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2020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三)D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92087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0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三)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0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三)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0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三)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0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三)D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0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三)D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0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三)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鹤岗市2020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三)D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鹤岗市2020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三)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基础知识 (共7题;共32分)1. (2分) (2019四上汕头期末)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正确的( )。 A . 淮安(hi)B . 窝囊(nng)C . 窗框(kung)D . 睡眠(mn)2. (2分) 选出词语在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正确解释。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潋滟”的意思是( )A . 非常美丽 B . 波光闪动的样子3. (2分)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

2、号中,正确的一组是(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_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_,_当时除了能_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也不懂。A . 虽然 深奥难懂 因为 触摸B . 但 迷惑不解 所以 捉摸C . 虽然 深奥难懂 所以 捉摸D . 但 迷惑不解 因为 触摸4. (2分) 对下面句子病因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 . 从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中,使我懂得了友谊的珍贵。(搭配不当)B . 在学雷锋的活动中,同学们的普遍觉悟提高了。(词序混乱)C . 冬冬被评上了优秀干部,显出一副喜形于色的样子。(用词不当)D . 我们一定要发挥成绩,改进缺点。(搭配不当)5. (8分) (2017六上西宁期中) 选词填

3、空。青翠清脆雨珠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_的声音。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_。幽静寂静清静他喜欢在_的地方默读散文。如水的月光泻在山中,使空旷的山村显得更加_。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_。6. (8分) 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1) (优美)的风景_的豆荚_的牙齿 (2) (剧烈)地抖动_地移动_地避开 (3) (抄写)文章_生活_奇迹 7. (8分) 补充句子。 (1) _,由奢入俭难。 (2) 一粥一饭,_;半丝半缕,_。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38分)8. (13.0分) 阅读理解李广巧计退兵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

4、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三名匈奴兵,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他们这边前进。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他们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部将必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到距离敌

5、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士兵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他们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击,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李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大营。(1) 请仿照“津津有味”写3个“AABC”形式的词语,并用“津津有味”写一个句子。(2)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镇定_察看_9. (15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6、。白雪塑像夏夜,路灯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下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大约是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一个三口人的小家。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一张学生桌只供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工作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

7、作业时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什么办法呢?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么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个毛病呢?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爸,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啊,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觉得读书分外重要,他很怕耽误儿子的前程。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_爸爸,你别出去了,外面太冷了_元元拦住爸爸_不,爸爸有点事_啥事?总在这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

8、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了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去。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儿就心酸,眼泪直往肚子里流。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元元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懈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面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立着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被电着了,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来出口竞止不住地呜咽起来。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街上又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1) 认真读凑第段,在文中的

9、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_爸爸,你别出去了,外面太冷了_元元拦住爸爸_不,爸爸有点事_啥事?(2) 请你简要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要表达清楚父亲为儿子所做的努力。 (3) 文章开头写了夏天的一个夜晚,后半部分又写了冬天的一个夜晚。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在强调文中哪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 (4) 文章结尾写到“街心又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这里的“塑像”表面指的是什么? (5) “塑像”不会说话,但是可以告诉人们许多东西。想一想,这里的“塑像”将告诉读者什么?把你想到的用简单的几句话写下来。 10. (1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

10、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

11、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

12、之所以为大祥也。(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A . 絜之百围絜:丈量B . 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辍:中止C . 奈何哉其相物也相:看待D . 不可以适河适:适合(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A .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 以至于此其大也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 . 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 . 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A . 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B . 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

13、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C . 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D . 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三、 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11. (30分) 题目:我迷上了_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喜欢干什么呢?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特别要写出你是如何让迷上它的,“迷”的程度。还可以写写这种爱好给你自己带来的好处。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7题;共32分)1-1、2-1、3-1、4-1、5-1、6-1、6-2、6-3、7-1、7-2、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38分)8-1、8-2、9-1、9-2、9-3、9-4、9-5、10-1、10-2、10-3、三、 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