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943936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数据世界课堂教学课例韦 华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1)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2)了解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并尝试收集一些数据。(3)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目标: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通过熟悉的事物从多个角度感受大数,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 3.情感目标:(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2)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做环境保护的小小宣传员,成为生

2、活的有心人。二、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1.重点: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根据要求收集、整理、概括资料的能力。 2.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键: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体会估算方法。三、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大家好,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师出示自己看过的一条新闻(师出大屏幕关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强烈地震,并引发的海啸的图片资料)。师:指大屏幕在这条新闻中出现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数据。师:数

3、据也有数据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数据世界师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看到这样的新闻和这些庞大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思考)谁来谈一谈?(生谈)师:不但说的好,而且还很有爱心,老师真的很喜欢你们,在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爱心。是啊,为遇难者们的生存而担心,他们吃什么呢?师出示大屏幕,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5千克的大米,这500万灾民每天大约需要250万千克大米,250万千克大米到底是多少呢?怎样来说明这个较大的数据呢?老师可以给你个提示(我们平时买的一袋米是25千克)(用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多少间教室、桌子?)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师:小结:理解较大数据应把整体分成

4、部分或与身边的事物去比较,这样你理解的会更好。师;这些灾民每天要吃250万千克的大米,(板书250万)光有吃的不行,还需要生答(水)呀。师:水是生命之源吗?师板书水。你如何得到这个数据?(没有告诉你一人一天要喝多少水?)你怎么办,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师:请你来说一说(指生说)查资料、访问他人、做调查等。师:说的非常好,有这么多收集数据的方法,你打算如何得到每人每天喝多少水的数据呢?(生答)。师:我们已经知道每人每天需要2.5升水,那么500万人每天大约需要(1250万)升水。生答。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水龙头没有拧紧,水一滴滴的往下滴(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如果每分漏30滴,10分

5、钟大约是1毫升,那么1小时会浪费(180)毫升水,大约(14)时浪费的水就够一个人一天维持生命的用水。一个月按30天计算,大约浪费(130)升水或供一个人维持生命约(52)天。师:我国北方相对南方是缺水的,因此,我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南水北调,有的同学对南水北调不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大屏幕)指生读。师:太了不起了,可见我国的科技现在是多么的发达,所以说好好学习是可以让我们心想事成的。同时我们要节约用水,要珍惜每一滴水,要保护环境。师;如果让你把这250万千克大米运往灾区的话,你还应考虑哪些问题?谁来说一说。(1.装多少箱2.用多少辆车3.需要多少仓库。)师:这么大的一个数据是非常精

6、确的吗?(生:不是,估计的)师:是用什么方法估计得到的,(小组讨论)师:非常好,同学们的方法还真的很多,不论你解决书本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要去开动脑筋,选择最好的方法去解决,收到最佳的效果。(三)巩固拓展 激发情感 1.树木就像空调机一样,每平方米的树木每天向空中散发6千克的水分,这样水分吸热而降低气温,那么100平方米的树木可向空中散发(600 )千克的水分。 2.你们知道一平方米树木每天可以释放多少氧气,吸收多少二氧化碳?(700克氧气,900克二氧化碳) 3.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消耗250克氧气,呼出900克二氧化碳。假设一个人一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是由植物提供的。那么,一个人一天

7、大约需要1平方米的树木来提供氧气?按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幢楼有居民120人。那么,大约需要120平方米的树木。 4.制造1吨纸需要砍伐17棵树,如果12亿人每人浪费一张纸(150张纸约重500克),需要毁掉多少棵参天大树?(68000棵) 5.谈一谈周围的绿化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四)全课小结 升华情感师:数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它能够把要说明的事物表述的更准确。师:通过这节课的交流,谈谈你的感受?(生谈)师:大家的思维很活跃,表现得不错。老师感到非常的幸福,因为遇到了你们,你们一个个是充满朝气,充满憧憬,充满爱心的你,保护绿色的你,节约用水的你,保护环境的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植树造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愿我们都是环保守护者、宣传员!教学小结:本节课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进行简单的估算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大数据的估算。同时也渗透了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使得这节课教学事半功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使课堂教学鲜活起来,使每个学生都喜爱上数学,在少年儿童的心灵中播下环境保护的种子,使其终身受益,也为培养有良好环保意识的社会公民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