水溶性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净浆与基底的连接。、平面与立面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均匀一致的光滑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前要求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一般方法可凭经验肉眼观察,将1m见方的卷材覆盖在基层表面上,静置23h,若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即可视为符合要求,可进行铺设卷材防水层施工。若气候环

8、境无法获得干燥的基层,应采用水基基层处理剂处理,水基基层处理剂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4.2 防水卷材的铺贴、备好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密封膏、圆形搅拌桶、220V电源、打磨机、小平铲、凿子、吹灰器、扫帚、滚动刷、毛刷、弹线盒、剪刀、壁纸刀、卷材铺展器、多头喷灯车或自动铺装车、喷灯、钢压辊、小压辊等。、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零下20C。、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用量为每平方米不少于0.4kg。施工方法是用长柄滚刷进行涂刷,要求涂刷均匀,不露底面、不堆积,待处理剂达到干燥程度(一般为不粘手为准)方可施行热溶施工。、防水卷材纵、横向的搭接长度均不

9、得小于100mm,在已涂刷基层处理剂并干燥的基层表面,留出搭接缝尺寸。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以便按此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对于桥涵面的曲线部位,应按曲线半径放线,以直代曲,确保铺贴接茬的宽度。、卷材铺粘宜采用机械烘烤设备热熔铺贴卷材,也可采用多台喷灯同时烘烤热熔铺贴卷材。卷材铺贴应从一端开始,桥面横向由低向高顺序进行;点燃喷灯(喷枪),烘烤卷材底面的沥青层及基层上的处理剂(烘烤喷灯以距离卷材辊30cm左右为宜),烘烤要均匀,将卷材底面沥青层溶化后,即可向前滚铺。为保证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应边铺贴边滚压排气粘合,滚压工具可采用1520kg重,1m长,直径为15cm的钢辊。、

10、卷材底面溶化以沥青接近流淌、呈黑色亮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卷材搭接处的上层和下层卷材应完全热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粘贴牢固,搭接缝处应有自然溢出的热融沥青。、防水卷材应在桥面铺设至挡碴墙、竖墙根部。对于桥面排水口、吊装孔等细部节点,先采用高聚物沥青基密封膏进行堵缝,再采用溶剂型沥青防水涂料进行涂刷和封边;桥面与竖墙或挡碴墙的转角处应做附加层,附加层采用与主材相同材料。保护层接缝处应用防水涂料进行封边涂刷。、卷材铺贴到梁体周边收口部位时,滚压后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采用刮板抹平密封收口。、制作防水层时不得流溅或其他原因而污染梁体。防水层铺贴完成后30分钟,即可浇筑保护层。4.3 防水涂料

11、层的涂刷、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时,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C。基层应平整清洁、牢固、坚实,充分干燥,无尖锐角,并做好节点圆弧处理。、涂膜厚度和用量,聚氨酯防水涂料总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方米用量约2.4kg。、施工方法与要求:、涂膜施工宜采用喷涂设备将涂料均匀涂于基层表面,也可采用金属锯齿板(应保证涂膜厚度达到2.0mm)将涂料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涂料主剂(甲组份)、固化剂(乙组份)须按产品说明进行配制,每种组份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2。、采用喷涂设备时,该设备应具有自动计量、混合和加热功能,加热后出料温度为6080。、采用人工涂刷配制涂料时,按

12、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搅拌时间35min。、搅拌不得加水,必须采用机械方法搅拌,搅拌器的转速宜在200300转/分。、涂刷时应分2次进行,以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层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板进行第二次刮涂。、对于挡碴墙、竖墙等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辊子先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保护层平面处封边处理,应在缝两侧不小于设计宽度要求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对于泄水管、吊装孔等部位,待做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密封膏后,用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配制好的涂料应在20分钟内用完,随配随用,防水层干固后

13、,方可浇筑砼保护层。、不得使用风扇或类似器具缩短干燥时间,喷涂后4小时或涂刷后12小时内须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最终完成并经质量检查验收后,按相关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保护层施工。4.4 保护层、在防水层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保护层施工。、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时,其施工用具、材料必须轻吊轻放,严禁碰伤已铺设好的防水层。、保护层应采用C40细石聚丙烯腈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网高性能混凝土。、有碴混凝土桥面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实际保护层厚度、流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同时沿纵向在中间作一幅宽约10mm,深约保护层厚度的断缝。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

14、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保护层表面应平整、流水畅通。、C40细石纤维混凝土采用的水泥、细骨料、粗骨料、聚丙烯腈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网、粉煤灰、外加剂、水等材料均应符合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的各相应规定。、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应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分钟,注意纤维拌和均匀。、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梁体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振捣时间为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采取保水养护措施。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自然养护时,桥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应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14d。、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指标要求见表9。4.5 沉落缝、涵身沉落缝用石棉水泥板留作防水之用,在施工期间当作模板使用。、沉落缝外侧所贴防水材料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并在缝上增设一道相同卷材附加层。相邻涵节不均匀沉降差5mm。、沉落缝内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