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第1节透镜yg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933424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第五章第1节透镜yg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第五章第1节透镜yg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第五章第1节透镜yg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章第1节透镜yg》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第五章第1节透镜yg(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透镜,能区分凸、凹透镜;2知道透镜的主轴、光心、焦点和焦距;3知道透镜对光的作用,能画出通过它们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2 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是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呢?预习透镜,从中寻找答案吧。1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有 和 。2中间比边缘 的透镜凸透镜,中间比边 缘 的透镜叫凹透镜。 3通过透镜的两球面 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4透镜的光心:在透镜的 上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 。用字母 表示。 5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所以称它为会聚 透镜;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所以称它为 发散透镜。 6平行

2、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做凸透镜的 ,用字母 表 示。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凹透镜的 。7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用 表示。探究点一:凸透镜、凹透镜(1)同学们列举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镜子。 (2)其中那些可以透过光? (3)物理把能透过光的镜子叫做 。(4)用手摸手边的透镜,它们有什么不同? 根据你刚看到的,摸到的,区分透镜,完成跟踪训练。1 下列镜子中属于凸透镜的有 ,其共同 特征是 ,属于凹透镜的有 ,其共同特征是 。 其中对对光有反射作用的有 ,对光有折射作用的有 。2

3、. 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 镜;利用光的折射定律的的是 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镜。探究点二:透镜的主轴和光心阅读课本P91第2段,观察图5.1-2回答下列问题。1主光轴指什么? 。2什么叫光心? 。 根据所学的光心知识,完成下面的作图。3. 完成光路图:探究点三:透镜对光的作用观看课件的展示,并讨论填写3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4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能 一点。可 见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所以也叫 透镜。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会变得 一些,可见,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所以又称它为 透镜。 不同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也不同,根据透镜

4、对光线的作用,完成跟踪训练。4. 如图所示,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距透镜约4cm时,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如图中A点,则透镜的焦点是 ,透镜的焦距约是 cm,透镜的光心是 ,在 处可点燃火柴。5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 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镜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

5、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6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方框填适当的透镜。探究点四:焦点、焦距阅读课本P92页中间一段回答:5焦点:是平行于 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 后会聚在 上的一点,用 表示。6 焦距:指 的距离,用 表示。7下图中,F点就是凸透镜的 ,该凸透镜 的焦距是 。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探究前,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自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到一点,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现在知道为什么“水火不相容的说法是错误的了吧,5分钟完成达标测评。1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对光具有 作用。 2把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 如图所示,其中能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AA或C BECB DD3对光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是 透镜,对光 有发散作用的是 透镜。4想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 把小灯泡放在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Dd点5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正确的是( )。 A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 B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C对平行于主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D对发散的光才有会聚作用6完成下列光路。7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填写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